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職業道德安全技術論文

  道德是人類最古老的行為規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有不同的道德標準。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駕駛員職業道德與行車安全

  摘 要:基於對現階段道路行車狀況的憂慮,結合自己30多年來從事駕駛職業的經驗總結,本人從駕駛員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維護車輛技術狀況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並通過例證充分闡述駕駛員的職業道德與行車安全之間的關係。以有效改善當前的道路行車安全狀況,從而實現交通和諧、暢通。

  關鍵詞:職業道德; 行車安全

  中圖分類號:U4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2-180-001

  本人從1985年從事汽車駕駛工作以來,累計安全行車100多萬公里無事故。在部隊期間先後三次受到嘉獎,一次被北京市石景山區評為“遵章守紀,安全節約”標兵。回到地方後由於安全行車,服務優良,厲行節約,被太倉市評為勞動模範、道德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十佳新人新事當選人物、並多次被太倉市人社局考核為優秀。結合自己30多年來從事駕駛職業的經驗總結,本人從駕駛員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車輛維護三個方面來推進。

  1.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安全行車的保證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做人的基礎,是人們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準則,是維繫社會正常運轉的紐帶。一個人只有樹立正確的進步的人生觀,才會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會在職業活動中自覺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職業品質。

  據2014年江蘇省交通事故死亡原因分佈顯示,違章佔道行駛***3%***、酒後駕駛***2%***、駕車打手機***2%***、搶道行駛***19%***、違法上道路行駛***2%***、違反交通訊號***3%***、違章超載***2%***、逆行***2%***、無證駕駛***5%***、超速行駛***7%***、違法變更車道超車***2%***、影響安全行車行為的***39%***、未按規定讓行***12%***。由此可見,當違章成了慣性,交通規則就成了一紙空文,汽車社會也就缺失了文明和諧的道德約束。

  另外,文明駕駛、禮讓三先也是駕駛員應具備的職業素質。作為一名駕駛員,為確保行車安全,僅僅自己做到遵章守法還是不夠的。因為駕駛員隊伍是一個群體,存在素質的差異性是必然的。記得我在一次出車任務中,我嚴格按照交通規則以正常的速度直行主車道***道路為雙向雙車道***,在經過一個車站時,一輛公交車在沒有任何訊號示意的情況下,突然從我車右側的慢車道起步欲駛向主車道,而此時又有一輛計程車從我車的左側後超車,這是根本無處躲避的,眼看事故就要發生,假若當時我為一己之私不作禮讓,那輛計程車因無法躲避必然會與對面來車發生正面碰撞***也可能同時側撞我車***釀成事故。適時減速禮讓既保護了他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也確保了自己的出車任務順利完成,有百利而無一害。通過這次行車經歷,我深切領悟到文明駕駛的重要性,禮讓行車可以有效規避他人違章行為所帶來的危害和行車風險,是實行安全行車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具體表現,也是安全行車的有力保證。

  2.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安全行車的重要因素

  心理活動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以及人們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從駕駛員的心理狀況方面講,主要有過分緊張、處置失誤;漫不經心、注意力不集中;過分自信、判斷錯誤;心情激動、情緒偏激等。

  據統計分析,如果駕駛員在行車中有厭惡、憤怒、恐懼或者悲哀等不良心理時,會引起感知能力降低,對道路資訊量收集減少,反應遲鈍,駕駛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誤增多,對行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同樣,過度興奮、高傲、逞強好勝等心理,也會出現超速行駛,強行超車,爭道搶行等違章行為。實踐證明,凡能做到安全行車的駕駛員,其心理活動一定是積極的;而凡是違章肇事的駕駛員,其心理活動必然就是消極的。例如有一名年輕駕駛員常喜好在行車中惡作劇取樂,周圍人的勸告始終聽不進去,認為不會影響行車安全。有一天他故意用車輪濺水弄髒行人衣服。結果被路人攔住受到責問,搞得垂頭喪氣,情緒低落,在後續的行車途中還時不時地回憶剛才的場景。突然在中途遇到前車制動,由於他注意力分散,情緒低落導致的反應遲鈍,使得他操作遲緩,發生追尾。因此駕駛員的心理活動必然影響著行車安全。只有始終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才會有利於行車安全。

  駕駛員職業道德的特殊性要求駕駛員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交通環境。駕駛員平時應注意個人修養,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善待他人,以寬廣的胸懷和良好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理狀態,以有利於安全行車的心態去駕駛車輛。經驗證明,駕駛員在滿意、愉快、高興、歡喜等心情時,反應的靈敏度比較高,行車精力集中,動作迅速、及時、到位,對安全行車十分有利。

  3.保持車輛的良好技術狀況是安全行車的前提條件

  保證車輛技術狀況的完好,除公安與交通部門實施對機動車的檢驗和提高保修質量外,機動車駕駛員必須貫徹各項車輛檢查制度。主要工作是:第一,對自己所駕駛的車輛必須做到勤檢查、勤維護、發現故障及時修復;第二,認真切實地做好三檢工作,即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後的檢查,發現異常或者故障應及時修復,不開“帶病”車。特別是汽車的制動效能、轉向操縱效能、輪胎和電氣裝置的安全穩定性等直接影響著行車安全。例如2013年夏天,有一輛桑塔納轎車從崑山上高速去南京,在行駛到常州境內時突然前輪爆胎,導致車輛方向失控撞向護欄並騰空翻出路基,造成二死一傷和車輛報廢的惡性交通事故。後經調查分析,該車的前輪胎本已磨損得沒了胎紋,且區域性已有簾線層外露。駕駛員想再跑一趟長途後換胎,沒想到卻發生了慘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因此,駕駛員除了要有良好的駕駛技能、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外,還應做好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儘量通過親自動手實踐,進一步熟悉車輛的使用效能,瞭解常見故障的現象和成因,從而增強察覺、判斷、分析、維護車輛技術性能的能力,以保持車輛良好的技術狀況,促進安全行車。

  綜上所述,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影響著公共道路交通安全。當前為改善我們的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我們應該首先重視駕駛員隊伍的建設,著力提高駕駛員的法治觀念與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技術素質,促進行車安全,有效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狀況,讓人和車走得更安全,讓我們的汽車社會更文明、更和諧!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