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科技論文格式模板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標準科技論文篇一

  科技對電影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

  文化創意產業的3T理論三要素指的是:藝術是表現形式,科技是助推核心,包容是必要條件。文化通過品牌建設得以廣泛深入傳播,而科技無疑是品牌推廣的重要工具,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和核心。利用科技的前沿成果,通過高新技術手段和科技創新,對文化傳播和創意產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創意產業的科技要素

  表面上看,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創意、產業三個範疇,也可以認為是兩大行業類別。文化產業所從事的是按照工業標準從事生產、再生產、傳播和流通文化產品,提供相關服務,從而形成產業價值鏈的一系列活動。文化產業,是將文化內容作為資源,對其進行收集、整理、創作、加工,轉換成滿足人們對精神情感、興趣愛好所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從而獲得商業利潤的行業叢集。創意產業是指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理解為:用創意啟用文化元素,通過科技和智力創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進而形成的滿足市場需求的鏈條完整的產業。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存在著交叉和重複,文化產業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商品;創意產業在商品和流通中融入創意的元素,以提高商業價值。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和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資訊科技、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慧化的特徵。文化創意產業所具有的高附加值特徵,表現在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階環節,是高附加值的產業。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含量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能夠帶動相關產業邁進,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理查德·佛羅里達歸納了創意經濟發展的“3T”理論,即:科技***Technology***、天才***Talent***和寬容***Tolerance***。他認為,創意階層***知識工作者、專業與科技工作者等***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他們將決定未來工作場所的位置甚至城市的繁榮和衰敗。佛羅里達將科技放在了創意產業發展三要素的首位,表明科技是推動創意經濟成長的核心。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特點之一突出體現為高科技。科學技術的實力和水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又給予其綜合國力以強大的影響。科技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因而對於經濟的貢獻率也越來越高。科學技術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往往能提升一種產品的競爭力,有時甚至能帶動或形成一個新的產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提供著基礎和動力。因此,科學技術的競爭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誰佔據了它,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在國際競爭力的計算中,往往包含著較多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內容,如科技人員的數量及比例,所申報的專利數量,在刊物發表的論文數量等等。但凡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國家,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國家都瞄準科學技術的前沿問題,制定了不同型別的科技發展規劃或專案計劃,投入較大的物力財力,組織科技人員攻關,並加速向現實的生產力轉化。在一些重大的科研專案上,如基因工程、奈米技術、數字電視等方面,不僅在比水平,而且在比速度,比實現商業化的時間。而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科技領航產業——電影產業中,CGI、3D和IMAX電影技術,則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了不容忽視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

  電影綜合科技手段利用

  數字技術是二十世紀科技領域最偉大的創新之一,它以令人歎為觀止的速度滲透到各行各業中,成為本世紀最具潛力的主流技術。電影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它作為一種與科技發展關係最為密切的藝術,從無聲電影到立體電影,從光學、化學裝置到電子、數字裝置,可以說,電影發展的歷史就是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電影藝術不斷呼喚著科技創新,科技的不斷進步也為電影的騰飛插上更硬的翅膀,科學技術的提

  升給影視藝術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開拓了新思路、新手法、新樣式。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技術保持著十分緊密的聯絡,科技的發展一次又一次地使電影呈現出更多的唯美的景象和場景,刺激著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觀眾和電影人的不懈追求又促進了技術的不斷髮展。據統計,在全球票房超過2億美元的100部好萊塢影片中,共有53部採用了數字技術。如今,對美國電影而言,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保障票房的最大賣點,有時甚至超過了大牌明星。數字特效成為大片重要的製作手段,不斷地呈現出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視覺奇觀。美國導演卡梅隆是將“出神入化的特效”和“扣人心絃的故事”有效結合的最佳人選。他本人撰寫的精彩劇本和他身為導演高超的敘事技巧使得他的電影在取得不錯票房的同時,還帶給社會更多的思考和討論。《阿凡達》的劇情相對老套,但仍給人天馬行空的感覺,在這個虛構的外星世界裡,導演將觀眾帶入一個奇特的空間,想象力一旦匱乏,藝術就失去顏色和光輝,卡梅隆的電影劇情簡單,細節的力量卻十分強大,正是由於充分運用綜合科技手段,編織著這些即使脫離全域性仍具有審美價值的細枝末節,使觀眾的情緒得以積累和釋放,從而讓影片具有人性的力量。

  電影Ⅸ阿凡達》是一部超越一切而難以被超越的經典之作。就其使用的科技手段而言,其中綜合性地運用了CGI、IMAX、3D、DTS等最先進的視聽技術,將科技融匯於藝術創作獨特的語言之中和觀眾現場體驗當中。

  CGl——計算機圖形影象技術。CGI電影技術始於詹姆斯-卡麥隆1991年7月1日上映的《終結者ID》,金屬機器人T-1000和1993年《侏羅紀公園》中的數字恐龍特效。數字視覺特效對電影製作手段創新的同時,也將這種虛擬的真實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髮展和人們對於電影奇觀的追求,數字特效越來越多地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題材的電影中,其中既包括花費巨資投入拍攝的好萊塢大片,也包括一些小成本的影片。數字特效技術為電影的創作帶來了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發揮空間,創作者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為觀眾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夢境”。

  IMAX——影像最大化技術。典型的IMAX銀幕尺寸為22×16平方米,悉尼LG IMAX影院的最大銀幕尺寸為35.73×29.42平方米。巨大的銀幕經過大尺寸高解析度電影膠片和高功率光源的投射,產生高清晰度的畫面。目前清晰度達到6K,理論上最高可達18K。

  8D—立體顯示技術。利用雙眼視差產生三維立體感,由雙機、單機、雙鏡

  頭、單鏡頭、色差、偏振、分時等技術產生供人左右眼單獨同步觀看的影象。

  DTS一多聲道環繞立體聲技術和數字影院系統。IMAX體驗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它的音響效果,影院裝有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包含超低 音訊道,無論觀眾坐在哪個位置,專門為IMAX影院設計的Sonics聲源均衡喇叭系統使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均衡。為了使聲音傳播暢通無阻,銀幕上還穿有成千上萬個小孔。大坡度的座位設計更使每個觀眾的視野無障礙。

  電影科技對 文化傳播的促進作用

  在當今的電影中,處處都留下了數字技術的濃墨重彩,為人們創造出如痴如夢般的視聽奇觀,使 藝術家超凡的想象力得以實現,豐富了觀眾的幻夢天堂。雖然觀眾深知銀幕上所描畫的影像僅僅是電腦所創造的視覺魔幻,但卻沉醉於這種似真似幻的銀幕世界之中,人們不得不承認電影的數字時代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從受眾的角度分析,觀眾希望從電影中獲得視覺上的享受和刺激, 體會從未見過和經歷過的一切新奇事物,而數字視覺特效與電影製作的結合恰恰滿足了受眾的獵奇 心理,以前想過的、沒想過的、自然界中合理的、不合理的,都被一一呈現在電影銀幕上,這對於受眾的感官刺激是前所未有的。例如1995年由喬·約翰斯頓導演的《勇敢者遊戲》,一個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遊戲在這部電影中變為現實,影片利用一種遊戲棋,把觀眾帶入一個不可思議的奇幻世界中。影片處處充斥著恐怖的氣息,但這種恐怖又不同於對妖魔鬼怪看不見、摸不著的恐怖,因為片中主人公的每個經歷與遭遇的背景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萬獸遷徙狂奔、凶猛如野獸的洪水、還有吞噬人的流沙 影片採用了數字視覺特效與傳統拍攝相結合的製作手段,全景實場拍攝,但動物、洪水、沙漠等都是通過數字視覺特效製作而成的,這樣不僅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觀眾的心理認同感。再如影片《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與肯尼迪、尼克松、約翰遜三位總統跨越時空的握手鏡頭也是一個典型的歷史再現案例,影片中毫無破綻的“歷史重現”都要歸功於數字影像合成技術,先進的 計算機技術讓影片原本不可能的情節成為了可能,而且不露痕跡地提高了影片的可看性。數字視覺特效與電影製作的相結合,無疑是電影 發展史上錦上添花的神奇一筆。

  計算機視覺特效鏡頭的發展,使電影從敘事的模式向奇觀電影的影象模式演變,這也是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一種轉變,奇觀電影強調的是畫面直接的視覺衝擊力和快感效果,用畫面直接打動觀眾的視覺。計算機特效對電影表現形式的系統性全面介入,使創造者融入了更多的主觀成分,使用技術手段達到多樣化視覺效果,甚至派別風格,來加深電影視覺給人的印象,吸引人們的注意,從而傳遞更多的內涵資訊。計算機特效與電影的結合即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形式是內容,內容也是形式。

  正是花樣繁多的技術,讓潘多拉星帶給觀眾無以倫比的視覺體驗。神祕、瑰麗的勝景,騎龍鳥翱翔的

  速度、漫遊夜森林的色彩,生命之樹的呼吸,這一切的感受都讓影片逼真傳神。

  本世紀是文化創意產業依靠科技核心推進發展的最輝煌的時代,電影科技發展呈現蒸蒸日上的壯美景觀。觀眾的品味催生電影特技的數字手段,數字技術又不斷重新整理大眾的視覺感觀和審美體驗。這不僅僅意味著電影藝術整個製作過程的根本性的變革,而對影視藝術理論和實踐也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影視數字整合、技藝互動很有可能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在我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尚有許多有待於開發的文化題材和視聽元素,有必要通過綜合的電影科技來加以利用。這對於保護和開發文化遺產的價值,提升文化品牌的內在魅力,廣泛迅速地傳播華夏思想理念和文化內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中國文化的深入人心和遠播四海可以起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