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理綜考場上的答題技巧

  每年高考結束後,許多理科考生對於理綜考試總是留下許多遺憾:“不是做不到,而是沒考好”。在高考複習的最後階段,理綜的提升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現分享2015高考理綜:理綜答題技巧,供考生參考學習。

  ▲冷靜沉著

  每臨大事,必有靜氣;靜則神明,疑難冰釋;積極準備,坦然面對;最佳發揮,捨我其誰?!

  ▲先易後難

  答題時,首先做那些自己有把握做對的題目,做題時集中精力,先將這部分肯定能得分的題目拿下來。然後再做那些基本能做但無十分把握的題目,做這部分題考生要定下心來,認真仔細地去做。對個別難題要放到後面去做,不要因為做一道題而耽誤了整個答題時間,影響到全域性。在前兩類題目都完成的情況下,考生即使不能全部做出難題也要爭取做出幾步,儘可能多取得一點兒分數。

  ▲審清題目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審題失誤,全盤皆輸。考生在高考***課程***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審題失誤所佔的比例最大。這種失分不是智力或能力達不到,而是審題不細造成的。比如2004年全國理綜試卷***Ⅱ***第23題***物理內容***是研究著陸器的平拋運動,題中明確告訴“到達最高點高度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但是有的考生卻沒有注意到這麼明確的條件,將著陸器看成由高度為h的地方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一個比較簡單的16分大題,結果一分未得或只得幾分。往年有監考老師反映,個別考生接到試卷後匆忙解答,做到一半甚至完成時才發現看錯了題目,只好塗掉,重新再做一次,欲速則不達。因此,在答題時,必須將已知條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內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對有的似曾相識的題目,更不能馬虎大意,不能憑想當然解題。

  一般來說,對於較簡單或一般難度的試題應閱讀兩遍;對於題幹較長、資訊量較大的綜合試題,審題應分3步:第一步,先粗讀,大腦對題中所述內容有一個大體輪廓。第二遍細讀,弄清題中的已知、未知、設問等,大腦建立一幅較為清晰的情景。第三遍選讀,排除題目中的干擾條件,挖掘出隱含條件,找出各量之間的內在聯絡。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識的“熟題”,先不要急於下筆,這類題往往有陷阱,比如題設條件發生變化等,再看一遍,確認後再下筆。閱讀時最好用鋼筆點著逐字讀,這樣不會遺漏有用資訊。雖然慢了些,但“磨刀不誤砍柴功”,只要路沒走錯,就有可能到達目的地。

  ▲爭分奪秒

  答題要在準確的基礎上求快,高考試題的特點是題量大,難度也較大,因此,看準題目後,要力求解答問題準確無誤,不僅要做到思路對,方法對,還要做到每一步推導計算準確,格式要規範。如果時間來不及,考生可以適當放棄不會做的題目,把精力放在會做的題目上,爭取多得分。要常看鐘表,調整答題速度,要在閱卷者能看清的基礎上,儘量加快寫字速度,給自己節約出更多的檢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