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安全技術論文

  礦山安全技術的發展歷史較短,世界上一些國家才將其作為一門技術或一門學科來對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簡述礦山機械安全技術

  [摘 要] 目前,我國的礦山開採業大力發展,為了減少人力的浪費和資金投入,需要先進的機械裝置,對於礦山機械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礦山機械本身的發展比較晚,技術方面還是不成熟存在缺點,對礦山機械業來說,安全技術還有待提高,在經濟推動的作用下,加快礦山機械業的發展。

  [關鍵詞]礦山機械;機械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TD8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237-01

  1.礦山機械技術安全總述

  機械安全技術的發展歷史較短,世界上一些國家才將其作為一門技術或一門學科來對待。機械安全技術源於機械故障診斷技術。世界各國通過對傳統安全工程設計方法的反思,在常規的機械設計基礎上提出了機械安全設計的概念。機械安全設計的思想是在設計時儘量採用當代最先進的機械安全技術,事先對機械系統內部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及危險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然後再根據其評價結果來進行具體結構的設計。該設計力圖保證所設計的機械能安全地度過整個生命週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機械在安全方面的風險。

  煤炭資源多深埋於地下,絕大部分要利用掘進機、採煤機、刨煤機、液壓支架、刮板運輸機、皮帶運輸機、提升機、衝擊鑽等礦山機械裝置進行開採和運輸。礦山機械的主要特點是工作負荷大,工作環境惡劣,工作物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難度。

  首先,處在過載、高速等環境下工作的礦山機械如果存在隱患而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導致如絞車損壞、鋼絲繩斷裂、跑車、皮帶機著火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其次,隨著採礦工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大型和重型機械進入採礦場所,安全隱患對其操作和周圍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尤為重要的是,煤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塵突出的危險,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爆炸,引發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為了堅決消滅引爆火源,井下裝置必須具有良好的防爆效能。

  2.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現狀、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是煤炭生產大國,我國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無論在理論體系方面,還是在應用技術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同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相比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需要人們努力去完善和解決。

  2.1 我國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

  2.1.1大力推廣機械故障診斷技術

  ①線上監測技術的應用。新型的大型礦山機械,如開採、掘進和運輸裝置均實現了微機監控。新型的電牽引採煤機具有了建立在微處理機基礎上的智慧監控、監測和保護系統可以實現遠近控制、工況監測及狀態顯示和故障診斷及預警;新型的掘進機可實現推進方向監控、電動功率自動調節、切割斷面監控、工況監測和故障診斷;新型的輸送機還具有了火災監控等功能。線上工況監控與測量技術的實現使得視情維修制度這種科學的維修制度逐漸開展起來,並且使得實時診斷成為可能。

  ②引入新的故障診斷方法。灰色分析、故障診斷人工智慧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系統等技術已經開始應用於礦山機械故障診斷,並且很多技術已經趨向成熟,如線探傷技術、超聲波技術、聲發射技術、熱象診斷技術、油樣分析技術等。20多年來,機械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研究一直比較活躍,其原因是因為隨著科學術的進步與發展,大量礦山機械裝置的結構、效能與作用等日益高階化、複雜化,修理人員一般很難單憑經驗解決問題,需要利用人工智慧,將專家知識系統地存入計算機內以提供診斷支援。

  2.1.2更多地採用機械安全設計技術

  礦山機械設計過程中會更多地採用機械安全設計技術,特別針對井下瓦斯和煤塵的爆炸危險,加強了礦山機械高防爆效能的本質安全設計,將礦山機械的隱患與危險消除在設計過程的每一環節上,從而保證機械的安全。

  礦山機械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由危險識別、風險評價與安全設計組成。危險識別包括機械危險與非機械危險兩方面內容。

  風險評價即安全評價,它建立在危險識別分析的基上,根據現有的工藝水平對機械在每一種危險狀態下可能產生的傷害的概率與嚴重程度進行全面評估。安全設計一方面將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設計依據,另一方面從具體結構、安全防護措施與安全使用資訊方面來進行。

  2.1.3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認證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和國家煤炭工業局在煤技裝字[2000]第15號檔案中確定,煤炭工業安全標誌辦公室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技術裝備保障司的領導下,負責煤礦礦用產品的具體認證工作。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授權國家煤礦防爆安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等14個單位具體開展煤礦礦用產品的監測檢驗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由國家煤礦安全生產監察局組織修訂的《煤礦安全規程》於201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它的頒佈和實施,對於防止煤礦機械裝置災害性事故的發生,提高礦山機械安全水平,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供了法律保證。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現代化礦井裝備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現代化的綜採裝置普及率還較低,有些礦井雖採用了引進的先進裝置,但由於對其他國家技術的消化還不徹底,仍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和維護,一些先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更有甚者,由於盲目追求生產,忽視安全,把安全監測裝置當成影響生產的累贅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隱患,裝置故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

  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也是造成裝置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溼、粉塵、輻射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安全監測裝置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員盲目追求生產,存在僥倖心理,致使出現故障的安全監測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和更換,也是造成裝置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屢發的原因。

  3.安全對策與措施

  3.1 加強對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從業人員培訓

  隨著我國礦山機械裝置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由機械化向半自動化和自動化的方向邁進,對人的智力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嚴格。為了在生產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進我國機械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貫徹落實,就必須從現在起加快對從事設計、科研等工作的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強對作業人員和技術工人的選擇和培訓,全面提高礦山機械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要以培訓機構、師資和教材“三項建設”為重點,繼續推進煤礦安全培訓標準化建設,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設計的技術水平。

  3.2 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礦山機械安全技術

  加速研究和完善礦山機械安全檢測和故障診斷的理論與方法目前許多機械工程專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機械故障診斷理論與方法,如小波包變換診斷的理論與方法、人工神經網路模型方法、虛擬現實技術、非線性模型理論與技術等。加強對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必將大大提高礦山機械的安全性。

  4.礦山機械安全科學的發展

  為了促進我國礦山機械安全科學的發展,儘快改善礦山機械裝備的安全狀況,減少與礦山機械裝置有關的事故的發生,應該著重做好下列工作:

  ①加強高階技術人才培養、強化操作人員培訓、提高技術人員設計能力、保障作業人員基本素質。

  ②進一步開展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究,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安全設計理論,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進行礦山機械本質安全化設計,逐步提高礦山機械安全技術水平。

  ③加大資金投入進行必要的裝備技術改造,堅決淘汰超期服役裝置,消除事故隱患。

  ④制定和完善機械安全法規及標準、落實煤礦安全資質認證、加大安全監察力度。

  5.結語

  礦山機械技術不斷的發展下,改變了現有的問題,實現礦山業整體快速的發展。全面促進機械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落實,改進礦山機械製造業的工藝水平,更好的為礦山開採服務。

  參考文獻

  [1]趙鐵錘.中國煤礦安全監察實務[J].北京: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

  [2]何敬德.華元欽國內外煤礦採掘運裝備技術現狀、發展對策和思考[J].煤礦機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