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管理論文

  與時代的發展同步,教育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對初中教育管理的思考

  【摘要】與時代的發展同步,教育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如今,教育更加註重的是培養學生們的素質。與此同時,為了發展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數學管理理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初中教育對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創辦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著重分析了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希望能夠對初中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鑑。

  【關鍵詞】初中教育管理目標定位營造環境教師培訓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也再不斷的向前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價值觀念都在不斷的更新。隨著德育工作的縱深推進,社會、家庭以及學校對於教育教學管理的要求都在不斷的提高,導致初中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目前初中教育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必須要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然後積極地探索以及研究對策,從根本上來解決這些問題,才有可能促進教育的發展。

  一、準確合理的目標定位

  1 確立目標

  準確合理的目標定位是一個學校對自身教育管理的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也代表學校的一個發展方向。每個中學的具體情況不同,辦學特色也千差萬別,千篇一律的辦學理念顯然是不符合每個學校自身的需求。這時準確合理的目標定位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出臺以後,教學理念有所調整,學校的目標定位也需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制定,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合理地發揮師資力量,提升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2 目標定位的依據

  首先,需要明確辦學的理念,初中學校的教學物件是13到15歲左右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還尚未形成,他們需要的是學校老師、家長等的關心與教育,因此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應該改變,一切以孩子為本,從孩子的角度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輔助他們健康成長。其次,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師資力量合理地定位,設定發展目標,目標制定後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凝聚力。最後,每個學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條件不同,為保障教學的質量,合理地利用和完善學校的硬體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

  二、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的提高,要通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實現。要使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國外現代教學管理的成功經驗,必須動員、組織學校的全體成員直至家長及社會其它有關成員參與教學管理。外國一些國家,不僅在校內建立師生員工及家長參加的管理、監督機構,而且在校外還設有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成員的聯合組織,共同為學生的教育教學負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的學校,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校內的教學管理只是校長領導下的教導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組管理系統,很少甚至沒有師生及家長對教學施以監督的組織。家長及社會有關人士也很少有機會過問學校的教學工作、影響了教學管理,從而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學管理充分發揮作用,動員有關方面人員參與教學管理是勢在必行的。做好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兩點:

  第一,學校領導必須對此給以充分重視,調動校內的方方面面參與管理,同時要力爭與家長及校外有關人員取得聯絡,吸收他們參與學校教學的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學監督組織,對學校的教學施以必要的監督,為教學改革提供改進意見與建議。

  三、創造美好的學校環境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文化場所,是傳遞知識的神聖殿堂。學校中唯有充滿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內涵,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書育人的作用,完成引導學生、感染學生的積極目標。學校環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整體氛圍、學校氛圍、班級風貌和師資力量等教學硬體。良好的師生關係體現了和諧的學校氛圍。要努力打造師生一體的教學環境和管理環境。學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積極開發、合理利用校園環境中的教育資源,為學生髮展服務。要不斷的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在追求認真與謹慎的前提下,初中教育管理還應當在創新與效率上追求更高的境界。過於死板,重視命令式指導和權威的管理方式儘管從表面上看達到了井然有序的管理效果,但難以從實處上推行素質教育。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進步和學生的個性發展造成嚴重的制約。

  現代學校管理模式要更新觀念與方式,創造寬鬆有序、活潑溫馨的管理環境,通過開展學生自我教育、師生情感互動、學校組織文化活動、學校與家庭親密接觸等有意義的溝通方式,真正營造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的美好環境,促進學校的蓬勃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進步,促使學生的個性 成長,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四、學校加強對教師培訓管理

  對於教師的管理,要加強對教師的評價、進修、培訓。對於教師的評價,學校要建設完善規範的學校教師的評價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擁有全面有效的評價體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部分教師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想要進行校外培訓有一定的困難,學校對教師的校外培訓給予一定幫助,同時,也要加強教師校內培訓,學校也可以特地請知名的教育專家到校內為教師指導培訓,管理他們的進修任務,把這種提升培訓形成特定的制度。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形成以提升教學質量服務的理念。

  五、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科學管理

  過去對教學質量的管理只重視對結果質量的考查,嚴重地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科學管理,教學的質量並不是考查出來的,而是在教學中創造的,因此,在管理上,學校工作的重點是對教學整個環節加強管理。要實現教學全過程的科學管理,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家庭作業的調整管理,還要協調各科之間的關係,同時還要提高教師佈置任務的質量,以及加強學校對於課外活動的有效安排和管理,從而實現教學管理的實效性。

  總之,對初中的教育教學管理,不僅要制定科學、合理、規範化的初中教學管理制度,還要根據學生與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管理。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幫助師生創造一個良好,友愛的教學環境,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建.素質教育呼喚班級管理科學化[J].思想?理論?教育,2005***11***:72―74.

  [2]楊瓊.加強養成教育應以科學化的管理為保障[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2***.

  [3]張延鬆.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M].考試周刊,2008.

  [4]徐進.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教育管理實踐與思考[D].華章,20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