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管理論文範文

  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初中班級管理點滴談

  [摘 要]:眾所周知,一個學校的學風、校風的好壞和班級管理的到位與否直接相關。作為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將班級管理到位,充分發揮班級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班級始終保持積極、上進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班級管理 學風 班主任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層組織,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校的德育活動、教學活動、體育活動、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都要通過班級來進行。在班級中,學生可以得到集體的溫暖,發揮個人的才能和潛力,使自己的精神需要得到滿足對於班級管理,每一個班主任都有一套管理學生的方法,筆者在農村中學從教了十三年,也當了十三年的班主任,以下探討一下從事班主任工作的點滴心得。

  一、班主任的自我提高

  隨著應試教育向和諧教育重心的轉移,新的發展形勢迫切需要班主任適應當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要積極參加培訓和學習,通過學習樹立新的教育管理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掌握班級管理的基本原理,從而更好更有效管理好班級。要樹立新的教育管理觀念樹立現代的教育管理觀念,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有了正確的教育管理觀念,才能保證順利進行班級和諧管理。樹立現代教育管理觀念,是班主任工作的先導,也是培養世紀創新人才的保證。因此,當前班主任應該確立新的教育管理觀念,即樹立全面發展觀、學生觀、平等觀、質量觀、班級觀等,並用它來指導班級的和諧管理。中學教育是教育的奠基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其著眼點在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發展反映了社會發展對教育所要培養人才的質量規格的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動的生命線。應試教育衡量教育質量是以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的多少和升學率的高低為標準。素質教育要實現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教育質量的全面性和發展性。教育質量的全面性是依據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素質要求,對全體學生的發展質量進行全面的考察。

  二、瞭解學生,確立班級目標

  筆者每次接一個新班都要先建立一個班級學生檔案,在上第一節班會課時讓學生填寫一張學生基本資訊表,內容包括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家庭成員,家庭住址,***,興趣愛好等,併力爭在兩週內熟悉這些材料。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和每個學生聊天一次,當第一次聊天就能說出他們的基本情況時,學生都很驚訝而且都對和筆者友好相處充滿期待。然後通過細緻地觀察,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和情緒變化,進一步掌握每個學生的脾氣,秉性,以便在以後的管理中能做到因材施教,從而及時、有效地開展教育工作。當然一個班主任要真正對全班、對每個學生做到全面深入的瞭解很不容易。正像裴斯泰洛齊所說:“每一種好教育都要求老師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額的動作來了解他的內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工作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如有些學生憂心忡忡、雙眉緊鎖、上課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成績突然下降等重要的資訊,班主任只有做一個有心人才會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及時開展教育工作。

  班級目標是指班級成員共同具有的期望、追求和達到的成果,它是班級這隻航船的燈塔,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它具有導向、激勵作用。對於一個班集體而言,沒有目標,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班級就沒有動力源泉。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應充分重視目標定位的作用。管理班級要有一定的目標,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這個法不是由教師一人說了算。目標大家定,體現了民主原則,也能體現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

  三、傾聽與溝通,真心關懷

  在班主任工作中,“傾聽”同樣也是老師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有效手段。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良師易做,益友難當。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傳道授業,還應像朋友一樣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隨時隨地同學生“心理換位”,想其所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的益友。並鼓勵學生關心、愛護班集體,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四、真心關懷,客觀評價

  學生需要關愛,而這誠摯的愛心則來自於班主任那親切的話語和細緻入微的體貼和關懷。學習生活中,遇到如下情況學生更需要班主任親切、真誠的關懷和關心,當學生之間產生矛盾、學生遇到困難、班級某種不良風氣抬頭、學生受到挫折時,班主任應主動接近學生,關心和愛護學生,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這時的學生就會將他所信任和愛戴的老師作為模仿與認同的榜樣加以仿效。

  另外,班主任對每個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有利於學生樹立前進的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尤其對於後進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老師客觀、公正、恰如其分的評價,善於從消極因素中尋找積極成分,在失敗中點燃起希望之火,這種做法有助於後進生的轉化。只有對後進生傾注滿腔的熱情,不帶任何偏見,才能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班主任還有四個注意:一注意不要有長官意識。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的“最高行政長官”,當然有其權威的一面,但是,如果因此而凡事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則“遮肘之處,隨時可見。”因為,班主任畢竟不是聖人,不可能凡事皆知。這樣必然給學生的表現留下了一個空間。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班主任要讓給學生留下的這個空間充分發揮出它的作用來,讓這個作用來彌補“一失”。二注意不要朝令夕改。進行班級管理可以說是班主任及班幹部在“執法”。要“執法”就要“製法”,除國家的法律法規、《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範》和學校的校規校紀外,每個班制有自己的班紀班規。這些都是原則,不能違背。作為班主任不能“說話不算數”,更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些“紀”和“規”都是“執法”的依據,是每個學生的行為準則。三是注意在處理班級或學生間的事務時不能義氣用事,更不能帶有任何偏見,使處理的問題失之偏頗。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無異於“大法官”。如果“法官”都帶有偏見,這將直接導致班級管理的偏向和學風、班風的敗壞。四注意不要走馬觀花。班級管理牽涉到的是些瑣碎的事物,這決定了班主任沒有深入瞭解,沒有認真的調查,就不要亂髮言,亂表態。這不僅是關係到一個班的班風、學風的好壞,還關係到這些正處於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年齡階段的中學生的做人問題。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也是人類社會競爭更趨激烈的時代。給班級管理提供了更高的平臺,作為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管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所有這些都要求班主任要更新觀念,建立起班級適應內外環境變化動態的良好氛圍,促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優秀的人才。教海無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只要細心觀察、瞭解,耐心的傾聽,真心“問”其想,準確找到問題所在,以滿腔熱忱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其奮進,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每位教師也都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