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全攻略

  新高考高三物理一輪複習要重教材、重基礎、重規律、重方法和重實驗,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習慣和科學素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攻略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麼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問題就在於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複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於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研究題型,分類歸檔,注意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傳統的基本題,以基礎題訓練或提煉方法,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一般程式:文字→情景→模型→過程特徵→規律→方程→數學解→物理判斷***。

  要養成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從原始題目中採集資訊、處理資訊,建立起與題目相對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課本中不少聯絡實際的好題,例如流體的阻力與物體速度的關係、示波器中的電偏轉、磁懸浮列車等。***07上海物理卷最後一題最後一問磁場運動問題就是從磁懸浮列車中演化來的***這些都是聯絡實際的典範,加強理解、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切實加強實驗複習,提高實驗變通能力

  隨著高考的改革,命題已由知識立意逐步轉向能力立意,聯絡實際、實驗的題目越來越多。同時近幾年高考物理有力地衝擊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它給我們的啟發是:

  首先,要更加重視課本中的實驗,高考的實驗題都是以規定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寫出來的。

  其次,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課本中的實驗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操作規程,但它決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實驗方案。我們應該著重從中領悟物理實驗的設計思想、所運用的科學方法、規範的操作程式及合理的實驗步驟。應從實際出發作合理的變通和大膽的改進,通過改變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控制的條件、實驗儀器等方法,要動手去做,以培養運用實驗思想方法、設計新的物理實驗的能力。例如07上海物理試卷中第18題,對“氣體溫度計的讀數和修正”。

  試題不難,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由此可見,在高三物理實驗複習中,要求在熟練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實驗設計思想和實驗原理、實驗步驟、資料處理,以及誤差分析,進而培養其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高考物理學習方法

  1. 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較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願意學習。願意學習,才能找到學習的樂趣。有了樂趣,長期堅持,就產生了較穩定的學習興趣—志趣。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是成長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經日積月累,終會有所成效。

  2. 掌握學習策略,善於整體把握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學習之前,先從整體、巨集觀去了解其主要內容和方法、結構和思路、內在的邏輯關係等,再從區域性、細節入手,掌握各自知識點,明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並強調應用,在應用中內化、感悟,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豐富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建立多節點相連的知識網路。較後再從整體的角度審視學習過程,對陳述性、程式性和策略性知識能充分的理解和應用。如“序言”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先粗讀課本,從封面、插圖、目錄到各章內容、安排題例等,整體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幹什麼的,有哪些內容,是如何安排的。然後再說“序言”的內容,我們仍然是先找出“序言”分幾部分,每部分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該核心問題舉了哪些例子等,之後希望同學們通過序言的學習達到如下共識識: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有趣性;有信心學好高中物理;學好物理有法可依。

  3. 掌握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

  物理學習同其他知識學習一樣,大的方面,應把握好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反饋、再複習鞏固、再練習深化提高等環節。小的方面,要重視聽好每一節課和做好每一道題。對教材內容,第一遍讀時要細、慢、思、記。認真研讀,明確思路,積極思考、辯析概念,掌握規律,學會應用。做練習,要遵循“讀、審、建、構、解、思”六步驟。即拿到一道題後,要讀明題意,審清條件,建立聯絡,構造模型,正確解答,分類反思。對待複習,要做到及時複習,搶在遺忘之前進行。要有效複習,舉一反三、縱橫聯絡,注意知識結構的充實,注意技能、技巧的掌握。在學習過程,注意合作學習,強調與教師、與同學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醜,敢於發表自己見解,勇於質疑,和教師、同學共同理解、共同進步。對待現實事物和現象,要有問題意識,有意識地從物理學的眼光去審視,在情景之中培養探究精神。重視過程學習,加強情感體驗。在學習中還要勤動手、多實驗、細觀察、善總結,獲得直接經驗,培養實踐能力。還要注意物理知識和方法與其它學科知識與方法的交叉與滲透,相互借鑑,觸類旁通,從細微處加以比較和思考,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方法,增強創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一個現成的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只有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摸索出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