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各科學習方法

  七年級學生在進入中學後,由於所學內容增加、知識深化。七年級各科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如下

  數 學

  升入初中後的數學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求教與自學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即要爭取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但是又不能處處依靠教師,必須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去獲取,應該在自己認真學習和研究的基 礎上去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

  2.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究源。對每一個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內在聯絡,以及蘊含於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儘量採用不同的途徑 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

  3.學用結合,勤於實踐。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瞭解從實際模型中抽象為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範圍內尋求它的具體實 例,使之具體化,儘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於實踐。

  4.博觀約取,由博返約。課本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認真研究課本以外,還要閱讀有關的課外資料,來擴大知識領域。同時 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研究,掌握其知識結構。

  5.既有模仿,又有創新。模仿是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方法,但是決不能機械地模仿,應該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不拘泥於已有 的框框,不囿於現成的模式。

  6.及時複習增強記憶。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必須當天消化,要先複習,後做練習,複習工作必須經常進行,每一單元結束後,應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統化、深刻化。

  英 語

  1. 書寫。大家在小學學習英語的時候,更多關注語音,對於書寫並不是那麼重視。而中學英語學習要求同學們不僅要說的好,更能夠寫出來,寫對。如果你的書寫習慣不好,在英語學習上吃將會吃大虧。現在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都是電腦閱卷,同學們的卷子需要被掃描進電腦,如果你的書寫習慣不好,看不清楚,閱卷老師將直接按錯誤答案處理。學英語,要從把每一個英文字母寫好做起。

  2.課前預習。課前預習能夠使你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對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短語以及語言點有初步的瞭解,在聽講時,條理性、針對性就能大大地加強,學起來會更容易,效率也會更高。

  3. 課堂聽講。這是學習中最關鍵的部分。在課堂上要做到:

  ***1***專心聽課。上課應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努力在課內有目標有意識地去識記該課的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強迫自己在課內記住這節課最重要的內容。***2***勤記筆記。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初中英語學習的內容量和難度都會增大,僅憑腦力是不能夠全部記住的。老師會把知識點寫在板書裡,希望同學們能夠擇其要點,寫好筆記。這樣對複習考試都是很有幫助的。***3***多聽多讀。要反覆聽,反覆說,直到聽懂每一個詞,說好每一句才行。練習可以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既鞏固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聽力水平,又實現了口語運用。

  4.及時複習。複習是學習之母。從時間安排上講,複習既要及時又要經常,不僅在當天,而且在第二天、一週後、一個月後、在你需要用它之前、在考試前都要安排複習。溫故而知新,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道德與法治學科

  第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學好本學科不能為考試而學。而要樹立為“做人”而學,這樣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才不會對本學科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和厭惡情緒,才利於掌握所學。

  第二、學習本學科絕不能死記硬背,要向課上45分鐘要效率,認真聽講,做好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這樣便於記憶。同時必須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積極回答問題,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跟上老師上課思路是學好的關鍵。

  第三、學以致用是學好本科的竅門。做到所學知識與實際結合,利於鞏固所學。大膽展示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到把學習的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達到學以致用,方能學好。

  第四、加強記憶。課下認真背誦,知識記憶是基礎。反覆複習記憶,避免遺忘。

  歷史

  1.自學環節

  ①自讀。反覆閱讀新教材,瞭解課文大意,掌握脈絡,既讀書又讀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落實到教材之中。②思考。積極獨立思考,明確重點、難點。③找出問題。將課文中尚未弄懂的問題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出標記。④補習。補習舊知識,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匯。⑤練習。尋找自學思考題答案。

  2.聽課環節

  ①全神貫注,努力排除一切干擾,做到眼、耳、手、腦多種感官並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②目的明確。帶著新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存在的問題聽課。③多思、勤問。要確立多個思維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理解所學問題,大膽回答問題,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④認真讀圖表。歷史教材有很多圖表,學生應根據要求,認真的讀,運用圖表分析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觀點。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⑤做好課堂筆記。要聽記統一,有詳有略,不但要用文字記,而且要利用圖表進行記錄。

  3.複習環節

  ①嘗試記憶。合上課本,回憶所學內容,如有模糊問題,翻開課本後再記憶。②將知識系統化,要抓住中心問題,將新舊知識進行分析比較,使之綱目清晰,條理分明。③整理筆記。通過嘗試回憶,再一次閱讀課文、圖表,對筆記進行補充、糾正、整理,有利於深入掌握。④填圖表、憶圖表。先做歷史填充圖,最後合上圖表回憶,如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閱圖表後再憶,直到清晰為止。⑤及時複習。只有複習才能不遺忘,才能記得牢固。

  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提高我們的應用能力,進行鞏固練習。練習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考查記憶能力的,把書背會了,就行;一類是側重於考查思維的,這一部分題目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書背得再多也沒用。練習對於知識的鞏固、技能的運用等是必要的,有意義的練習實際上是一種新情境下的繼續學習,學會做作業,也是學習的一個方面。要熟悉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規則,按照要求進行解題;要把握答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總之,運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把握好歷史的知識脈絡,汲取智慧和營養,就能學好歷史,並用歷史知識來豐富我們的人生。

  地 理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絡的觀點學習,注重理解。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係,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係,人口的分佈和自然環境有關係。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係,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

  生 物

  首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的時候忘記帶課本,這是最影響學習的一點;上課的時候不能認真地聽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或者當別的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喜歡轉著頭看等等,這些都是不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抓住課堂45分鐘集中精力認真聽講,提高學習效率,儘量避免來自外界的任何干擾。在課堂上,不僅要做到眼看耳聽腦子轉,而且要動手做筆記。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很多學生感覺自己都記住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準備一本課堂筆記本,能夠使自己在當天複習或者最後總複習的時候抓住重點,輕鬆許多。

  再次,多思勤問。課本中很多地方設定了疑問,需要你開動腦筋去思考。同時,對於課本的知識,不要“點到為止”,多問幾個為什麼。一個沒有疑問的學生,是很難進步的。不管是老師講過的東西你沒有聽懂,或者是你通過學習產生的新問題,都要積極主動地去問。

  最後,理論聯絡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