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研究論文

  旅遊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我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已成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旅遊管理已與工商管理並列,是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研究相關論文。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研究全文如下: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發重要,國內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不斷得到發掘,對外宣傳工作越做越好,吸引了大批國外遊客與企業將目光聚焦於中國旅遊市場。我國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也為國際旅遊業提供了快速成長的優越環境,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後,國際旅遊業發展迅猛勢頭得以充分體現,為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助力。

  旅遊外宣品是國外遊客獲取旅遊資訊的主要渠道,也是國內旅遊業拓展國際市場、提升旅遊產品形象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旅遊業已準確把握國際旅遊業發展迅速的絕佳契機,紛紛積極開展對外宣傳活動。注重旅遊外宣品的翻譯工作,吸引和說服廣大國外遊客群體來華遊覽,以擴大自身影響,提升國際知名度,提高經濟效益。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第二語言,在國外遊客中使用率與辨識率極高,因此在旅遊外宣品翻譯工作中應極為重視漢英翻譯這一重要內容。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工作目的在於將旅遊資訊有效傳遞給國外遊客,進而激發其參觀興趣與遊玩樂趣。但這一目的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被忽略,鄙陋的技巧、晦澀的語義、錯亂的句序等屢屢出現。譯文的規範性與正確性堪憂,這種不顧讀者感受的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不僅不能提升我國國際旅遊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還會對旅遊市場發展帶來強勁阻礙。因此必須重視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不斷提高翻譯水平,使其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一、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重要性

  新時期背景下,對外宣傳是國內旅遊業提升國際知名度、拓展旅遊市場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外宣傳的渠道多樣、形式豐富,其中以旅遊外宣品宣傳為主要內容。對於廣大國外遊客而言,旅遊外宣品上的翻譯內容是其獲得旅遊資訊的主要渠道。他們從中瞭解旅遊景點的文化背景、優勢資源等,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對旅遊景點全貌有較為籠統的認識,從而確定自身去留意向、遊覽重點等。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漢語語言博大精深。雖然當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漢語的熱浪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但國內諸多旅遊景點內,尤其是擁有名勝古蹟的旅遊景點內,多數旅遊產品簡介中引用了具有中國古典意味的用詞、句式。對於對漢語學習一知半解的國外遊客來說,在理解上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更不要提完全不瞭解漢語的國外遊客了。而旅遊外宣品則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其根據遊客組成情況而被翻譯成各國語言的景點介紹、產品介紹、宣傳廣告等為國外遊客在華旅遊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為國內旅遊業開闢了嶄新的發展空間。

  英語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廣泛,國外遊客使用英語的概率極高。針對這一情況,做好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能夠使對外宣傳工作做到重點突出、高效切實,打破由單一漢語宣傳侷限,使旅遊宣傳受眾範圍更廣泛、旅遊景點更具吸引力、國外遊客旅遊興致更高漲,進而使我國旅遊業效益得到穩步提升。

  二、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現狀分析

  1.譯者本身對旅遊資料理解不深

  任何翻譯工作想要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都要求譯者本身對所譯原文材料具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對材料產生的文化背景、相關的歷史條件、運用的語言特點等進行綜合考慮,才能使譯文變得準確、通順、優雅。在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過程中,部分譯者對自身的漢語言造詣不求甚深,翻譯前對相關旅遊景點資料收集不全面。因此對旅遊資料的理解浮於表面,在翻譯時過於注重譯文形式的華麗,卻忽視了其真正的目的與內涵,呈現在國外遊客面前的旅遊外宣品宣傳內容不能完全展現旅遊景點特點,甚至有些地方誇大、歪曲,導致譯文實用性低下。

  2.翻譯模式僵化,翻譯方法欠缺靈活性

  目前我國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採用的翻譯模式普遍是先根據旅遊景點宣傳需要,製作中文版宣傳文稿,再將經過整理、稽核的中文版文稿翻譯成英語版文稿。在這樣的翻譯模式中,部分譯者罔顧翻譯工作的最終目的,在中文版文稿上花費較多時間,文稿用詞貼切、句式整齊、修辭優美,但在將其翻譯成英文版文稿的過程中,由於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在詞語、句式、時態、修辭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譯者未將直譯與意譯的翻譯進行有機結合。減譯、改譯等翻譯技巧運用不到位,甚至在不瞭解官方用語的情況下對景點名稱採用拼音方式,出現“硬譯”“死譯”“逐字逐譯”等現象,即使是再優美、詩意、富於吸引力的中文版文稿,也會演變成不知所云的英語宣傳資料,使得國外遊客一頭霧水,根本起不到相應的宣傳效果。

  3.忽視受眾所處地區文化背景

  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主要目的在於向國外遊客傳達旅遊資訊,而傳達資訊有效性的衡量標準就是遊客對宣傳內容的理解程度。部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忽視了受眾所處地區的文化背景,盲目地將一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典故、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直接應用於譯文中,對植根於傳統文化中的特殊用語不加以簡要說明,未站在宣傳受眾立場對其理解角度進行充分考慮,造成國外遊客在閱讀、使用過程中出現歧義、誤解等問題,使旅遊資訊傳遞的有效性受到不利影響。

  4.人性化元素缺乏

  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文字兼具資訊型文字與呼喚型文字雙重性質,也就是說要在向國外遊客有效傳達旅遊資訊的同時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其興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必須要對遊客心理進行深入剖析,從而選擇翻譯用語,使宣傳語言更加具備人性化特點。當前我國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中太過於強調理性元素的地位,卻忽視了翻譯文字的勸說性功能,翻譯出來的語言中包含許多否定式用語或祈使句型,語氣咄咄逼人,給人一種被命令與被強迫的感覺,使得國外遊客覺得刻板生硬、難以接受。

  三、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基本原則與特點

  1.基本原則

  ***1***以傳遞資訊和吸引遊客為目的,切忌逐字逐譯

  漢語語言自身具備較為獨特的特徵,在中文旅遊資料中,通常為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使用古詩、古文中的詞語、句式,四字成語、詞語居多,或者採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方法,可謂行文優美,筆墨濃重,辭藻華麗。對於旅遊景區中名勝古蹟進行介紹亦是引經據典,閱讀時朗朗上口,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但在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中,一定要掌握目的性原則,認清其傳遞資訊與吸引遊客的根本目的,進而改變單純將中文宣傳文字原封不動轉化成英文文字的做法,在保證真實、完整旅遊資訊能夠有效傳達的基礎上,再考慮適當使用修辭,切不可逐字逐譯。

  ***2***以受眾為中心

  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受眾是閱讀英語宣傳文字的國外遊客,所以在翻譯宣品過程中要遵守以受眾為中心這一基本原則。在深入理解旅遊資料內涵的基礎上,綜合受眾所處地區文化特點,關注受眾心理特點,規範翻譯方法與技巧,避免用詞不準、拼寫錯誤、語法混亂等問題出現,使翻譯得來的宣傳材料符合英語語言特點,包含全面的旅遊資訊,同時明白易懂,具有吸引力。

  2.特點

  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特點主要是在遵守目的性原則與受眾中心性原則的基礎上,跨越了中、西方文化障礙,運用一定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充分切合旅遊宣傳目的,將旅遊景點的吸引遊客之處用英語進行淋漓盡致地描述與展現,進而提高國外遊客來中國旅遊的出遊率與重遊率,使我國國際旅遊業市場得到有效拓展。

  四、旅遊外宣品的漢英翻譯策略

  為提高我國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靈活度,加強旅遊資訊有效傳遞,不斷吸引國外遊客來中國旅遊,在翻譯過程中可採取直譯與意譯結合、增補譯與減譯和改譯結合等翻譯策略,並將其進行有機融合,不斷提高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水平。

  1.直譯與意譯結合

  雖然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方式具有鮮明個性特點,但在思維上還是存在許多共性的。在漢英翻譯過程中,對於英語和漢語中相同或者相近的表達方式,完全可以採用直譯的翻譯方法,儘量儲存原文的語言形式***用詞、句式、修辭等***,如將“瞭如指掌”翻譯為“to 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lan or back of one’hand”這樣,對於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材料中出現的部分四字結構的成語或詞語採取直譯的方法,忠實表達原文意思;旅遊景點中一些地名、景點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如果採用直譯的方法往往會出現翻譯不當,引起遊客誤解的情況,如將“少林寺”翻譯為“Shaolinsi”會使國外遊客產生不知所云之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採取直譯與意譯結合的翻譯策略,將其翻譯為“The Shaolin Temple”,便於遊客理解。

  2.彌補文化差異,採用增補譯

  對於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徵的歷史典故、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或選自其中的特殊詞彙採用增補譯策略。在不損害漢語文化特徵的前提下,翻譯時對必要資訊進行增加、補充,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解釋性翻譯,提供註解資訊,使國外遊客在閱讀對外宣傳資料時既能接收到相應旅遊資訊,又能感受到漢語的魅力,加深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

  3.語言差異下的減譯和改譯

  將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重點放在用英語描述客觀事實上,對漢語旅遊宣傳資料中善用的誇張的渲染與描寫、華麗的用詞與辭藻等進行大膽捨棄,針對遊客心理進行減譯和改譯,篩選出實用資訊,保證宣傳資訊傳達的有效性與準確性。

  五、關於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思考

  在旅遊對外宣傳諸多形式中,旅遊外宣品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能夠成為向國外遊客介紹旅遊景點、開拓國際旅遊市場、提升產品知名度與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國際旅遊業發展態勢迅猛,做好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工作對深入發掘旅遊資源、提升旅遊業效益的必然選擇。

  針對我國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想要進一步改善其發展現狀,除了要認識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重要性,瞭解其基本原則與主要特點,掌握一定翻譯方法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各級領導要對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工作給予充分重視與大力支援,為翻譯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有效激發其對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工作的熱情,使他們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大職責,進而促使其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對待本職工作;

  第二,相關部門要組織從事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我國國際旅遊業發展形勢進行深入剖析,對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專業知識進行系統講授,聘請具備豐富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經驗的專家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傳授翻譯技巧,同時注重培養從業人員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不斷提高翻譯隊伍整體素質;

  第三,建立起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做到獎懲分明。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作品經稽核面世後,要根據國外遊客的反響、口碑評定其質量等級,根據等級發放績效獎金,以此來激勵翻譯人員內部合理競爭,促進翻譯作品質量提高,促進外宣品經濟效益提升;第四,設定配套、專門的旅遊外宣品翻譯服務機構,建立主要負責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稽核、修改、潤色等全面工作的部門,不斷加強對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的監督與把關,促進旅遊外宣品應用成效提升。

  在我國國際旅遊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逐步改善旅遊外宣品漢英翻譯現狀具備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應做到緊跟時代腳步,規範譯本翻譯方式方法,以專業成就品質,以品質帶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