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療管理論文

  口腔醫療服務獨立性很強,可以單人操作。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淺談如何防範口腔醫療糾紛的發生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7-0318-01

  【關鍵詞】口腔醫療;醫療糾紛;糾紛防範

  一、 醫療糾紛的概念:

  在醫療護理工作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病人和家屬或其工作單位對醫院的診斷治療、護理、管理等工作中的某一項不滿意,或與醫、護或管理人員發生爭執,甚至上訴,要求對某人或有關部門追究責任,在事實真相尚未調查研究清楚之前,統稱為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發生,可能是醫務人員有責任或有過失,也可能並非醫務人員之過,而是傷病員或其家屬的誤會,所以醫療糾紛可分為醫療事故和非醫療事故兩種。

  醫療事故:由於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錯誤,直接導致病員死亡、殘疾,組織器官損傷致功能障礙等不良後果的稱為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構成必須含有下列基本因素:1..確有診療錯誤;2.錯誤發生的原因是診療護理不當;3.診療護理措施不當是可控制的因素;4.由於診療護理錯誤產生了不良後果。

  非醫療事故: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屬於醫療事故:1.雖有診療護理錯誤,但未造成病員的死亡、殘廢、功能障礙;2.由於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範的不良後果;3.發生難以避免的併發症;4.以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為主要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後果。

  二、 我國醫療糾紛發生狀況:

  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後醫療糾紛調查顯示:醫療糾紛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三級醫院上升17.9%,二級醫院上升34.7%,一級醫院上升12.9%,未評審醫院上升40%。各級醫院的糾紛均以普外科為最多,二級醫院婦產科發生的糾紛位居第二,而口腔科發生的醫療糾紛位居在後。主要是因為口腔科涉及的疾病大多沒有生命危險,不會侵犯到患者的生命權,大多涉及健康權與知情權。

  口腔醫療糾紛可以歸為兩大類,即因醫療過失直接導致不良後的糾紛和無醫療過失而產

  生不良後果的糾紛。工作中的失職和技術上的某些原因屬於前者,醫德素養差、服務不周,意外情況屬於後者。

  例如: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彭友儉等人***2004***選擇近5年臨床收治的來自新加北京、新疆、河南、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湖北等地治療的醫療糾紛病例61個***4例訴訟***分析其產生糾紛的原因,結果引起口腔正畸醫療糾紛的原因主要為治療方案選擇不當。醫患溝通不夠和醫師臨床經驗不足,還有醫師操作失誤、醫師疏忽、適應症選擇不當、病人配合不夠、精神問題、生長髮育影響、其他等原因。

  三、 口腔醫療糾紛的原因

  口腔醫療中容易產生醫患糾紛而且不斷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非醫源性糾紛

  1.社會經濟的變革與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同步發展

  2.法律環境的重大變化與醫療機構的觀念轉變發生碰撞,依法行醫面對一系列已經頒佈的各類法律法規,醫療機構觀念尚未轉變

  3.醫保改革中的社會問題成為醫療機構糾紛發生的熱點

  ***二***醫源性糾紛:引起醫源性糾紛的主要原因出自醫療過程中的義務人員方面

  1.醫療本身的風險大、難度高,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和非完美性。如:藥物副作用、後遺症,確實難以預料的事件等。

  2.技術問題。如:對疾病認識不夠,對嚴重性估計不足,醫療條件限制等

  3.缺乏談話技巧,自我保護意識差和法律意識淡漠。如:解釋工作欠缺,過於自信,說滿話,打保票,在患者和家屬的面前暴露醫方問題或不足等。

  4.未按規章制度行醫。如:術前談話和手術未簽字;病危通知未及時發出或未簽收;未經同意或認可擅自改變治療方案;病史塗改,檢查不足等。

  5.服務態度生硬或解答訊問態度粗暴

  6.對事故不做實事求是的處理,激發成醫療糾紛

  7.在醫患之間撥弄是非挑起醫療糾紛。

  8.當著病人的面議論以前的診治過程,誘發成醫療糾紛。

  9.質量、費用等問題。

  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院每年70萬例病人中約千例會發生投訴和糾紛,口腔醫療糾紛為0.1%-0.5%,糾紛發生原因一部分是因為醫療技術問題或醫生缺乏責任心引起,更多的則是醫生態度差或沒有提前告知患者相關事宜,導致誤解,從而產生的醫療糾紛。因費用過高,沒有達到患者期望值而產生糾紛的佔20%,因牙髓疾病等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的疾病而產生糾紛的佔40%,其他則為感染、手術、意外等。

  常見口腔醫療糾紛:

  1.拔牙:①拔錯牙;②拔牙時鄰牙損傷;③拔牙後的感覺麻痺問題;④拔牙壓根進入上頜竇;⑤拔牙後傷口感染出血。

  2.根管治療:①根管內斷針;②髓腔底穿、側穿;③擴大針落入消化道或呼吸道

  3.固定義齒修復:①治療計劃的告知及選擇;②質量問題;③過度醫療

  4.正畸部分:錯頜畸形矯正未達到預期效果。

  口腔醫療糾紛案例:

  例一:患者上頜僅存5顆牙齒,要求進行固定修復,儘管醫生反覆解釋只能給予修復,但因患者不予接受, 醫生滿足了患者的要求,10個月後,患者5顆牙齒鬆動脫落。因此醫患雙方產生了糾紛。患方的理由是醫方明知就範,。最終醫方敗訴,患者獲得賠償。

  例二:患者因需拔除,拔牙時牙根進入上頜竇,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最終患者獲得賠禮道歉並賠償6000元。

  例三:下頜阻生第三磨牙,疼痛就醫,拔除該牙後因疼痛未減,患者再次複診,複診後醫生髮現引起疼痛的病灶牙不是第三磨牙,而是第一磨牙,並重新為患者醫治病灶牙,由此產生了糾紛,患方認為是拔錯了牙,最終醫方不得不為患者賠償相應的賠償金。

  四、口腔醫療糾紛的防範:

  防範和處理好醫療糾紛是醫務部門和醫務人員的一項任務。

  急劇增加的口腔醫療投訴提醒醫方採取必要措施來預防和減少投訴的緊迫性。一方面,有必要對各種投訴進行分析,吸取教訓,加強對有關責任人的監管。另一方面,應該廣泛開展預防性教育,認真分析口腔醫療糾紛新的特點及探討對策,對口腔醫療自身建設及社會協調發展都是有益的。

  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漸上升趨勢,患方要求賠償額越來越高,而我國的法制正在走向健全和完善的過程,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難以使眾多的醫療糾紛得到妥善處理。

  醫療糾紛的發生,常常使醫患雙方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嚴重的使患方蒙受巨大的身心痛苦。醫療機構在經濟上,名譽上遭受巨大的損失。口腔醫療糾紛有其自身的特點,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如何進行有效的防範,使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儘可能降低,這是每一位醫務人員及醫院管理工作者引起極大重視的問題。

  口腔醫療糾紛的防範,首先要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護人員本身素質和業務水平,規範醫療行為,嚴格執行《診療常規》,自覺執行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遵守醫護操作技術常規,根據醫療單位的客觀條件、業務水平、診療專案、制定相應的防範措施,認真執行,自覺遵守醫德規範,改善醫德醫風,是避免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而醫務人員必須有高度責任感,嚴格按照醫療常規操作,診療及手術過程、病歷記錄必須認真書寫。醫療糾紛發生後原始病歷記載就是衡量是非的依據。對患者要求拔除有保留價值的牙,或進行口腔手術前對手術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記錄在病歷裡,讓患者或其親屬同意簽字後在手術,並保證原始病歷的完整性,為將來判斷是否醫療差錯事故提供依據,

  綜上,口腔醫療的防範必須做到:1.加強醫患溝通;2.建立治療前簽字制度;3.寫好病歷,儲存好病案資料;4.加強對醫方法規和醫學心理學知識的學習;5.嚴格遵守行業操作規範;6.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