積極創辦經濟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濟論文

  經濟組織是一個如家庭、企業、公司等按一定方式組織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是一定的社會集團為了保證經濟迴圈系統的正常執行,通過權責分配和相應層次結構所構成的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積極創辦經濟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濟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積極創辦經濟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全文如下

  積極創辦經濟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濟

——江西省全南縣培育農村新經濟組織的調查與啟示

 

  近年來,全南縣積極創辦協會、服務中心等各種形式的農村新經濟組織,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該縣共創辦各類經濟服務組織145個,涵蓋蔬菜、果業、漁業、蠶桑等協會組織,參與農戶達2000多戶。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僅發展“訂單”商品蔬菜一項就達3.5萬畝,實現產值7378萬元,為鄉村提供組織管理費107萬元,農民人均可增收320元。

  一、全南縣培育農村新經濟組織的經驗做法

  1、建立導向機制,努力營造創辦經濟服務組織、發展壯大農村經濟的良好環境。

  一是該縣各鄉鎮選派幹部到經濟組織從事服務工作,並實行“三保二優一掛鉤”政策:即保留其原來編制、保留原有職務、保留原有工資級別,成績突出且德才兼備的優先培養入黨、優先提拔重用,服務組織效益與協會人員個人的效益、獎金掛鉤上不封頂。

  二是協會等服務組織銷售農產品時,免徵各種稅費。會員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為服務組織辦證照時,除收取工本費外,其他費用免交。

  三是鄉、村組織負責維持正常的收購秩序。打擊不法商販和車匪路霸,維護協會的合法權益。四是大力宣傳和表彰獎勵守法經營、貢獻突出的協會及其負責人。如該縣金龍鎮蔬菜服務部,自1995年成立以來,由最初的3人發展到現在的12人。2004年共發展菜農1000戶,種植面積2000多畝,輻射到周圍11個鄉鎮。其負責人黃正瑞,連續5年被該縣縣委、縣政府評為蔬菜經銷大戶,並榮獲1999年度全國勞動模範,省、市“十佳傑出青年”稱號。

  2、健全管理機制,促進各類經濟服務組織規範有序發展。

  一是明確了服務組織的性質。目前,該縣145個經濟服務組織都成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

  二是規範了設立的程式、要求。每個經濟服務組織都制定了《章程》和執行機制,有明確的服務範圍,一些服務組織會員加入時要入股或繳納會費,並進行民主選舉產生理事會等管理機構,實行聯資聯營、按勞分配、按股分紅等分配形式。如該縣城廂鎮黃埠村商品蔬菜協會,建立了年初召開會員大會和每月召開理事會例會制度;成立協會理事會、科技服務部、產品銷售部、流通服務部等服務部門,各部門各負其職。

  三是完善了組建形式。目前,既有鄉、村幹部領辦、創辦,社會能人蔘與的經濟服務組織,又有社會能人領辦、創辦,鄉、村幹部參與的經濟服務組織。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該縣參與領辦、創辦蔬菜服務組織的社會能人有38個,創辦蔬菜服務實體12個。四是形成了多種服務型別。有協會,如城廂鎮商品蔬菜協會、大吉山鎮漁業協會、中寨鄉柑橘協會;有服務中心,如龍源壩鎮蔬菜服務中心,陂頭鎮蔬菜服務中心;有服務部,如金龍鎮蔬菜服務部;有服務公司,如縣農友服務公司等。名稱不同,但做法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以“公司***老闆***+農戶”為主要形式。如該縣龍源壩鎮去年選派12名鄉幹部,吸納73名村幹部、村民組建了高山商品蔬菜服務中心,全年發展“訂單”蔬菜5500多畝,產值達825萬元,全鎮農民人均增收740元,為鄉村提供組織管理費5.8萬元,今年僅春季就已簽訂蔬菜種植合同720畝,實現產值131.4萬元,基本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格局。

  3、健全服務機制,各類經濟服務組織積極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一是提供資訊服務。為及時掌握市場供求資訊,用資訊指導生產、開拓市場、搞活流通,鄉村經濟服務組織採取有效手段,廣泛收集農產品市場資訊,及時地提供給廣大農戶。去年該縣各類服務組織共釋出各種有價值的市場資訊3000餘條,有效地指導了農業生產。近年來,各類經濟服務組織根據掌握的資訊,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無籽西瓜、荷蘭豆、甜玉米、西園椒、毛瓜等一大批適銷對路、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蔬菜新品種,銷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深受當地市民的歡迎。

  二是提供技術服務。協會在產前把種子和部分農藥、化肥賒銷給農戶,產中則派出專人通過集中辦班、印發資料、實地指導生產等方式,做好技術服務工作,保證農產品高產質優。據瞭解,僅該縣城廂鎮農產品流通服務公司一家去年就直接為農民印發資料1500多份,辦培訓班10期,培訓人員3000多人次。

  三是搞好流通服務。協會一頭和公司***老闆***簽訂購銷合同,一頭和農戶簽訂合同或協議,以保護價全部收購種植的產品,市場行情好時,則按市場價收購,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4、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既壯大經濟組織,又解決農民後顧之憂。

  協會堅持對內服務對外贏利的原則,日常辦公經費主要由銷售大戶贊助,一些協會每年只向會員收取20元會費。同時,銷售大戶在產前與一些農民制訂最低保護價收購,在產後收購所有的蔬菜,並承諾如果市場價格高則按市場價收購,市場價格低於保護價時則全部按保護價收購,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確保了農民的最大利益。保護價制度的執行,增強了協會與農戶之間共同抗拒市場風險的合力。今年春季,僅縣鄉兩級幹部領辦、創辦的服務組織就已經和珠海健民果菜實業有限公司等8家銷售公司簽訂“訂單”蔬菜1.6萬畝,產品全部包銷。促使3000畝無籽西瓜、2200畝南瓜、1200畝甜玉米等市場看好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得到順利落實。

  二、全南縣培育新經濟組織的主要成效

  一是架起了山區農業與市場之間的橋樑。全南是個山區小縣,單個農民既無技術,又無資訊,更無銷售門路,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存在矛盾,嚴重影響山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通過創辦新型的農村經濟服務組織,通過這類組織產前、產中的服務和銷售領域的合作,降低了農民交易的成本,增強了農民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能力,提高了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和組織化程度,在山區農業與市場之間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橋樑。

  二是提高了農民素質,增加了農民收入。以該縣城廂鎮黃埠村商品蔬菜協會為例,該協會要求每個會員幫扶1戶農戶,每個黨員會員幫扶5戶以上農戶,這樣,協會在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管理經驗和銷售資訊的同時,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如今,黃埠村每一個菜農都熟練掌握了1-2門蔬菜種植技術。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2004年,該村農民人均獲得蔬菜純收入1117元。

  三是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經濟服務組織通過統一供種,選擇市場需求量大、適銷對路的優質農產品種進行推廣。通過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施肥、統一管理,農產品的質量明顯得到提高。如,城廂鎮黃埠村商品蔬菜協會2004年引進的“豐順號”西紅柿改良品種,價格比普通西紅柿每公斤高出0.4元以上,在“珠三角”市場大賣熱銷。

  三、關於農村新經濟組織培育的幾點啟示

  啟示之一:農村經濟服務組織,應逐步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體

  如何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各級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從筆者對全南縣一些新經濟服務組織實踐經驗的調查來看,政府通過農村經濟服務組織這一載體,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指導性意見和各種資訊等有效地傳遞給農戶,避免了政府對農業生產的直接干預,提高了政府調控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有效性,既帶動了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又擴大了農村經營規模。因此,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要不斷髮展、壯大農村經濟服務組織,使其逐步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體。

  啟示之二:在發展農村經濟服務組織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導和組織作用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許多村級經濟服務組織的成功運作關鍵在於它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不論是經濟組織的成立,還是後面制度的完善,有了村黨支部的積極牽頭組織,能起到重要作用。如,黃埠村商品蔬菜協會會長不僅是村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協會技術服務部負責人,負責蔬菜新品種的試種和推廣。通過支部、協會之間的良性互動,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因此,在加快農村經濟服務組織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導和組織作用。

  啟示之三:利益共享是農村經濟服務組織發展、壯大的保障

  象全南縣城廂鎮黃埠村商品蔬菜協會等農村新經濟組織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採取對內搞好服務和實行保護價的辦法,建立了利益共享機制,實現了協會會員利益的最大化,使會員享受到了真正的實惠,贏得了農戶的信賴。因此,發展農村經濟服務組織,必須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解決農戶的後顧之憂。

  啟示之四:發展農村經濟服務組織,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是良好的政策環境。要始終鼓勵、支援和引導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為創辦經濟服務組織,發展農村經濟營造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首先是要開闢“綠色通道”。對公路“三亂”進行專項治理,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其次,有關職能部門要經常深入瞭解情況,維護市場秩序,嚴厲查處侵犯民間流通組織權益事件,保護流通組織的利益。

  二是良好的輿論環境。要使人們樹立敢富、爭富、領富的新觀念。

  三是良好的經營環境。如,全南縣成立了農村經濟發展保護委員會,專門受理農民和經銷商的投訴,查處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環境的違法違紀案件,保護了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村經濟服務組織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