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構建高中資訊科技良性課堂的策略論文
資訊科技教育的內涵由資訊科技課程和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資訊科技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發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析構建高中資訊科技良性課堂的策略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析構建高中資訊科技良性課堂的策略全文如下:
營造健康良性的《資訊科技》課堂環境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 營造健康的課堂環境
高中資訊科技課的主要教學場所是機房,機房中計算機等電子裝置帶來的汙染是影響機房環境的最關鍵因素,而減少這些電子裝置的汙染就成了最關鍵的問題。具體注意事項有:機房的規模以實際需求為準,不要放置過多的備用計算機;選擇計算機時儘量選擇輻射噪音較小、且對學生眼睛傷害略淺的液晶顯示器;規劃機房課桌布局時,儘量避免學生面對顯示器背面;不要將交換機放置在機房內,增大噪音汙染。
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建立在師生彼此尊重和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的[1]。高中資訊科技每週兩節課,一般兩節課是排在一起的,所以,每週師生只會見一次面。要改變這種生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方面教師要做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注,可以從記住每位同學的名字開始。我以前走在校園裡不會有學生主動和我打招呼,自己也不會主動和學生打招呼。現在走在校園裡,主動打招呼的學生多了,課餘時間來找我尋求幫助的學生也多了。這樣的改變就是從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開始的。課堂上,當我第一次叫學生的名字提問而不是叫學號時,學生臉上的驚訝、歡喜深深地印在我腦中,原來自己的這一點點改變會讓學生改變很多。
另一方面,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學習習慣不同,認知技能的水平不同,其發展需求也不同。課堂中有這樣幾種情況:有些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敢興趣,總想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些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學習任務,無所事事;有些同學總是不按老師佈置的任務做,而是做他們喜歡的,自己認為有用的任務。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思考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做到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滿足了這些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改善自己的教學。
3 鑽研教材,重構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資訊科技教材內容由重視操作轉向了重視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2]。這一改變,改變了資訊科技教材的命運,使目前的教材偏重於講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教材中技術的痕跡越來越少。而資訊科技是一門以技術為基礎的學科,離開技術的支援是肯定行不通的。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一味的講授,那麼學生對很多知識只能停留在瞭解的層面上,缺乏實踐的經驗,也談不上提升資訊素養了。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是構建高中資訊科技生態課堂的一個重要問題。
4 優化教學方法,實現以學生為本的課堂
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方法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監督者,把握教學的全過程。優化教學方法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措施。資訊科技課程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實踐內容很多,任務驅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資訊科技課程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實踐內容很多,任務驅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設計好的任務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學的效果。一個好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符合最適度原則。任務的容量、難度不能超越學生能承受的上下限,要處於最適度的狀態;
***3***任務要具體可評價性,要設計具體的評價量規。
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學生資訊科技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大不相同。在教學中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學生都有所發展,就要採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資訊科技課的分層教學的思想主要體現在:
***1***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在設計基礎任務之外,要設計擴充套件任務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2***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踐素材。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相結合。學生在確定研究性學習課題時,都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研究性課題作為學生的練習素材,不僅培養了學生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把資訊科技作為工具的意識,提升了資訊素養,同時也為學生的研究性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5 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的教學評價是一種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嚴重忽略了學生這個評價物件是一個發展中的個體。根據生態學的原理,評價應從學生髮展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良性化的評價應該讓教師、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教學評價不僅是教師的特權,學生也應該是評價的參與者。教師的評價往往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水平,而學生的評價則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時的態度、學習的過程,是對教師評價的有效補充。在師生雙方的參與下,評價結果才能更加客觀、準確。因此,良性化的評價應該是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相結合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種評價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通過上述策略能較好的提高學生的資訊積極性,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良性健康的課堂環境。
- 淺析構建高中資訊科技良性課堂的策略論文
- 關於交通安全的手抄報題目
- 精選大學重陽節活動方案實施策劃書
- 什麼會導致眼袋下垂
- 哪些危險藥物服用不當會導致猝死
- 有關愛心的廣告語
- 世界上四大草原
- 名人讀書後成功的名言
- 孩子們的花教學反思孩子們的花課後反思
- 寫錯借條的後果
- 後勤人員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 成都名小吃加盟有哪些
- 夢見買飛機票買不到
- 天津市中考化學試卷及答案
- 感測器在醫學領域的分類及應用
- 有關春天的作文英語帶翻譯
- 表達自己孤單的句子
- 碩士論文導師評語
- 五水共治的環保標語
- 廣電網路分公司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