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建設研究論文
為了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實施心理素質的教育,不僅涉及各科教學等諸方面的改革,而且必然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立,並以此為中介和橋樑,有力地推動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建設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建設研究全文如下: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師資建設的意義
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心理健康師資建設較為薄弱,大多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且人數不足,無法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自2008年起,90後大學生開始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90後的大學生群體具有自身的特點,個性張揚、樂於表現、思想活躍、追求時尚,同時也具有學習、就業壓力、自我調適能力不強等因素造成心理負擔過大,這些心理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將對大學生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師資建設。
1.有利於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著很大的關係。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以教師對學生的瞭解為出發點,以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為基礎,採取恰當的問題解決策略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心理特徵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能力,傳授心理調適方法的能力,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能力等諸多方面。
目前從學生生源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面臨著生源危機,因此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自信心不強、存在自卑的心理傾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缺少生活的歷練。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來看,目前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部分學校教師“半路改行”者甚多***不是學的心理學或者教育學等專業***,專職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配備不夠。因此,加強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建設,不僅可以為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提供新鮮“血液”,也為有效地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提供了契機。
2.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首先,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健康人格是“指個體人格良性發展的要素完備狀態”。大學階段是人生的發展階段,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地補充師資不足的問題。二是通過各種培訓,可以提高現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三是在立足於前兩點的基礎之上形成的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可以為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正確的導向。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把外者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加以內化,形成指導自己行為方式的思想理論,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高校對大學生的綜合培養,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如有的學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老師配備和經費投入,也有的學校在心理素質教育上採取的方式、方法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不具有可操作性,導致學生普遍反感。因此,加強師資建設顯得非常必要,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師資建設的現狀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心理科學事業取得了重要成就,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不僅開始開設相關課程,而且開始設定相關的專職教育人員,隊伍不斷壯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資力量建設滯後
師資力量建設落後與兩個因素有主要關係,
一是領導的重視程度。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在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與心理教育上達不到平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薄弱,其專職教師的配備比例直接反應出學校領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根據筆者在長沙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田野調查的資料顯示,有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門機構是近幾年來成立起來的,有的學校則是人數配置不夠,每一個系都缺少心理健康專員老師,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全院人數13000多人,設有一個院級心理諮詢中心,配備兩名專職心理疏導人員,從全院學生總人數來看,專業心理疏導人員人數配置還是相對較少。
二是與學生的重視程度有關。許多的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持可有可無的態度。學生的態度也直接影響了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另外,師資建設滯後不僅體現在人員數量不夠,而且還體現在缺少正規專業教師,多數教師與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之間存在差距。現有的心理健康教師激勵機制偏少,忽視了人文關懷等非物質激勵,心理健康教師工作壓力大,任務重,在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就少,因而影響職稱評定,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2.教師存在職業倦怠
眾所周知,大學心理健康教師由於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大多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無法從工作中獲得價值認同,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進入新時期,新階段後,90後學生逐漸成為大學校園的主要群體,90後群體與80後相比,又存在自身顯著的特點,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各方面的自制力缺乏,使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複雜程度增加,因此對大學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就是大學心理健康教師自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崗位勝任力有欠缺,缺乏對教學工作的鑽研與投入,往往難以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從學校方面來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選拔與培訓等專業化成長的措施缺乏完整的體系,或者是體系發展不完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的公費學習、培訓、交流、督導較少,職業發展前景和晉升機會均不容樂觀。”多數心理健康教師存在自身的工作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等心理,一方面是來自現實的壓力,教育的物件不斷髮生變化,工作要求不斷提高,而學校對這方面的支援又顯得滯後,二者之間產生了矛盾,激發了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業倦怠。
3.教育理念缺乏創新
根據田野調查顯示,在調查的15所高職院校中,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教育理念缺乏創新,在校園中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是開展心理健康的知識講座;
二是開展一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活動;三是輔導員一般兼任心理健康教師,要給大學生上心理健康與衛生知識課程。對這些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我們可以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大多數的心理健康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在教育內容上,為了說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往往採用現實中發生的心理極度扭曲或者以嚴重心理障礙的大學生案例為例***如復旦投毒案***,這種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產生負面影響,容易造成學生在對身邊的同學產生過度警覺,影響和諧同學關係的構建。
教學方式上,以傳統講授式為主,學生提不起興趣,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真誠的交流與分享,如果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主動性,課堂效果應當更好。因此,目前由於教育理念缺乏創新,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生因不願意被動接受,而產生牴觸的情緒時有發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極容易產生消極應對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職業倦怠的產生。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師資建設路徑探討
總上所述,影響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外在方面的原因,包括學校領導的重視,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自身的原因。因此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師資建設,可以從以下兩個路徑入手:
1.外部建設路徑
首先,高校管理層需要理念創新。理念創新是一個擯棄舊有思維模式的過程,轉而形成新的思維模式和新的思想觀點,以此來指導和推動實踐的發展。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建設需要高校管理層的理念創新,具體體現:一是高校管理層要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預防,不是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才對其進行補救。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等檔案的出臺,各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始重視起來,有的學校把這門課程作為學生的選修課,實效性不強,高校必須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定為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要加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師資建設的投入。二是形成全員教育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校員工的共同參與,即全員參與。”
基於此理念的基礎上,高校有必要對全體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培訓,發揮每個教師都能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積極轉變舊有的師生觀,能平等地與學生對話,學會傾聽學生,積極向學生傳播正能量,使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由過去的矯治性教育模式向預防性教育模式轉變。
其次,高校管理層需要實踐創新。任何理論最終都要回歸到實踐中。因此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提升,歸跟到底還在於實踐創新。
一是要改變心理教育課程的課程地位,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再掛在其他部門之下,應當成立專屬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機構,建立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教研室。據田野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雖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大都是輔導員兼上,且理論性較強,缺乏可操作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研室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加大對該課程的研究與投入。
二是對於心理健康教師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加強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教師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都有較高的要求,還必須具備心理診斷、諮詢、個別指導和課堂教學以及語言溝通方面的技能。因此,高校應不斷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加大對教師的培訓。三是加大對心理健康教師的獎勵機制建設,要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等手段,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去掉職業倦怠。
2.自我建設路徑
教師的自我建設,也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建設的重要方面。學校的努力歸根到底只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應當做好幾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修養”就是指一個人在知識、道德、態度、人格***包括氣質、性格***等諸方面養成的一定素質。加強自我修養的提升,一是要提升人格魅力。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師良好的儀表修養,規範、準確、生動、幽默的語言修養,陽光健康的心態。”教師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感到親切,教師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可以感染和引導學生,使學生樂於接受你所傳授的知識。
二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知識的淵博程度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注意閱讀與本專業相關的書籍,掌握本領域前沿的知識點,要加強業務鑽研,掌握必要的心理評估和心理諮詢技能,能夠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緩解學習壓力。
三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念,擁護黨的領導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四是要學會反思。教師工作不是把知識簡單地複製給學生,而是要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和吸納,教師需要對自己在教育活動中的行為、決策以及教學結果所進行的分析,教師要通過不斷思考,在複雜的教學實踐中探索教育的本質規律,發現和找到教育的真諦。
其次,積極促成課堂改革。現有的課堂教學,教師多采用講授法,注重對知識的講授,學生較為被動的接受,大多數學生覺得課程枯燥,具有明顯的牴觸心理,與現實問題嚴重脫節的理論灌輸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必須積極促成課程改革。
一是大學心理健康教師應根據學生心理健康實際,明晰課程目的。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通過接觸這門課程,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心理問題,並可以學會疏導不良情緒,遇到問題時能敢於求助。
二是要結合實際,確定教學內容,改變現階段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理論性教強的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重點關注問題:戀愛問題、情緒管理、珍愛人生、就業問題等等。
三是改革教學方法與模式,注重體驗教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具體來說,“可以採取包括課堂講授、互動活動、案例分析、心理測試、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團體訓練、素質拓展和心理主題班會等方式。”四是課程考核方式應創新。要從目前的考察學生單純的知識掌握程度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轉變,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是這門課程的最終的目的。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建設研究論文
- 去野外露營需要帶什麼乾糧
- 訂婚宴新郎結婚典禮講話
- 2017最受歡迎美甲圖片
- 高血壓腎病如何治療
- 怎麼樣全身美白美白全身的小竅門
- 青島科目一網上預約指南
- 花千骨中最經典的話
- 粉印版畫素材圖片
- 按鍵精靈自動輸入文字怎麼設定
- 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 心理健康月活動策劃方案
- 關於網路作業系統
- 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 懷孕一般幾個月生
- 初中勵志的經典演講稿
- 關於鴿子說明文作文
- 成都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是什麼
- 機械零件清洗有哪些種類和類別
- 喝什麼粥養胃好消化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