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對比研究論文

  英語已經成為國際學術領域的通用語。因此對旨在學術領域獲得成就的未來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們來說,用英語進行學術論文寫作是必不可缺的技能。模糊限制語是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常用的策略,它能表明作者對話語及讀者的態度,給作者及讀者都留下討論的餘地,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及對同行的尊重。但是長期以來模糊限制語一直被人們忽視,甚至有的人認為使用模糊限制語是低劣文風的標誌。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模糊限制語及其用法認識不足,很多英語學術論文的語言都顯得武斷和過於肯定。這一現象在以英語為二語者的學術論文中更為明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英語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對比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英語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對比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模糊限制語能夠用來表示作者對一件事物的認知程式,表示作者對話語以及對作者的態度,所以在英語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重要性十分突出。但是中國作者在模糊限制於的使用過程中,問題還是相對突出的,所以需要特別引起相關人員的關注程度,並且加以研究。文中比對了英語母語的使用者和第二外語的使用者在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狀況,分析了影響英語學習者英語學術寫作過程中模糊限制語使用差異造成的原因。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英語學術論文;學術交流

  0. 引言

  模糊限制語指的是有意識情況下使用的不明確的或者概念較為模糊的語言表達方式,其不但能夠從話語的真實程度上以及使用的對話範圍上最內容做相應的改正,而且能夠表示出說話人對於話語內容真正的主觀理解,或者依據外因的客觀要求,評估話語中的內容。因為模糊限制語使用在口語中的概率是在書面語中的兩倍以上,所以人們對其的書面寫作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1.模糊限制語的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對模糊限制語的研究,已經深入到語言研究中的各個方面,有針對性的對模糊限制語使用在一些專業題材的書面語中做相應的使用分析。其中涉及到了新聞、醫學、學術以及英語交際等等各個方面。但是對於範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在我國的英語學習者的著作中已經英語母語者的學術論文中的使用分析比較還是不多的,因為認識打破範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對於英語的表達作用十分巨大,並且在學術論文中出現的次數和頻率也會對學術論文的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1]。

  2.模糊限制語的分類

  英語之中有很多的符合學術界定義的模糊限制語言,可是不一樣的語言對於模糊限制語有著不一樣的分類,比較著名的是變動型模糊限制語以及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並且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又能夠分成程度變動型限制語和範圍變動型模糊性限制語,例如kind of、very、a little bit等等都是屬於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而範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又包括了approximately、mainly、chiefly等等。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又能夠分成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以及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兩大類,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例如could、might、hard to say等,而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例如according、presumably、it is believed等等。對於範圍模糊限制語的比較,能夠直觀的得出英語母語使用者與英語第二外語使用者對範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使用數量與分佈情況的差異,以便於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更加符合英語的基本表達習慣。

  3.模糊限制語使用差異的影響因素

  影響模糊限制語使用差異有多個方面的因素,現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3.1文化思維差異

  英語寫作不但是對另外一種語言操作體系的詞彙堆疊以及對語法的套用,同樣也是對西方文化思維以及思維方式的表現。英語語言文化中重視的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保證簡單清晰,但是漢語寫作更多的思考角度要求是從讀者的一般角度去衡量。所以在人際交往能力上,英語母語使用者使用模糊限制語更多的是為了將自身的主觀判斷以及感受表達出來,但是在漢語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一般是為了能夠顧及自身以及對方的面子,最大程度的減少自己對於某件事物的責任[2]。所以,在某些建立在語料庫的英漢模糊限制語的比對研究上能夠發現,較大程度的使用被動語態開頭的句子是第二外語使用者在英語學術性論文中使用的最多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些語言現象其實並不能真正的表現在語言學的合理解釋範圍內,一部分的語言學家認為,這些語言形式的大面積使用其實是和客觀實際不相符的。

  3.2模糊限制語自身的複雜性特點

  對於英語的學習者來說,模糊限制語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其實是非常難以捉摸的,這是因為其表述的同樣一個涵義的模糊限制語種類較多,並且其中的區間之間有非常微妙的區別關係,使用不合理的話會對實際的語言交際產生困擾,並且第二外語的學習者選擇模糊限制語的過程中還會考慮會不會對讀者以及同行人士造成面子上的困擾。舉個例子,表示概數限制語的詞語有may、might、can、could等等,而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究竟使用哪一個詞語會更為的準確,一般第二外語的學習者難以清楚掌握。所以,模糊限制語自身的複雜性是造成第二外語學習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語和英語母語者使用模糊限制語造成差異的一個主要因素。

  造成差異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所以在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需要清楚的瞭解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在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語言的規範使用於準確性要求[3]。

  4.結語

  模糊限制語是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的一個重要修辭方式,其能夠較好的幫助論文寫作者整理嚴謹的思維,精確並且禮貌謙和的將自身的理解表述出來。可是英語母語的使用者與英語第二外語的使用者在學術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使用模糊限制語之間差異還是較為明顯的,這表示我國英語學習者使用模糊限制語在學術論文中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Hunston, S. Evaluating and ideology in scientific writing [A]. In M.Ghadessy ***ed.***.RegisterAnalysis: TheoryandPractice[C]. London:Pinter, 2010,12***29***:157-73.

  [2]秦永麗.科技論文英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語—:中美作者使用情況的對比分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2010, 12***2***:85-88.

  [3]吳蕾,張繼東.論模糊限制語使用的差異—基於COLSEC 與 COCA 的對比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2011,11***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