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創新科技教育的相關論文

  科技教育需要創新,只有學校科教環境的創立,校內外科技教育的互補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善,才能讓學生能夠從情感、技能,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得以提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創新科技教育,提升學生素養》

  摘 要: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科技素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無錫市新城中學揚科技教育之帆,行素質教育之船,辦人民滿意教育。學校從學科滲透、文化薰陶、主題引領、社團活動、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入落實開展科技教育。

  關鍵詞:科技教育;學生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008-001

  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科技素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我校科技教育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從當初低端的科技模型起步,發展到如今高階的“機器人”階段,從少數人蔘與活動發展到科技教育的全員普及,從校內開展實踐活動發展到與企業、社群共建科技實踐基地,學校也從“有特色的學校”成長為“特色學校”,科技教育已成為我校辦學亮點和特色品牌。本文從“學科滲透、文化薰陶、主題引領、社團活動、隊伍建設”等方面,介紹了我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一、立足課堂,學科滲透科技教育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科技教育,從而把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貫穿於學校整個教育教學之中。

  1.傳統學科滲透科技教育。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仔細分析研究各科教材,查詢並列出各單元、各章節教學中科技教育因素,製成表格,以便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合理尋找滲透科技教育的切入點。如理化生等自然學科中本身就蘊含著大量科技知識,教師可利用學科背景知識,向學生介紹當今科技研究最新成果,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2.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鼓勵學生從身邊的事物、現象入手,選取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猜想,並通過查閱資料、開展實驗、參觀考察、調查研究等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徐楓霞老師指導學生開展《農村家庭感冒藥物用品習慣調查》,在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中獲省一等獎。

  3.主動開發校本課程。2010年我們組織部分教師編寫了《生活・探索・實踐》科普校本教材,內容包括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科學家的小故事、重大科學發展史、家庭小實驗、最新的科技成果等,2011年我校投入巨資興建了機器人工作室,併成功申報為江蘇省機器人教學實驗學校,我們抓住這一契機,著手編寫機器人校本教材,並在初一年級開設了機器人課程,實現了機器人知識普及化。

  二、文化薰陶,營造科技教育氛圍

  校園文化是一種隱性課程,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校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合理規劃、精心佈局,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使每一位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科技教育的薰陶。

  1.班級文化。我校每個班級都配備了一個圖書專櫃,裡面有上百冊圖書、雜誌;各班建有科技角,學生的科技小製作、科學幻想畫、科技小報等在科技角長期展示;班級黑板報定期刊出科技動態、科普知識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

  2.走廊文化。我校主幹道旁有七塊醒目的科技長廊,圖文並茂地展示地球衛星、克隆技術、空間探測、奈米技術、航空航海等最前沿的科學知識。

  3.媒體文化

  充分發揮校園網站、校報校刊、電子螢幕、校園電視臺等作用,加強科技教育宣傳。

  三、主題引領,拓展科技教育領域

  1.結合重大節日開展科技活動。如3.12中國植樹節、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5世界環境日、9.16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等,結合開展相應的專題教育活動。

  2.開展科技節活動。校園科技節是我校的一項傳統活動,時間定在每年12月份,為期一個月。活動精心設計,認真實施;主題突出,常搞常新。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1***結合春、秋遊活動,讓學生融入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2***充分利用我校地處高新開發區的優勢,爭取市、區科協等部門的支援,組織學生參觀高科技企業、科研院所、農業生態園……請專家開展科技講座,作技術指導等。

  ***3***與社群結對,積極主動促進和引導社會科技教育資源與學校科技教育活動的相互滲透。

  四、社團活動,提升科技教育層次

  組建各種社團,發揮它們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是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我校組建了機器人、杆身飛機、搖控賽車、搖控飛機、傘降火箭、電子百拼、物聯網感測電子創新設計等多個科技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做到“五個落實”,即指導老師落實、計劃***內容***落實、組員落實、時間落實、地點落實。近年來,我校的社團活動成效顯著,在各級各類競賽中頻頻獲獎,2010年我校Idea-CooL***創意酷***機器人社團首次參加全國智慧機器人大賽便嶄露頭角,機器人足球獲全國金獎,機器人滅火、人形擂臺賽也取得了可喜成績;2011年參加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活動,有三人獲省特等獎,多人獲省壹、貳等獎,為歷年之最,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

  五、隊伍建設,夯實科技教育根基

  科技教育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教師。我校一方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選拔科技骨幹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培訓,另一方面,藉助國家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髮展的研究》的開展,要求科技輔導員加強理論學習,及時總結科技教育活動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施科技教育的能力。

  目前我校已建立了一支以科技教育輔導員為核心,具有良好科技素養的教師為主體的科技教育骨幹教師隊伍,他們中有多人在江蘇省“科技活動與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提高”學術論文、方案設計評審活動中獲獎。

  總之,多年來,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衝破“應試教育”的藩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任重道遠。今後我們將進一步確立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鞏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績,更加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讓科普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讓這些種子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堅信:在科技教育的田野上,總有別人不曾走過的路,總有別人不曾見到的風景,也總有別人不曾有的收穫。新城中學將不斷優化、整合力量,再次以高標準、高起點的拼搏,使科技教育真正成為新城中學素質教育的標杆。

  篇二

  《創新科技教育,提升學生素質》

  【摘 要】當今社會競爭將日益激烈,科學技術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變革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成為國際競爭的決定因素。而科學技術創新離不開教育的振興和發展,離不開具有較高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人才的培養。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實施科技教育,提升學生的素質是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科技教育 創新 提升素質

  隨著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的不斷凸顯,科技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個學校都開展各種各樣的科技教育課程,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實際教育中,有的學校的科技教育課或流於形式,或開展幾次活動而以;或過於拘於學科,不能有效開展……。

  科技教育需要創新,只有學校科教環境的創立,校內外科技教育的互補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善,才能讓學生能夠從情感、技能,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得以提升。

  一、以課堂為主陣地,促進人文素養的提高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渠道。藉助學科教學,分別按年級、學科制訂以促進學生創新為重點的教育目標,形成科學教育的多維目標體系,全面滲透創造教育與科技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素質和科學素養,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以開發,創造思維得以發展。教師們應按照“滲於其內,寓於其中”的教學思想,把科技教育貫穿到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形成學科科技教育目標體系。使新形勢下的教育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滲透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使學生掌握科學理論和科學常識,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要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把科技教育納入教學目標之中;在教學內容上把科技教育和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找出最佳滲透點和結合點進行教育;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按科技發展要求處理好認知與情感、基礎與發展、教與學、全體與個體的四個關係;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將多種媒體手段運用於教學過程中,使資訊傳遞形成抽象與直觀、音與形的統一。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教學整合學科教學的功能,改善教學方法與手段,指導學生進行網路學習,拓寬學習渠道,組織開展網上讀書、資訊科技應用競賽活動等,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知識技能和獲取最新科技發展資訊的能力。

  二、以豐富多彩的校內活動為突破口,促進科技素養的形成

  科技活動是科技教育中的精髓。科技教育除了課堂教學以外,還必須通過大量的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科學的本質,因此課外活動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活動課程是中學科技教育所依託的重要形式。它靈活多樣,常處於動態,所以可比作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需的液體或飲料。因此學校要把大範圍的科技活動部分內容適當安排在課外活動中進行,以科技普及為基礎,以提高技能為目標,精心設計、組織各種科技活動。科技教師應結合市、區級各項科技競賽,制定學校的科技活動課程內容,通過活動讓青少年接觸新知識、新技術,培養他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三、以校外科技教育為互補,促進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

  與學校科技教育相比,校外科技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方面,具有更合理、教育資源更豐富、更專業等多方面優勢,這些優勢與學校科技教育形成互補,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教育。校外科技教育可以在在小組活動分班上的互補;在教育資源上的互補;在教師專業化程度上的互補;在教育目標上的互補。除此之外,是學生機會上的互補。由於校外科技教育機構往往是各種科技競賽、科技活動的主辦方或組織者,因此,參加校外科技教育的學生有更多開闊眼界、親身實踐的機會,這些都更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從而彌補了學校科技教育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足的缺點。

  四、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

  通過科技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關注現代科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造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地重建知識結構是科技教育要義所在。因此學校要基於科技教育開發科技校本課程。另外讓校外科技輔導員協助學校進行科技校本課程建設,使校本課程系列化、立體化;用開放的課程,讓學生從校內走向校外,拓展學習途徑,提高師生的科學素養。學校著力建設科技教育系列課程,以學校為主體,藉助共同體中的優質科技教育資源,建設符合學校科技教育制度,便於全面實施科技教育。

  五、以科技環境為薰陶,促進科學素養的滲透

  科技環境體現校園文化內涵。科技類校本課程作為學校的特色文化,不僅要符合學校文化的價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這類課程本身的文化特質,如民主、自主、合作、協商的課程開發制度,師生在課程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善於合作、追求創新的精神風貌等,這些課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於學校文化的完善和發展。因此除上述的學科課程、活動課程之外,學校還將隱形課程納入校園環境中,其含義是指學生生活和學習中良好的校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廣義的隱性課程還包括社會、家庭等的科技氛圍和人文氣息等。這種校園環境遍及學校的各個角落,如科技板報、科技人物介紹、垃圾分類角和蔬果種植區等,都為學生開闢了學習科學的天地,使他們受到科技的薰陶,感受科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科技氛圍。

  六、以家庭科技教育環境為後盾,營造最真實的生活空間

  家庭可以給學生的科技活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科技教育資源,大量的時間資源、廣闊的空間資源、豐寓的物力資源和最廣泛的師資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可以學習科學知識,接受科技資訊,又可開展實驗、製作、種植、養殖等科技活動。因此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家長的認識,讓家長明確自己也是科技教育的主角,支援並介入科技教育活動之中;必要時可以成“科教活動家長委員會”,協助學校開展科教活動,建設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科技教育網路”,形成科技教育的良性迴圈。

  參考文獻:

  [1]蔣長榮.校內外科技教育互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2***

  [2]李穎.以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助力學生成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7***

  [3]黃美健.構建科技教育共同體,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J].廣東教育,2013,***10***

  [4]李衍霞.創新科技教育課程,提升學生科學素養[J].教育科學,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