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長衫老者閱讀題及答案

  看完《長衫老者》這篇文章,你一定會被老者的行動所折服,掌握其中的中心思想,有利於我們在語文閱讀題當中取得高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長衫老者》閱讀題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長衫老者》閱讀原文

  ①我幼時,家對門有條衚衕,又窄又長,九曲八折,望進去深邃莫測。隔街是店鋪集中的鬧市,過往行人都以為這衚衕通向那邊鬧市,是條難得的近道,便一頭扎進去,彎彎轉轉,直走到頭,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牆壁,牆內有戶人家。原來這是條死衚衕!好晦氣!凡是走到這兒來的,都恨不得把這面堵得死死的牆踹倒!

  ②怎麼辦?只有認倒黴,掉頭走出來。可是這麼一往一返,不但沒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長長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話說的:貪便宜者必吃虧。那時,只要看見一個人滿臉喪氣從衚衕裡走出來,哈,一準知道是撞上死衚衕了!

  ③走進這死衚衕的,不僅僅是行人。還有一些小商小販,為了省腳力,推車挑擔串進來,這就熱鬧了。本來狹窄的道兒常常擁塞;叫車軲轆碰傷孩子的事也不時發生。沒人打掃它,打掃也沒有用,整天土塵蓬蓬。人們氣急時就叫:“把衚衕頂頭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漸漸習慣。就這樣,亂亂哄哄,好像它天經地義就該如此。

  ④一天,來了一位老者,個子矮小,乾淨爽利,一件灰布長衫,紅顏白鬚,目光清朗,胳肢窩夾個小布包包,看樣子像教書先生。他走進衚衕,一直往裡,可過不久就返回來。嘿,又是一個撞上死衚衕的!

  ⑤這位長衫老者卻不同常人。他走出來時,面無懊喪,而是目光閃閃,似在思索,然後站在衚衕口,向左右兩邊光禿禿的牆壁望了望,跟著蹲下身,開啟那布包,包裡面有銅墨盒、毛筆、書紙和一個圓圓的帶蓋的小飯盆。他取筆展紙,寫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個大字:此路不通。又從小盆裡捏出幾顆飯粒,代做糨糊,把這張紙貼在衚衕口的牆壁上,兩眼便飄然而去。

  ⑥咦,誰料到這張紙一出,立刻出現奇蹟。過路人剛要抄近道扎進衚衕,一見紙上的字,轉身就走,小商販們即使不識字,見這裡進出人少,疑惑是死衚衕,自然不敢貿然進去。衚衕陡然清靜多了。過些日子,這紙條給風吹雨打,殘破了,衚衕裡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塊木板,依照這四個字寫在上邊,牢牢釘在牆上,這樣就長久地保留下來。

  ⑦衚衕自此大變樣了。

  ⑧它出現了從來沒見過的情景:有人打掃,有人種花,有孩童玩耍;鳥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過後,猶如一條蜿蜒潔白的帶子,漸漸才給早起散步的老人們,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窩窩。這些飽受市井喧囂的人家,開始享受起幽居的靜謐和安寧來了。

  ⑨於是,我挺奇怪,本來這麼簡單的一舉,為什麼許多年裡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動手來做的長衫老者了……

  ***選自《語文報》***

  《長衫老者》閱讀題目

  1.依據上下文說說文中兩個劃線語句所反映出的人們當時的心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第⑤自然段,聯絡上下文,簡要概括長衫老者 “不同常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長衫老者看似“簡單的一舉”,為什麼“許多年裡不曾有人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小說中的老者一言未發,為什麼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觀全文,簡要概括作者對衚衕里人們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談談你讀了這篇小說後的感受***兩點以上***。***不超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衫老者》閱讀答案

  1.既有幸災樂禍,又有麻木、無奈。***意對即可***

  2.與別人的“氣急”、“忍耐”不同,他走出來時面無懊喪,而是目光閃閃,似在思索,然後寫了“此路不通”四個字,貼在衚衕口的牆壁上便飄然而去。***意對即可***

  3.因為人們“只是忍耐”,沒有也不願想出可行的辦法。與那位老者相比,人們自私而安於現狀。***意對即可***

  4.作者通過人物的行為舉止寫出了人物的神韻。行勝於言,老者雖一言未發,但他關心他人、關心世事的行為影響了衚衕裡的住家,感動了人們的心靈。***意對即可***

  5.既有對他們起初自私而安於現狀的批評,也有對人們從善如流的肯定和讚揚。***意對即可***

  6.要點一:“勿以善小而不為”。有時,一個簡單的舉動,既幫助了別人,也會使自己更加充實。

  要點二:改變現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要點三:行動最有說服力。一個簡單的舉動,往往勝過千言萬語。***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