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遠端教育論文

  網路遠端教育的引入,使得參與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生可以擺脫地域與時間限制,充分根據自身情況規劃學習進度,從而起到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網路遠端教育中的協同學習模式》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發展勢頭迅猛,並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網路遠端教育正是其基於計算機資訊科技的一種新型表現形式。但由於受到傳統學歷教育的影響,網路遠端教育打破時空限制、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發揮。文章從上述問題出發,將注重合作與主動學習的協同學習模式引入網路遠端教育中來,並對其優點、實現方式及應用中的注意事項加以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網路遠端教育;協同學習;繼續教育

  近年來,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發展如火如荼,而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為上述教育形式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先進的平臺。網路遠端教育的引入,使得參與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生可以擺脫地域與時間限制,充分根據自身情況規劃學習進度,從而起到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學習模式依然秉承傳統的學歷教育特點,對應用型職業技能的培訓有所忽略,並未發揮出網路遠端教育的特有優勢。

  協同學習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模式指參與學習的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通過與他人的互動進行相關知識的掌握,提倡在實踐中學。當這種學習模式以網路為基礎時,能夠使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加強相互交流頻度,提高交流質量,從而使學生大大加強相互協作意識,在共同探索與深入分析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

  一、網路遠端教育中應用協同學習模式的優點

  在網路遠端教育中應用協同學習模式,其優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可以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優勢。利用計算機網路媒體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效率與頻率,能夠提高學習參與者的資訊交流速度與質量,使學習參與者獲得範圍更廣、質量更好的學習體驗。第二,學生的分組形式更加靈活多變。在網路技術基礎上,學生在進行協同學習的分組工作時將不僅僅侷限於固定的小組,而是可以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入與變化變換小組範圍,針對不同的時期採用相應的小組分組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第三,培養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主動學習能力,鍛鍊學生的社會交往技能。基於網路遠端教育的協同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學科探索能力,更要求學生以網路為媒介與他人進行溝通。這使得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第四,突破時空限制,成員多樣化。由於網路技術的應用,學習過程不再受到時間與地域的限制,這可以吸引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國度的學生、教師參與到學習中來,使成員豐富多樣。而成員的多樣化能夠使學生從他人處獲得形式更加多變的經驗,豐富學習經歷。第五,學習資源的獲取與共享更為便捷。網路中的海量資源為學生進行學術探索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資料儲存與共享技術為學生相互分享學習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二、網路遠端教育中協同學習模式的設計

  根據協同學習模式的特徵與網路遠端教育的優勢,將相應協同學習模式分為任務分析、準備、學習過程、效果評價等四個階段。

  ***一***任務分析階段

  在任務分析階段,需要完成學習任務的選擇、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物件確立與網路環境選擇等五個方面內容。其中,學習任務的選擇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相關課程要求,確立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的確定是根據學習任務確定學生能夠獲得的知識、能力;學習內容的分析是根據學習目標,將具體的學習任務進行詳細分解,確定學習的具體階段,同時分析各階段間內在邏輯關係,以形成“循序漸進”的學習步驟;學習物件的確立則是根據學習具體階段的劃分確定每階段的具體學習內容,同時針對上述內容分析確定不同階段協同學習模式的具體分組方式,以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二***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主要包括學習小組的具體劃分與建立、結合網路資源的學習環境設計、資訊資源設計等三個方面。

  1.學習小組的具體劃分與建立

  學習小組是開展協同學習的前提。由於協同學習最核心的部分是通過學生相互間交流、合作以實現優於個人學習的成果,因此,學習小組的合理與否關係到協同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在具體劃分上,應當按照具體學習內容的不同,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個體特徵***如思維模式、年齡、興趣點等***,確定小組人數、成員,以達到組內差異化與組間平衡化,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主動性。此外,應根據具體學習階段的不同衡量學習小組的合理性,對不適於當前學習階段的小組模式進行更新改進,以保證組內成員學習效率與效果。

  2.結合網路資源的學習環境設計

  學習環境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是確保其學習活動得以持續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網路環境下開展協同學習,應當從客觀條件出發,充分考慮所能夠應用的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如BBS、***、視訊會議和即時聊天工具等***,為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的網上交流提供順暢的通道。此外,教師還應基於網路環境建設良好的協同學習氛圍,結合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線上答疑的方式及時解決學生所存在的疑問,並將典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以共享的方式向所有學生傳達。

  3.資訊資源設計

  協同學習的過程需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為研究物件與理論基礎。但由於網路技術發展的特點,上述教學資源極有可能湮滅在蕪雜而繁複的網路資訊海洋中。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整合上述教學資源,設計並提供相應的資訊資料庫與搜尋方法,以實現資訊資源真正為學生所用、有利於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目的。在設計上述資訊資源中,教師不僅要保證資源的充足性和與學習目標的相關性,還要注意合理安排資源結構,使其不僅具有廣度,還要具有一定層次和深度,以滿足學生不同階段學習的需要。此外,資源的外在表現形式應當儘量多樣化,這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地再現相關資訊。

  ***三***學習過程階段

  具體的學習過程是協同學習模式的核心所在。根據學習內容與任務的特點,具體的學習過程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如答疑式、互動式、辯論式、評判式等。

  1.答疑式

  這種學習方式多以一對一的形式開展,教師往往在這種方式中占主導地位,比較適用於學生學習的入門階段。在這種學習方式下,當出現學生無法自行解決的基礎性問題時,可以將具體問題通過某種網路交流方式傳送給教師,從而獲得相應的解決辦法或建議。這一方式的具體表現為線上答疑等。

  2.互動式

  當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基礎概念與理論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時,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習小組的特點為其佈置相應的探索性任務,使小組內成員在充分合作的基礎上解決上述任務,達到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學習內容的目的。這種學習方式的物件是單個學習小組,意在強化小組內合作,要求每個成員都參與到探索與討論中來,群策群力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鍛鍊他們的創新思維,更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合作能力,克服其以自我為中心或不善於人際交往的弊端。

  3.辯論式

  辯論式學習方法主要目的是激發小組間的良性競爭,從而進一步強化小組內合作力度,促進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形成與深化;同時加強學生對某些熱點問題或無嚴格規定的觀點的認知程度,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並促使其快速理解與運用上述知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或學習過程的具體階段確定具體辯題,並組織不同的小組進行相關辯論。此外,在辯論結束後,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對各個小組成員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鼓勵其強化在辯論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良好方面,以增強學生的自信與創新精神。

  4.評判式

  評判式學習方式指當某一學習任務或學習任務的某一階段完成時,由教師和其他學生對某一學生的學習過程及階段性成果加以評價,以使學生從客觀角度瞭解自身的收穫與不足,同時在思考他人得失的過程中加深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增強對學習目標、學習任務的全面認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每名學生分別對自己的收穫與尚不明確的問題加以總結,並向教師和其他學生展示。其他學生則針對該同學所總結的收穫與問題提出個人看法,最終將各類意見彙總、提煉,以起到促進學生彌補自身不足的作用。

  ***四***效果評價階段

  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瞭解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個性與共性問題並加以解決、反饋,從而對協同學習的各階段具體計劃與步驟進行及時的修正。對於學生個體協同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情況

  如學生完成各階段學習任務的情況,通過網路獲取有用資訊與資源的情況,分析與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情況等。

  2.協作與人際溝通能力提升情況

  如學生對所在學習小組的貢獻情況,對其他組員的相互幫助情況,與其他組員的溝通頻次、質量情況,以及學習小組內人際關係氛圍情況等。

  3.學習目標完成情況

  這主要考查學生是否通過上述學習過程實現了預定的學習目標,具體表現為考試、結課作業等能夠全面反映學生對相應學科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形式。

  根據上述個體協同學習效果評價,教師可對協調學習的總體效果與問題進行全面而客觀的總結。通過總結,教師能更深入地掌握具體學科應用協同學習模式的步驟與注意事項,從而制定更為成熟、更加適宜的協同學習模式具體開展方式,深化協同學習模式在網路遠端教育中的應用。

  三、網路遠端教育中應用協同學習模式的注意事項

  在網路遠端教育中引入協同學習模式有著諸多優點,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對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注意。第一,協同學習模式不能代替理論知識的系統講解與學習。協同學習模式的優勢在於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但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仍要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式對基礎概念的連貫性講解能夠確保學生得到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是協同學習模式開展的基礎。第二,協同學習模式的開展要結合具體教學環境。網路遠端教育中的協同學習模式,應當充分利用網路技術手段,以使學生獲得更為廣泛的學習資料和更加及時、快速的溝通聯絡。上述內容的實現除了需要合理設計協同學習模式的具體方式,還需要教師具備非常充足的知識、經驗與技巧,以根據具體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協同學習模式的優勢。第三,協同學習要以理論聯絡實踐為根本原則。協同學習的開展,其本質是在基礎理論講授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對於協同學習過程的設計要更多注重對實踐環節的考慮,加強對學生、學習小組的學習過程的觀察與考核,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個體與集體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確保協同學習模式的順利進行與預期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葉英模.遠端教育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02,***4***:50―51.

  [2]楊迎春,程慧傑.提高網路教育質量的內涵與思路[J].繼續教育研究.2013,***2***:148―149.

  [3]蔣彭.現代遠端教育網路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11***:79―80.

  [4]江衛華.增進課堂協同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5***:49―53.

  [5]李慧迎,王英連.網路環境下基於問題的協作學習模式研究[J].湘潭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37―41.

  [6]賈國祥.網路教學中提高學生上網學習機制的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7***:64―66.

  [陳明:大連理工大學遠端與繼續教育學院專業教師中心助教,財務管理碩士研究生,東北財經大學畢業,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繼續教育研究]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