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探討論文
茶文化旅遊是利用茶葉的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保健實用價值等吸引旅遊者進行休閒體驗的一種新型旅遊形式。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產、加工、集散地.在長期的種茶、製茶、飲茶和販茶過程中積澱了豐富的茶文化,發展茶文化旅遊具有明星優勢。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可以多形式的展示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市的旅遊文化品味、打造普洱茶國際知名品牌和促進普洱市旅遊的發展。本文以普洱市為例,從普洱茶文化旅遊現狀出發,針對目前普洱茶文化旅遊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綠色經濟發展需要,提出了開發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新舉措和宣傳策略。
1 普洱茶文化旅遊概念
茶業、茶文化、旅遊業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前者的振興會豐富後者的內容,後者的興盛會帶動前者的發展,兩者具有本質的聯絡[1]。茶文化旅遊是指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以達到積極的休息和娛樂、獲取知識和體驗人生價值等為目的,而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旅遊活動[2]。普洱茶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源自明朝。但云南產茶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民間有“武侯遺種”的說法,證明雲南的濮人種茶有悠久的歷史[3]。現有的普洱茶從外型上可分為餅茶、沱茶、磚茶、金瓜貢茶、千兩茶和散茶等。
2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遊現狀
雲南省普洱市作為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圍繞打造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以生態茶園建設、茶葉加工、品牌營銷和培育為核心,促進茶產業鏈條延伸,推廣集茶葉種植、加工、旅遊等為一體的茶莊園經濟發展模式,力將普洱市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普洱茶研發中心、生產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茶文化旅遊中心。
普洱現有營盤山萬畝茶園,困鹿山萬畝古茶園,江城牛洛河生態茶園,鎮沅千家寨、邦崴千年古茶樹、佛殿山野生古茶樹群落、瀾滄景邁山萬畝茶園等,特別是位於瀾滄縣惠民鄉景邁村的千年萬畝古茶園,連片採摘面積達16000餘畝,是雲南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令人驚歎。
3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
但是在現有的條件下,普洱市的普洱茶文化旅遊存在著中心地形象不清晰,缺乏宣傳,缺少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茶文化旅遊專案單一,參與性不強,在市場執行機制、統一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缺陷等問題。在普洱茶產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在注重茶工藝創新的同時,在普洱茶旅遊和營銷方面有所作為,聯合相關旅遊、酒店企業,共同開發打造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
4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手段
4.1 緊跟綠色經濟發展的浪潮,發展茶莊園經濟
綠色經濟是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在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後,綠色經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任何國家、地區都必須走到這條路上來。在2015年4月28日至6月1日在普洱學院舉行的首屆普洱綠色經濟發展論壇中,諸多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都充分表達了對綠色經濟的認識和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普洱市作為首個國家級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綠色生態是普洱最大的優勢與特色,普洱森林覆蓋率達68.7%,是名副其實的“綠海明珠”。在此次論壇中普洱學院院長成文章發表了題為《“一路一帶”戰略格局下普洱綠色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思考》的報告,成文章認為,普洱綠色產業未來發展的模式,是進一步加強綠色生態保護,打造綠色生態旅遊的典範,成為全國綠色生態旅遊示範區和“一帶一路”國際生態旅遊的集散區。
普洱茶作為普洱市綠色農業的代表,普洱茶文化旅遊的發展,也必須緊跟著綠色經濟發展的潮流,開發現代茶園、有機茶園。比如普洱就以生態茶園、貢茶園、高山茶園、古茶園等為基礎,重點打造中華普洱茶博覽苑、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寧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園、鎮沅千家寨旅遊區等茶文化旅遊專案。大力發展集茶生產、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餐飲於一體的茶莊園,把普洱打造稱中國茶文化觀光旅遊勝地。
4.2 特色普洱茶文化旅遊商品的開發
除傳統的普洱茶商品外,還應努力探索普洱茶旅遊商品開發新思路,不斷推出製作精美、價格適宜的普洱茶文化旅遊商品。
4.2.1 石斛普洱茶的開發
普洱除了普洱茶比較有特色之外,還有另一特產石斛。普洱市地處於祖國的西南邊陲,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最適合石斛生長的地方,市內共有野生石斛80多種。2013年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雙龍古茶園茶廠廠長楊加龍自主研發的“石斛普洱茶及其製備方法”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授予國家級發明專利。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現在不僅具有排毒養顏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和抗疲勞、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同時,對冠心病、心絞痛、頭痛、眩暈、冠心病合併高血壓、心律不齊、高血脂症、胃潰瘍等有治療作用。石斛普洱茶的研發,解決了現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養顏功效的問題,成為非常受旅遊者歡迎的旅遊紀念品。
4.2.2 普洱茶飲食產品的宣傳
普洱的飲食產品具有品種豐富、種類繁多等特點,很多植物、昆蟲都可成為普洱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沒有形成派系,甚至沒有形成統一規整的選單,顯得雜亂而沒有體系。普洱茶菜有普洱茶茶汁類、普洱茶茶湯類、普洱茶香薰類、普洱茶滷類、普洱茶酒類、普洱茶鮮類、普洱茶點類和普洱茶麵類等。而普洱茶宴席既有傳統的具有歷史傳承的雲南土司茶宴、南詔宮廷茶素宴、大馬幫茶宴,又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茶汁羊八碗,既有高規格的國賓普洱茶宴又有針對普通民眾的家庭普洱茶宴和茶湯鄉土八大碗等,可謂是極為豐富。但是由於缺乏宣傳和營銷,在與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普洱特色美食山茅野菜和佤族、拉祜族等民族飲食相比,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很明顯缺乏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一方面應繼續加大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的收集整理和創新工作,另一方面還需加大對普洱茶飲食產品的宣傳和觀念的引導。
4.3 普洱茶商品的創新
從旅遊市場高度流動性的特點出發,一方面可開發盒裝普洱茶醋、普洱茶飲料、茶點心、茶麵包、茶餅乾等新產品,另一方面可製作反映民間飲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縮小的茶具、茶桌椅、茶建築等。比如2014年5月,普洱某公司將普洱茶製成香菸,號稱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沖泡、或者經過燃吸後再衝泡。此“煙”一經推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有人支援,認為此舉富有創意,是對普洱茶飲用方式的“革命性”顛覆,不過更多的人持否定態度,有網友直稱這是把“香葉”變成“毒草”的做法。我們姑且不論此“煙”本身的好與壞,但是就該公司對普洱茶旅遊商品開發的創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5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宣傳
5.1 歷屆普洱茶葉節的開展
旅遊節慶是提高舉辦地的旅遊競爭能力,全方位展示舉辦地旅遊資源特色的一種重要形式。普洱茶文化旅遊也可以利用各種節慶活動來擴大宣傳,增強其影響力。
1993年4月9日至11日,第一屆中國普洱茶葉節在雲南思茅市***2007年更名為普洱市***舉行,普洱縣***2007年更名為寧洱縣***設分會場,以“團結、奮進、振興”為主題。首屆普洱茶葉節便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貿賓客、專家學者和國內10多個省市的黨政領導、企業家貿易伙伴等共3000多人蔘加,進行經貿交流和業務洽談,達成商品成交額6.235億元,與國外客商簽訂協作專案99個,總金額達2.3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果。
自此,掀開了中國普洱茶葉節的序幕,每一屆普洱茶葉節都有自己的主題和活動形式,至今已舉辦了14屆,在剛剛過去的“天賜普洱、世界茶源”第二屆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普洱茶節期間,以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祭茶祖儀式、普洱特色產品展銷會、探訪那柯里茶馬驛站、鬥茶大賽等形式全面深入的展示了普洱茶的文化內涵,在此期間還開展了普洱茶產品交易博覽會,吸引了眾多茶人、茶商和遊客參加。
此次茶葉節的舉辦,對於傳承和弘揚普洱茶文化,加快普洱市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推動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把普洱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驛站等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並且配合此次茶葉節的宣傳,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晚上黃金時間,連續四晚播放了《天賜普洱》的紀錄片,分別從茶路、大河、茶源、綠洲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普洱茶在普洱、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極大的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5.2 打造普洱茶文化旅遊資訊網路營銷服務平臺
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旅遊營銷,具有宣傳內容豐富、資訊量大、圖文並茂、易於修改和補充,製作費用較普通大眾媒體低等優點,並且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資訊傳送和即時的互動。因此,利用網際網路營銷,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將普洱茶特色旅遊產品的相關資訊釋出到世界各地。比如可建立旅遊資訊庫,將普洱市域內的各個旅遊景點、旅遊活動內容、接待設施和服務、道路交通、氣候、參考價格等資訊輸入到資料資訊庫中,製作旅遊主頁,並將此主頁連結於知名網站下,便於旅遊者查詢。還可藉助百度、谷歌等知名搜尋引擎將普洱茶特色旅遊產品的相關資訊傳遞給公眾,增強公眾獲取相關資訊的渠道。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網路社群,開展口碑營銷;強呼叫戶體驗,開展互動營銷;藉助網路團購,營銷特色產品等。第十四屆普洱茶葉節的一個重頭戲就是中國優質農產品信任系統在雲南普洱市的正式上線。該系統主要涵蓋全程追溯、品質管控、企業宣傳、危機處理、農業百科、智慧電商等6大服務模組,是拓展農產品市場,實現優質、優價的重要視窗。普洱市政府與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簽訂了《普洱市品牌農業實施協議》,雙方共同推廣普洱高原特色農產品。而這也是普洱茶旅遊產品擴大線上宣傳、交易的一個重要契機。
6 小結
茶文化旅遊由於其順應了旅遊市場的變化,又具有傳統旅遊產品所不具備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旅遊界和茶葉界相關人士的重視。普洱市作為茶文化資源的富集地,有條件大力開發普洱茶文化旅遊。開發普洱茶文化旅遊,有利於拓展普洱市旅遊市場、優化普洱市的旅遊產品結構、形成普洱市鮮明的旅遊主題,從而帶動和促進普洱市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