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文格式模板

  科學論文是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的方法,而論文格式使行文簡練、版面美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中心和總綱。

  要求準確恰當、簡明扼要、醒目規範、便於檢索。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用小2號黑體加粗,居中。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2 署名

  署名錶示論文作者宣告對論文擁有著作權、願意文責自負,同時便於讀者與作者聯絡。署名包括工作單位及***。工作單位應寫全稱幷包括所在城市名稱及***,有時為進行文獻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別、出生年月、職務職稱、電話號碼、e-mail等資訊。

  用小4號宋體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3 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內容包括:

  1***該項研究工作的內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實驗方法。

  3***總結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見解。

  4***研究結論及其意義。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稱的“內容摘要”用小2號黑體加粗,居中,其內容另起一行用小4號宋體***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

  英文“內容提要”專案名稱規定為“Abstract”, 用小2號Times New Roman字型加粗,居中,其內容另起一行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 字型,標點符號用英文形式。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4 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題內容資訊條目的單詞、片語或術語,一般列出3~8個。

  有英文摘要的論文,應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錄與中文關鍵詞相對應的英文關鍵詞***key words ***。

  中文名稱的 “關鍵詞” 另起一行用小4號黑體加粗,內容用小4號黑體,一般不超過8個詞,詞間空一格。

  英文“關鍵詞” 另起一行, 專案名稱規定為“Key words”,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 字型加粗,頂格,其內容接“Key words”後空一格,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字型加粗,詞間用分號“;”隔開。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5 引言

  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它是一篇科技論文的開場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寫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緒言、緒論。

  引言的寫作要求

  ***l***引言應言簡意賅,內容不得繁瑣,文字不可冗長,應能對讀者產生吸引力。學術論文的引言根據論文篇幅的大小和內容的多少而定,一般為200~600字,短則可不足100字,長則可達1000字左右。

  ***2***比較短的論文可不單列“引言”一節,在論文正文前只寫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與摘要雷同,不要寫成摘要的註釋。一般教科書中有的知識,在引言中不必贅述。

  ***4***學位論文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確已掌握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研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因此,有關於歷史回顧和前人工作的綜合評述,以及理論分析等,則可將引言單獨寫成一章,用足夠的文字詳細加以敘述。

  ***5***引言的目的應是向讀者提供足夠的背景知識,不要給讀者懸念。作者在引言裡不必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過於表示謙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引言的格式要求

  專案名稱用小2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另起一行用小4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6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主體,是用論據經過論證證明論點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義佔論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內容:調查物件、基本原理、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裝置、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程式設計原理、資料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匯出的結論等。

  正文可分作幾個段落來寫,每個段落需列什麼樣的標題,沒有固定的格式,但大體上可以有以下幾個部分***以試驗研究報告類論文為例***。

  1***理論分析。

  2***實驗材料和方

  3***實驗結果及其分析

  4***結果的討論

  具體要求有如下幾點:

  1***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事實準確,資料準確,計算準確,語言準確;

  3***內容豐富,文字簡練,避免重複、繁瑣;

  4***條理清楚,邏輯性強,表達形式與內容相適應;

  5***不洩密,對需保密的資料應作技術處理。

  具體格式要求:

  1***文字統一用5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多倍行距,設定值為1.25;

  2***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用小4號宋體加粗,獨佔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用5號宋體加粗,獨佔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用5號宋體加粗,若獨佔行,則末尾不加標點,若不獨佔行,標題後面須加句號;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用5號宋體,其餘要求與三級標題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用5號宋體,其餘要求與三級標題相同。

  注意: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7 結論

  科技論文一般在正文後面要有結論。結論是實驗、觀測結果和理論分析的邏輯發展,是將實驗、觀測得到的資料、結果,經過判斷、推理、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整篇論文的總論點。結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得出了什麼規律,解決了什麼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補充、修改和證實,有什麼創新;本文研究的領域內還有哪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關鍵。   對結論部分寫作的要求是:

  1***應做到準確、完整、明確、精練。結論要有事實、有根據,用語斬釘截鐵,資料準確可靠,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2***在判斷、推理時不能離開實驗、觀測結果,不作無根據或不合邏輯的推理和結論。

  3***結論不是實驗、觀測結果的再現,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複。

  4***對成果的評價應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鳴得意。證據不足時不要輕率否定或批評別人的結論,更不能借故貶低別人。

  5***寫作結論應十分慎重,如果研究雖然有創新但不足以得出結論的話,寧肯不寫也不妄下結論,可以根據實驗、觀測結果進行一些討論。

  要求:

  專案名稱用小2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另起一行用小4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

  8 參考文獻

  在科技論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過去***已發表的文獻中的觀點、資料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的地方予以標明,並在文未***致謝段之後***列出參考文獻表。這項工作叫做參考文獻著錄。

  參考文獻著錄的原則

  1*** 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

  2*** 一般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

  3*** 採用標準化的著錄格式。

  參考文獻格式要求: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型別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準,P——專利;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型別,採用字母“Z”標識。

  參考文獻一律置於文末。其格式為:

  ***一***專著

  示例 [1] 張志建.嚴復思想研究[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49***.

  [2] [英]藹理士.性心理學[M]. 潘光旦譯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二***論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 [俄]別林斯基.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說[A].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冊[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凡引專著的頁碼,加圓括號置於文中序號之後。

  ***三***報紙文章

  示例 [1]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五***學位論文

  示例 [1] 劉偉.漢字不同視覺識別方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1998.

  ***六***報告

  示例 [1] 白秀水,劉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

  關於科學的論文範文

  論科學美及科學審美作用

  內容提要:本文說明科學美是確實存在的,科學是真與美的統一,科學美是美的一種高階形式,科學美的形態可分為科學事實美、科學理論美和科學實驗美三方面,並一步論述了科學審美在科學創造中三種作用。

  關鍵詞: 科學美 形態 科學事實 科學理論 科學審美

  一 科學美客觀存在

  正象在是否存在 藝術美的問題上藝術家最有發言權一樣,在是否存在科學美的問題上科學家也最有發言權。很多著名科學家都在各自的科學 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和發現科學美的存在。毫無疑問,很早科學家們就懂得科學中蘊含奇妙的美。哥白尼在《天體運動論》中第一句話是“是哺育人的天賦才智的多種多樣的科學和藝術中,我認為首先應該用全副精力來研究那些與最美的事物有關的東西”。哥白尼選擇這樣一句話開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瞭他是多麼欣賞科學中蘊含的美。愛因斯坦曾稱讚玻爾所提出的原子中的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被不少科學家譽為物 理學中最美的一個理論,玻恩說它“象一個被人遠遠觀賞的藝術作品”。玻爾茲曼曾經把麥克斯韋關於氣體動力學的 論文當作神奇壯美的交響樂來欣賞。儘管科學家們對科學美的闡述大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統的,但他們對科學美的肯定則是不容懷疑的。 科學美是美的一種高階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的結晶。它是在人類審美 心理、審美意識達到較高的 發展階段,理論思維與審美意識交融、滲透的情況下產生的。科學美客觀地存在於人類創造的科學發現和發明之中,它是人類在探索、發現自然規律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成果或形式。 二 科學是美與真的統一

  科學的物件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學的目的在於揭示自然的奧祕,見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規律。自然界在外觀上紛繁複雜,似乎雜亂無章,但在實質上和諧統一,具有規律可尋。宇觀世界如此,微觀世界亦然。科學研究就是要力圖把握自然的統一與和諧。一種科學理論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規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諧,它就不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學的最高境界便是這種真與美的統一。科學史上,歐幾里德的幾何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普朗克的量子論等等被人們稱為“科學的藝術品”,決不是沒有道理的。科學美的實質在於反映自然界的和諧,科學***科學實驗、理論、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於它能夠把握客觀實在,反映自然界的內在和諧。愛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們的理論構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自然的和諧與統一決定了科學理論的和諧與統一,是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決定了科學理論的和諧之美。

  三 科學美的形態

  科學美的形態可分為科學事實美、科學理論美和科學實驗美。

  1、科學事實美

  科學事實美是自然界和諧的結構和運動形式等客觀存在著的科學研究物件的美。它是一種內在的理性美,它不是由感性直觀而是由純粹的理智所能感受的。科學事實對常人也許並不能起到特別的美感,但科學家卻能感受到它迷人的美的特質。例如,達爾文把他所看到的熱帶植物描繪成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的“一幅雖不清晰但卻無限美麗的圖象”。達爾文每當談到一草一木時,都把它們看成活的、有人格的東西。即使在通常看來外觀形式極不相同的自然物件那裡,科學有也能夠感受到相同的美。比如,物理學家研究針尖上原子的排列,昆蟲學家分析蚊子眼睛的結構,化學家觀察晶體的顯微結構和物質的分子結構,都可以在不同的物件身上感受到一種對稱之美。

  2、科學理論美

  一種科學理論如果能以儘可能少的基本假設,運用明晰而嚴密的邏輯工具推演出具有普遍深遠含義的結論,得出簡單、對稱的方程和公式,做出精彩的科學預見,這種理論就被科學家們稱之為美的。歐幾里德平面幾何學可以說是科學理論體系美的典範。整個理論從十條公設和十條公理出發,演繹縝密而引人入勝。許多科學家稱這為“雄偉的結構”,“巍峨的階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更是被無數科學家稱讚為偉大的科學藝術品。

  3、科學實驗美

  科學實驗美指的是科學實驗設計及其實施過程中的科學美。它包括實驗指導思想的創造性,實驗裝置設計的新穎性,以及實驗技術與操作過程中的藝術性諸因素。科學實驗美從設計到實施都讓人感到嚴謹、準確、簡潔、有序,富有藝術的韻律感,富有類似藝術審美的魅力。從美感效應來說,科學實驗的巧妙和巨大成功,帶給實驗者的審美愉快不亞於完成了一件藝術傑作。傑出的實驗科學家常被人稱之為實驗藝術家。德國物理學有維恩稱讚俄國科學家列別捷夫測量光壓的實驗是“極其美妙的”,甚至認為他實驗技巧之高是別人難以企及的。美籍華裔學者吳健雄也是當代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她以非凡的實驗才能,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假說作了驗證實驗,其實驗超乎尋常的難度曾使不少科學家望而生畏。她的無與倫比的實驗成績設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實驗科學史上寫上了光輝的一頁,同是也為實驗美增加了一個精彩的範例。

  四 科學審美在科學創造中的作用

  審美在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能推動科學創造。科學研究是以求真為最高目的的,但由於美是那樣具有極大的魅力,是那樣切合人性的需要,愛美作為人的本質力量之一必然自覺不自覺地貫穿到人的一切活動中去。具體地說,審美對科學創造的作用可分為動力作用、啟迪作用和預構作用。

  1、科學審美的動力作用

  對科學現象美的興趣、好奇可激發科學家探索的慾望,形成他持久的動力,啟用他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面對紛繁複雜的科學現象,科學家總是力求尋出其內在規律,而試圖建構一套美的符號體系,以最準確、最簡潔、最概括地傳達所發現的規律。愛因斯坦對於理論建構時的美學動機十分重視,他堅信優美的數學形式和現實物理世界一定有著必然的聯絡。追求科學理論的不斷完美,成為科學家進行科學創造的恆久動力。 很多科學家是自覺依據審美價值尺度,按照美的規律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創造的,認為科學理論不僅應當是真的,而且應當是美的。法拉第在研究電場和磁場的關係時,為了清晰地表述出自已的科學思想,嘔心瀝血。一段時間內,他的正確思想由於未能找到合適的形式表達,因而不能為人們所理解。這一工作後來由擅長數學的麥克斯韋完成了。他用簡潔的數學形式不僅很好地表達出了法拉第的科學思想,而且在原有思想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2、審美的啟迪作用

  美是通過事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性直觀性。科學審美啟迪也具有形象性特點,魏格拉提出大陸漂移說理論,就是得益於此。大陸漂移說是魏格拉受到地圖上大陸邊緣圖形吻合的啟發而提出來的。他從地圖上得到啟發後繼續深入研究,最後得出了科學的理論。在科學史上,科學家和藝術家集於一身是不乏其人的。許多科學家有很好的藝術修養。因此,從藝術的審美中受到啟迪的事例在科學研究中也比比皆是。偉大的天文學家開普勒在研究行星的執行規律時,就受到過家鄉民歌《和諧曲》的啟示。他將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角速度與樂曲的和諧旋律作類比,由此進一步研究,最後得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成為“天空立法者”。

  3、審美的科學預構作用

  審美預構是科學家在科學資料、實驗裝置缺乏的情況下,受到相關領域中事物的美學特性的啟發,以美引真,提出科學理論的過程。真的科學理論必然是美的。科學現象表面雜亂無章,可現象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中必具有和諧性和秩序性,必具有簡單、對稱等美學特性。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表的創制是以美求真的範例。門捷列夫根據自己現有的材料和審美經驗,提出了元素性質按原子量遞增而呈現週期性變化的規律的理論。門捷列夫根據他的科學美學思想,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排成一張週期表,並探討元素化學性質和原子量之間的關係。當時科學界公認鈹的原子量是13.5,應排在第四類。可依據其化學性質,應排在第二類。從週期表的完美性出發,門捷列夫將鈹放在第二類。最後經過精確測定,鈹的原子量為9.4,理應歸入第二類。這一事實正是出自他信奉的科學美學原則:真的理論必然是美的。從這一科學美學思想出發,他預言了三種未知元素的化學性質,認定它們的性質分別與硼、矽、鋁相似。後來發現的這三種元素鈧、鍺、鎵與他根據週期表預言的化學性質相同。

  對科學美的好奇和追求可成為科學創造的心理力量,推動科學家不懈地去探索宇宙的奧祕,發現自然的規律,取得創造性成果。同樣科學成果也將給美學提供豐富的內容。所以,科技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時,不僅不應忽視科學美,還應加強美學方面修養,注意美學原則,既求真又求美。

  參考文獻:

  [1] S.錢德拉塞卡***美 ***,《真與美》,科學出版社,1992

  [2]陳望衡 主編,《科技美學原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陳昌曙 主編,《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編》,東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