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訓練試題及答案
處於初二這一階段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語文練習呢?彆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高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訓練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高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訓練試題
一、基礎演練***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虐殺***nüè*** 攢射***cuán*** 興奮***xìnɡ*** 長歌當哭***dànɡ***
B.揪回***jiū*** 蒞臨***lì*** 瘦削***xuē*** 虛與委蛇***yí***
C.解剖***pōu*** 桀驁***jié*** 夾克***jiā*** 叱吒風雲***chà***
D.和藹***ǎi*** 屏息***bǐnɡ*** 立僕***pú*** 博聞強記***qiánɡ***
2.下列詞語中錯別字最少的一項是*** ***
A.隕身不恤 風神瀟灑 炯乎不同 爐火純清
B.涕泗交流 綻露頭腳 左顧右盼 步履穩健
C.黯然神傷 雷勵風行 酣暢淋漓 不能自已
D.默默含情 鴉鵲無聲 佳作迭出 短小精悍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雖然他當時還不是什麼成名的作家,但他那______的文風,文章所蘊涵著的真摯的情感,還是一下子吸引住了總編。
***2***幾天前,他剛剛被授予“優秀公務員”的榮譽稱號,今天卻因為受賄坐到了審判席上,這真是對這一榮譽稱號的極大______。
***3***2009年家裝行業的流行風格是簡約而不簡單,那種複雜煩瑣的造型已經過時,平頂、無主燈等設計手法都是簡約的______。
A.簡樸 汙衊 體現
B.簡樸 誣衊 呈現
C.儉樸 誣衊 體現
D.儉樸 汙衊 呈現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據悉,“胡潤榜”的評價指標包括企業就業人數、員工權益保護、公益事業領導力和透明度、納稅金額和慈善捐款金額四個方面***《北京晨報》10月10日***。
B.然後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C.紛飛的小雪——大約是今年的最後一場雪了吧——在窗外靜靜地飄灑著。
D.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俄羅斯人在婚禮上,要舉行劈木柴儀式,以此把新郎會不會劈柴作為他能否持家的標誌。
B.我們閱讀巴金等一代大師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閱讀他們的作品,更是在閱讀他們身上所體現的良知和品性。
C.我們完全應該有信心吸收一切人類的優秀資源,以一種嶄新的面貌走向新的時代。
D.以生漆為底層的彩繪陶質文物保護是一個世界難題,沒有任何的經驗和技術可以借鑑,秦俑如何將豔麗的彩繪保留下來成為當務之急。
6.***2009安徽淮南高三模擬,4***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
百年來,中國人曾被譏諷為一盤散沙。__________一時間內,它凝聚不起來,這不怨沙,而怨沒有吸沙的磁石。
A.其實,這是對中國人的誣衊,中國人的心並不散。
B.如果硬要比作沙,那麼,中國人不是泥沙,而是鐵沙。
C.其實,中國人的心並不散,這是對中國人的誣衊。
D.如果硬要比作沙,總有一天它會凝聚成堅固的堡壘。
二、閱讀鑑賞***37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18分***
真正的魯迅是沉默的
錢理群
魯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樣,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隱藏著更多的東西,他的意思就表現在浮現和隱蔽之間。
魯迅自己曾說過:“我所想的和我所寫的不一樣”,“我為自己寫作和為他人寫作是不一樣的”。這就非常麻煩。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麼呢?魯迅自己有一個解釋。他說,很多人都說我講的是真話,但我並沒有把我所想講的話完全地說出來;很多人都說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裡所想講的話,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涼、最可怕的話說出來,還有一個人願意聽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
魯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我要騙人》。他講了這麼一樁事:在一個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門,碰見一個來為災民募捐的小女孩。而當時正處於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之下,所以魯迅很清楚地知道,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災民手裡的,她的募捐完全沒有意義。但是面對著這個熱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訴她說她做這事沒意義嗎?不能。不但不能說,還必須對她說:“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價值,我一定支援你。”於是魯迅牽著小女孩的手,走到一個商店,用大錢兌來小錢,再把小錢交給小女孩。小女孩緊緊地握住魯迅的手,說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體災民,對你表示感謝。魯迅看著這小女孩越走越遠,他的手上還可以感覺到這個小女孩的手的溫暖,但是正是這溫暖像火一樣燒灼著魯迅的心,因為他騙了這個孩子。但是魯迅反過來想,我能不騙這孩子嗎?我能不騙人嗎?他進而想到,當今之中國,難道是披瀝真實的時候嗎?我們能夠把我們真實的想法都說出來嗎?不能。所以“我要騙人”。
說實在的,我每一次看到這文章,都受到一種震撼。我覺得一個人要說真話固然很難,但是,能夠像魯迅這樣正視自己時時刻刻不得不說假話的困境,這需要更大的勇氣。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兩難的選擇,但是有誰像魯迅這樣敢於正視自己渴望說真話,但是又不能不說假話、不能不騙人的這樣一種深層的困境呢?
魯迅說他是為三種人而寫作的。一種是那些為中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強而艱苦奮鬥的志士仁人。一種是那些正在做著好夢的青年。他要為這些人吶喊助威鼓勁。第三種寫作物件非常特別,魯迅說,我是為我的敵人而寫作的。既然是為敵人寫作的,就不能把內心的痛苦說得太多,不能在敵人面前顯示痛苦。因此,他必須有所遮蔽。這就是說,魯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樣,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隱藏著更多的東西,他的意思就表現在浮現和隱蔽之間。而且從根本上說,一個人的思想,特別是一個人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一種生命體驗,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一旦用語言表達了,這思想就被簡單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所以魯迅說:“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真正的魯迅是沉默的,默默無言的魯迅,才是真實的。
今天人們談論得最多、讀得最多的魯迅作品,譬如《吶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數雜文,基本上都是為他人寫作的。真正為他自己寫作的,魯迅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魯迅說,《野草》裡面有我的哲學,而且他說,《野草》是屬於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屬於他個人的東西,是最具有魯迅個性、最屬於魯迅個人話語的一個作品。魯迅的《野草》就成為我們去接近魯迅靈魂的一個視窗,或者提供了一個途徑。當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過相對於其他作品來說,它遮蔽得少一點。
7.文章開頭說“魯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樣,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隱藏著更多的東西”,“浮出水面”的是什麼?“底下隱藏”的又是什麼?請依據文意作答。***4分***
8.作者為什麼說“真正的魯迅是沉默的,默默無言的魯迅,才是真實的”?***4分***
9.文章大篇幅地引述魯迅的原話和他的作品中的語言,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10.請結合文意簡要回答,你是怎樣認識魯迅的“冷”的?***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19分***
手足情深
金 霄
①清晨醒來,思緒卻依舊沉浸在昨夜的夢裡。回憶夢境中的一切,彷彿又被送入了時光倒流的隧道,回到了過去的歲月。
②夢裡,那是我和老大一起度過的時光,有我們一起上山砍柴的點滴,有我們一起放牛的畫面,有我們上學時的美好,有我們一起拔草、玩耍的一幕幕……
③與現代人的幸福生活相比,那些可謂是我們一起吃苦的日子。也許兒時曾經為出身命苦抱怨過,曾經為天天干活痛苦過。可是現在回憶起來,一切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反而還帶有一絲吃苦後的幸福,正是因為過去的艱苦歲月,我們才有了今天的美好回憶。
④秋末冬初的寒意襲來,把我從回憶中喚醒。看錶已是早晨六點半,此刻,我那身處異國他鄉的老大應該才剛剛下班,正是他上線的時候。我趕緊起身,QQ上線,期待與老大網上相逢,那是我們除電話之外的唯一交流方式了。
⑤說起我和老大,還頗有意思。論起輩分,我們是親叔侄關係,他的輩分比我小;可是論歷練,相差懸殊,他吃過的苦遠遠比我多;然而若論年齡,我們僅僅相差兩歲。所以我們都彼此尊稱對方為老大,就像江湖中講義氣的兄弟一樣。其中有對傳統封建思想束縛的抗拒之意,也有我對他深深的敬意。
⑥老大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在已漸失勞動能力、生活僅靠兒女相助的老人身邊,可想而知能享受的愛是多麼有限,所以才會有我們一起吃苦的歲月。初中畢業,當他回到常年在外的父母身邊時,又開始在工廠上班。兩年後隨出國打工潮去了他鄉謀生。高強度、長時間的非人勞動之餘,還要飽受身處異國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煎熬;語言不通,國人有限,因此連交流都受約束。人們通常只看到了他跨越國界的光環,只看到了歐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可是能有幾人能體會光環背後的那種辛酸,那種痛楚?又有誰能知道那些歐元都是生命、汗水、淚水換回的啊!
⑦無情的雨,無情的風,無情的歲月,讓我們相隔天涯,掠走了我和你的手足之情。細雨的黎明,我彷彿看見了你孤單的背影。深秋的月夜,我感覺到了你心中的孤苦。想起你流浪在異鄉,我的眼含著心疼的淚水。
⑧也許人生本來就有太多的無奈,你強忍著哀怨的淚水和心中的思念。電話中,你把平安、開心的表象留給父母,從你那兒我們感覺不到一點痛楚,因為你用樂觀把一切驅散。在每次匯款中,你把辛苦的結晶郵回了國內,卻把辛酸留給自己承受,一切都掩飾得那麼完美。
⑨我親愛的老大,我佩服你,你是樂觀的,從不抱怨生活的苦,那是人生的歷練;不抱怨爺爺奶奶,他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不抱怨父母,他們是迫不得已,他們心中也有不捨和心疼。我佩服你,你是堅強的,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你沒有低頭,沒有屈服,而是憑藉毅力,堅強地挺著,面帶笑容。我佩服你,你是偉大的,你的付出,改善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你的援手,讓我從困境中突圍。
⑩苦盡了總會有甘來,分離的歲月總會走到盡頭。我遙祝遠方的老大,默默為你祈禱;我滿心期待著重逢的那一天,屆時讓我們把酒言歡,對酒當歌,暢飲人生的酸甜苦辣,高歌我們的手足情深。
11.“秋末冬初的寒意襲來,把我從回憶中喚醒”一句在文章結構上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喚醒”一詞有什麼藝術表現力?***4分***
12.文章倒數第二段是作者集中抒情的段落。請分析一下該段運用了怎樣的抒情方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4分***
13.作者在文中專門跟老大論輩分、論歷練、論年齡,其用意是什麼?***5分***
14.閱讀第⑦⑧段後,你的靈魂一定會受到震撼,這種震撼源自哪裡?請談談這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
三、語言表達***15分***
15.在下面語句的橫線上補寫兩句話,修辭、句式必須和所給的句子相同。***4分***
思想家的魯迅,是大海上的一座燈塔,燈光劃破中國社會的黑暗;
文學家的魯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家的魯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9山東濟寧高三質檢,18***為下面的漫畫擬標題並說明其寓意。***5分***
17.在解釋“把”字的意義時,林語堂先生用的例句是“把人殺死,把錢搶走”;而《漢語大字典》常務副主編李格非教授用的例句是“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試問這兩種舉例誰優誰劣?為什麼?***6分***
四、寫作訓練***5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善良勇敢的劉和珍君,才華橫溢的梁任公先生,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物。作者描摹他們的音容笑貌,敘述他們的行為事蹟,字裡行間融入了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你從小到大的經歷中,一定有一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請你通過寫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他***她***的特徵,例如,品德高尚、風趣幽默、尖酸刻薄、令人厭惡……
請以“一個印象深刻的人”為範圍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題目自擬;③不少於800字。
高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訓練試題答案
一、1.B 解析:A項,“興”應讀“xīnɡ”;C項,“吒”應讀“zhà”;D項,“僕”應讀“pū”。
2.C 解析:A項,“隕”應為“殞”,“炯”應為“迥”,“清”應為“青”;B項,“綻”應為“嶄”,“腳”應為“角”;C項,“勵”應為“厲”;D項,“默默”應為“脈脈”,“鵲”應為“雀”。
3.A 解析:簡樸:***語言、文筆、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儉樸:儉省樸素。汙衊:同“誣衊”;玷汙。誣衊: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第***2***句取“汙衊”的“玷汙”之意。體現:某種性質或現象在某一事物上具體表現出來。呈現:顯出、露出。
4.C 解析:A項,句號放在括號前;B項,第一個冒號改成逗號;D項,中間句號改為分號。
5.B 解析:A項,介詞短語雜糅,應保留“把……作為……標誌”的說法,刪掉“以此”。C項,有歧義,“一切人類”的“優秀資源”,還是“一切”“人類的優秀資源”,易引起誤解,可將“一切”移到“人類的”後邊。此外,“優秀資源”說不通,可改為“優秀的東西”。D項,不合邏輯。“秦俑”不能作“保留”的動作發出者。可改為“如何將豔麗的秦俑彩繪保留下來成為當務之急”。
6.B 解析:注意下句中的“吸沙的磁石”,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二、***一***7.參考答案:“浮出水面”的是魯迅作品中表面上可以看出來的內容,***2分***“底下隱藏”的是魯迅的作品中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深層內涵。***2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綜合能力。需要在深度把握作者意旨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設喻目的,明確設喻的角度,並對相關資訊進行整合。
8.參考答案:①魯迅時時刻刻不得不說假話;***1分***②面對敵人,說話必須有所遮蔽;***1分***③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一種生命體驗,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2分***
解析:本題主要涉及對作者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把握,要注意“沉默”的具體內涵以及作者對魯迅的總體認識,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篩選概括。
9.參考答案:引述魯迅的原話和他的作品中的語言,能直接展示一個“真正的魯迅”;***2分***有說服力,表明作者的分析和判斷是有根據的。***2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綜合能力。體會文字的文體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要抓住重點,同時,體會其效果。本文的評傳色彩決定了文章要敘議結合,敘要有目標,議要有分寸。解題時可以議解敘,以敘解議。
10.參考答案:魯迅的“冷”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面對自我的理智與冷靜;第二,面對現實的悲憤與冷峻;第三,面對敵人的痛恨與冷酷。***每點2分***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能力。回答本題時,既要依據文字內容,又要聯絡平時所瞭解的關於魯迅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對魯迅的“冷”進行概括和提煉。
***二***11.參考答案:***1***在結構上起到了照應開頭***或首段***和引起下文***趕緊起身,QQ上線,期待與老大網上相逢***的作用。
***2***“喚醒”與首段的“沉浸”是形式上的完全對稱,內容、意蘊上的完美照應。同時用“喚醒”將襲來的秋末冬初的寒意擬人化、感情化,形象生動有蘊藉。
解析:該句很明顯是過渡句,必須要明確的是該句是怎樣進行過渡的。至於“喚醒”一詞,要考慮它的施動者是誰、受動者是誰,是否合情合理,為什麼要這樣用。
12.參考答案:***1***運用有氣勢的排比句和親切的第二人稱,直接抒情。
***2***表達了作者對老大樂觀、堅強、偉大付出的肯定和讚美之情。
解析:抒情方式有直接和間接兩種,僅僅答出這一點還不夠,還應答出抒情的手法,因為題幹要求不是“哪種”,而是“怎樣的”抒情方式;作者的觀點蘊涵在排比句中,摘取出來即可。
13.參考答案:作者跟老大論輩分、論歷練、論年齡的用意:一是說明兩人非同尋常的關係,沒有尊卑上下的束縛,雖是叔侄卻親如兄弟,情同手足;二是表達自己對吃苦耐勞、經歷豐富、笑對他人的老大的敬重、讚譽,感懷從老大身上得到的收穫。
解析:解答此題要抓住“論輩分、論歷練、論年齡”的背景和前後文語境做文章。
14.參考答案:***1***這種震撼源自真情的抒發。***2***啟示主要有兩點:一是要實實在在,抒發真情實感,切忌假、大、空的東西;二是要寫出自己的真實看法,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認識,展現出時代的精神風貌。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藝術特點的賞析能力和對作品創意解讀的能力。解題時可從思想和情感兩大方面入手,至於啟示當然應由此引申拓展開來。
三、15.答案示例:是長空雁群中的一隻頭雁,鳴叫成為現代文學的第一聲吶喊 是寒光閃閃的一柄寶劍,劍鋒直指封建時代的妖魔鬼怪
解析:本題考查語句的仿寫。注意例句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作為思想家的魯迅給世人思想意識方面的影響,所以下面要寫的兩個句子也應當注意例句所隱藏的要求。
16.標題:有人歡喜有人憂
寓意:①對文理分科的問題專家和學生分歧較大;②專家要多考慮學生的感受;③一項政策的出臺要多方徵求意見。***答出兩點即可***
17.示例:李格非教授的舉例優,林語堂先生的舉例劣。李格非教授編寫字典也不忘勸世行善,林語堂先生只關注釋例本身。***或李格非教授的釋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而林語堂先生用的釋例雖然具有工具性,卻忽視了人文性***
四、18.寫作提示:就作文的要求來看,全文宜圍繞一個特徵來敘事寫人,不要把主人公的性格複雜化,這樣才能使得文章特徵鮮明;標題宜運用修辭手法,有文采,否則平淡無奇地擬個“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無異於將自己的作文送入二類文以下;文章主體部分宜層次清楚,或按時間順序,或變換地點,或圍繞特徵展開,使文章既內容豐富,又開合有度;開頭結尾宜鮮明點題、前後照應,簡明而有力度。
參考例文:
“痴么”
要說俺們宿舍老么,別看長相清秀、學習超棒,卻是個大“白痴”——人稱“痴么”。說起老么的“痴”事,那可多了……
老么的脾氣“痴”。每天晚上都是其他人都睡著了,她才從班裡回來。因為水源緊張,她每天下午放學就備盆水放到床下,以便第二天早上洗臉。一次老么起床有點晚,宿舍已沒人了,於是馬上洗臉。老么正洗著,老五捂著肚子從廁所回來了,看到老么正在洗臉,慌忙地說:“俺昨天用你的水洗腳了,俺昨晚太累了沒倒,對不起啊!”老么一陣眩暈,又馬上鎮定地說:“啊,沒事,沒事……”呵,沒事?要是我早一巴掌掄上去了,你也太“痴”了吧?
老么的嘴巴“痴”。她一天三餐吃食堂,還從不吃零食,瘦得跟猴子似的。一個星期日晚上,老么回來得有點早,還拿著一根火腿腸。俺們都特納悶兒:不是從不吃零食嗎?怎麼還買火腿腸?老么嘿嘿一笑說:“樓下宿管員沒在,她那隻寵物狗不讓俺過,別看它長得凶神惡煞,可就是一紙老虎!俺衝它大喝:‘汪汪汪……’,它就嚇跑了。這不,丟下了這根火腿腸,俺明天給宿管員送去……”什麼?好好的“王中王”你還不進肚子,趕明兒給人送去?你傻吧你!
不僅如此,老么還是一超級學“痴”。和她一起走在路上,就只聽見她“嘰裡咕嚕”背外語,要不就是“之乎者也”背“第二外語”,引得別人老盯著她看,弄得俺們都不好意思了。一晚,俺們都已睡著。睡在老么下鋪的老七矇矓中覺得有東西掉在自己身上,一看是老么的玩具絨毛熊,便把它扔了上去。可還沒躺下,又一物體下落,是老么的枕頭!老七忍無可忍,想叫醒老么,可又一龐然大物下落——老么!只聽“撲通”一聲,接著是老么的“哎呀”聲,舍友都紛紛起身,問老么何事。老么一本正經地說起如下小令:
剛才考試入夢,題目真是輕鬆。心情正好中,失誤掉下床鋪。哎呀,哎呀,驚起舍友一屋。
舍友們先是驚愕,繼而笑翻。哎,真是個超級學“痴”!
哎,你說俺們這老么夠“痴”了吧?可是俺就愣整不明白了,這樣的“痴”人咋就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了呢!
評析:本文行文“明貶實褒”,讓人從主人公的種種“痴”行中理解其寬容、節儉、誠實、好學等優秀品質,立意積極、明確。標題擬得也很形象。記敘時緊扣“痴”字展開,將“痴”分成“脾氣痴”“嘴巴痴”“學痴”三個方面敘寫,很好地表現了主旨。語言生動形象,選材新穎,文體特徵也很鮮明。
""的人
1.2016高考全國卷1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
2.高一語文病句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3.高中語文必修五複習檢測試卷及答案
4.高中語文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