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論文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身心發育仍在不斷完善,由於心理素質的差異,其心理承受能力也各有不同。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特徵及產生的原因,並以此為依據和出發點,提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對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全文如下:

  內容摘要:在現在這個變革的社會中,大學生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多,生活、學習等方面帶來的的矛盾和困惑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塊領域。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對策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競爭變的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的處理也變得複雜,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情緒病已經成為了困擾越來越多人的問題。對於在校大學生,除了具有以上問題外,還有許多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問題。有些人可能只有一種問題,但有些學生可能會同時產生幾種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後,很多學生會產生消極、迷茫等情緒,如何幫助他們降低由上述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問題,引導他們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適應當前環境,預防情緒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現在各高校迫切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多。較為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高校錄取不能滿足每一個學生對於專業的要求,部分學生由於專業調劑原因被調到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從而降低了學習積極性;其次,大學的學習方式與高中截然不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及時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地域差異,在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上難以適應,由於環境的不適應導致心理的不適應;這些歸根結底都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除此之外,大學生在青春期,由於戀愛也會產生一系列的情感問題;還有一些學生沉溺於網路無法自拔。這些也都是需要關注的心理問題。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1.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首先,高校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夠重視,應當在學校樹立起“全員育人”的概念,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而不單單是由某些專職教師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形成由專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專業任課教師、輔導員老師、班級內學生心理健康觀察員組成的全方位、多梯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梯隊,將心理健康教育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相結合、與心理諮詢相結合、與各門學科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相結合、與教師隊伍的心理素質提高相結合,真正形成全校參加、系部動員、職能部門緊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2.建立以提高心理素質為中心的發展性教育模式

  所謂發展性教育模式,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應當面向所有學生,以最普遍學生群體中的共同問題作為教育突破點,對於其他少數特殊學生予以兼顧,給予個別指導。同時,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時時滲透在大學生活的整個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範圍也應由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問題的防治進一步延伸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3.重視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具有溝通優勢。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越來越年輕化,許多輔導員都是應屆畢業生,作為剛走出校園的工作者在很多方面與在校大學生很接近,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這種親密的師生關係有利於輔導員更好地瞭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另一個角度,年齡大的輔導員也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面對過的情況多樣,在突發問題前能更冷靜的處理好問題,同時根據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一套與學生溝通的獨特方法。在高校生活中,提高學生對輔導員的信賴,可以提高師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以及互動性,當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出現問題時,願意主動與輔導員溝通,徵求意見。從而避免問題的發生。

  其次,具有資訊優勢。輔導員要在方方面面關心和指導學生,從生活、感情到學業、就業。在日常的接觸過程中,輔導員要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情感狀況、人際關係和諧程度以及對大學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輔導員通過日常工作中與學生的交流溝通,要特別留意學生目前的的思想和心理動態,成為能夠最先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的人。從而,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疏導,預防心理疾病的出現。

  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