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學管理論文範文

  提高教學管理不僅對學校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思路,還應該把先進的理念轉化為全體教師的共同信念與追求。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對初中教學管理的研究

  摘要:初中教學管理的基本單元是班級,一個團結、奮進、向上的班級氛圍,是實現學校的教學管理的關鍵。初中生的身心都處於急劇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在這一時期,學校教學管理如果缺乏理論的指導,就會導致主觀性的工作方式,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完善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結合初中學生的自身階段性特點,深入研究初中班級的管理策略對初中教學管理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 教學管理 研究

  為了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學校必須實行相應的目標管理。不僅對學校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思路,還應該把先進的理念轉化為全體教師的共同信念與追求。幾年來,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不斷摸索並反覆思考,認為抓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身作則,勤字當先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非常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適應性強、好奇心大、可塑性強。班主任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放心。學生信任,實施管理時學生才會言聽計從;家長放心,就有可能從他們那裡獲得更多的支援與配合,從而實現共同的教育目標。班主任不能和任課老師一樣,只靠課堂、自習和週會接觸的時間掌握學生情況,要想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平常工作中要堅持做到四勤。即:勤問、勤查、勤跟、勤帶。筆者的一貫做法是:每天早上總是按規定時間按時到教室,不遲到、早退;整潔結束後總要去宿舍看看衛生情況;任課教師有事或自習課有時間我就和學生在一起,帶領大家一起讀書、學習;午休、夜寢總是看著學生睡定了自己才去休息;對班內學生的學習及活動情況定期不定期在學生內詢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強化學校常規管理

  創設一個充滿生機的綠化環境,更新一批師生滿意的講臺和課桌椅,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營造一個人人蔘與教學研究的氛圍,建立一套符合學校實際的管理制度和檔案資料,促使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高。尤其要重視校園管理,做到校園管理有制度、有措施,環境整潔、優美。結合“3·12”植樹節,在全校大力開展植綠護綠活動,美化校園,營造一個充滿生機的綠化環境,做到四季有花,綠樹成蔭。要積極營造校園育人氛圍,環境佈置樸實美觀,體現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及學校特色;要嚴格學校的衛生管理制度和檢查評比制度,做到校門外無小攤小販,校園內無雜草垃圾,地上無紙屑痰跡,門窗上無蛛網灰塵,牆壁上無汙跡腳印,課桌上無塗寫刀刻,食堂內無浪費現象,廁所內無汙物異味,真正做到淨化、綠化、美化,消滅事故隱患,使學校成為學生學習、生活、活動的樂園。

  三、樹立質量意識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近年我校初中教學質量,大部分學科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各項指標穩中有升。這與我校教師的質量意識強,責任感強是分不開的,與領導者的管理是分不開的。我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要積極摸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思路、新途徑。首先,大規模的辦學要求我們樹立新的質量觀,因為“沒有質量的數量是毫無意義的。”其次,通過新的制度安排,構建提高教育質量的新機制,建立以教書育人真實業績,而且更加科學化、透明化的教育質量的評估體系,促進學校公平競爭,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教學改革。

  四、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教育管理者在管理中應當首先樹立“教師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教師勞動,充分信任教師,理解教師的心理特點,作出努力以滿足教師的需要併為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只有當教師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他才可以繼續把所有的精力用於的學生身上,學生的主導地位才有可能實現。“以人為本”的概念還將促進幹群關係和諧健康的發展,並對老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應積極落實“情感協調”管理的新模式,使教師的個人前景發展有奔頭。所謂的“情感協調”是指通過學校的運作使教師和學生產生共同的情感,往往會造成情感共鳴,對學校的目標達成一個共識,形成有效的人力資源合力,促進學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因此,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創新,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讓教師的日常教學發揮創意,為教師的積極探索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五、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目前初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現代教育技術,這也是科技興校的重要條件。現代教育技術只有得到進一步改進,才能滿足新的形勢下教學工作開展的需要。這就要求不斷的開發和應用先進的教學軟體,並探討提高教學質量的現代教育技術新途徑。在當今這個網路時代,基於網路環境的基礎教育將藉助科技的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各級教學研究專案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將不斷提升現代教育技術的初中教學的發展內涵。學校教師也應該總結過去的資源建設的成功經驗,不斷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

  六、重視中差生的健康成長

  所謂中差生也就是後進生,一種表現為成績差,另一種表現為思想落後及行為習慣差。而不容忽視的是:在我們校優生畢竟是少數,中差生卻是學生群體中佔壓倒多數的。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中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對少年進行身心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素質教育。我認為,厚愛中差生是一項關健的任務。應該說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個方面,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差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而看不到優點,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有礙學生進步。教師就是要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縫康發展。例如班上有一個叫彭瑤玲的內宿女學生,開始她學習成績非常差,上課常走神。但我發現她的語文表達能力很好,而且膽子也大,於是我建議她參加學校的廣播站。通過一年多的煅練,她找回了自信,多次在學校文藝晚會上做主持,今年的十大歌手她進入了決賽,並且學習成績也是班上進步最快的一個。彭瑤玲的進步說明: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指導的教育方法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周海濤譯:《校長應避免的20個錯誤》,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年

  [2]張行濤,郭東岐主編:《新世紀教師素養》,首師大出版社,2003 年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