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羽毛教學設計

  《誰的羽毛》是課標實驗教材語文版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圍繞著“團結友愛,誠信合作”這一主題,選編了四篇貼近兒童生活,充滿兒童情趣,富有時代氣息的課文。《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誰的羽毛》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誰的羽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烏龜撿到東西主動歸還失主的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9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在引導學生朗讀、表演、體驗中感受到小烏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把撿到的東西歸還失主的好品質。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小動物頭飾。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整體感悟。

  讀讀課題,猜一猜這個故事會寫什麼呢?你們一定特別想知道。就請小朋友們藉助漢語拼音,讀讀課文吧。

  ***二***認讀生字新詞,並把課文讀正確。

  1?自主學習。

  ***1***自己讀文,畫出本課要認的9個生字,標出自然段。

  ***2***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覆讀一讀。

  2?小組學習。

  ***1***同桌分自然段輪讀課文,互相聽、評,注意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準的地方,兩人多讀幾遍。

  ***2***互相當小老師,出示小卡片檢查生字認讀。

  3?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9個生字及詞語,指名開火車認讀、小組競賽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書,生生間評價。

  ***三***讀中感悟、體驗,對話交流中提升。

  1?觀圖激發閱讀興趣:小烏龜扛著羽毛,遇到了幾個小動物?他們都和小烏龜說了些什麼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些小動物會用什麼語氣和小烏龜說呢?自己好好練一練。

  3?學生彙報後,課件展示幾個小動物的話。

  4?提示學生:哪位小朋友最會讀書、最善觀察?你能從這些句子中發現什麼?你該怎樣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5?引導發現:猴子——哈哈大笑

  大犀牛——冷冷地說

  豹子——急切的語氣

  貓頭鷹——好奇地問

  6?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些小動物的話,假如你就是他們,會怎麼想?你為什麼這樣讀呢?先自己練一練,再和同桌的小夥伴交流朗讀、評價。

  7?全班交流,評讀中引導學生。

  指名分角色彙報,生生、師生評讀。

  ***如,教師可問“猴子”,你為什麼這樣對小烏龜說話?你是怎麼想的?也可以生生之間交流。***

  8?你覺得哪個小動物做得對?你最喜歡誰?帶著自己的情感,再讀一讀課文。

  ***四***創設真實情境,分角色表演體驗。

  1?小烏龜遇到鴕鳥以後會怎樣呢?想象他們見面的情景。

  2?自選角色,戴上頭飾,先自己練好朗讀,再找夥伴練習。

  3?小組內表演:可以分角色朗讀,也可以表演成課本劇。

  ***五***整體回顧,拓展延伸。***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選其一完成***

  1?看著圖,用自己的口氣說說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小朋友們,猴子、犀牛、豹子都知道自己錯了,他們要用行動改正自己的缺點,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做的嗎?請你選一個小動物來演一演。

  3?先自己想一想,小烏龜還可能遇到誰?他們會怎樣說?怎樣做?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也可以表演自己想象的內容。

  ***六***談體會。

  自己從這文章的學習中受到什麼啟發?

  ***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說。***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同桌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生詞。

  ***二***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自學會寫字,讀準字音,觀察字形。想一想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2?討論交流記字方法。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識,根據字的特點記字。

  如:“扛、諒、盯、續”這幾個字,同學們可以用舊字加、換偏旁的辦法記;也可以根據字的形義特點記;還可以創造自己的方法。

  ***2***生字找朋友遊戲。把它的部件和偏旁拆開,發放到小朋友的手中,聽到這個字的讀音後,這兩個小朋友立即組成相應的生字。

  3?詞語拓展積累。

  ***1***找出課文詞語:交還、扛著、哈哈大笑……

  ***2***拓展生活中常用的詞語:交通、交代、交換……

  ***可以展開小組競賽***

  ***3***積累我喜歡的詞語:失主、原諒、繼續……

  ***三***指導書寫。

  1?觀察本課的會寫字,你會發現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你發現它們在寫的時候有什麼特點嗎?***左窄右寬***

  2?你覺得哪筆容易寫錯?

  學生提示:交——第四筆點不要寫成捺。

  教師再次提示:寫好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寫字姿勢。

  ***四***學生試寫字頭,教師巡視指導。

  《誰的羽毛》教學反思

  《誰的羽毛》是課標實驗教材語文版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圍繞著“團結友愛,誠信合作”這一主題,選編了四篇貼近兒童生活,充滿兒童情趣,富有時代氣息的課文。《誰的羽毛》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非洲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一隻小烏龜撿到一片漂亮的羽毛,並千方百計把羽毛還給駝鳥的故事,讚揚了小烏龜撿到東西主動歸還失主的好品質。課文語言親切樸實,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有趣,引人深思,是對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好教材。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中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老師在板書課題後與學生進行交流: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帶來了動畫片《誰的羽毛》,想不想看呀?由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切入,整體感知課文,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好奇心,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語言表達。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在教師指導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以後,讓學生同桌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然後是給動畫配音,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到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以讀為本,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的靈性服務。我們努力地將上述思想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1、 1、 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 讀中落實重點句,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深入體會人物的感情。“這怎麼行呢?”“那怎麼行呢?失主會多著急呀。”引發學生想像人物的內心世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體驗,並從中感受到人物優秀品質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學是一遺憾的藝術”,儘管我們精心設計教學,並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比如有些過渡語言不夠簡潔明瞭,有些用詞夠不準確。

  走進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就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過程。 “生成”它是相對於“預設”來說的。預設是基礎,但課堂上一些微小的細節,不是都能預設到的。對於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教師在及時捕捉,瞬間做出判斷的同時,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會產生心靈的碰撞、融洽,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