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人物描寫得更加鮮明

  相信大家身邊一定會有許多使你印象深刻的人:父母、老師、同學,還有自己的偶像……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非常好的寫作材料,那麼怎樣才能把我們身邊的人寫好並且寫出彩呢?以下的將人物描寫得更加鮮明相關技巧歡迎參閱!

  用慧眼選定作文主角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外貌、動作、品質、精神……整理一下你的這個偶像具有的過人才華或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優秀的品質,找到它們,你的文章就有了實在的內容。

  記住,人物一定要是你熟悉的、瞭解的、真實的哦!寫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的外貌,抓住人物外貌上的特點進行恰當的描寫,可以使讀者對文中的人物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但無須詳細描寫每一處,因為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人物的鮮明個性和精神品質……確定了自己的寫作方向,也別忘了給自己的文章取個具有吸引力的名字,例如:咱們班的“含羞草”、“加油!劉翔”、“老師,我愛您”……


寫作

  選取人物典型事例

  接著就要選取一些典型事例,加以具體、詳細、生動描寫用以突顯主人公的特點。怎樣才算典型?就是能夠反映人物的過人之處的。那麼,又怎樣使事例具體、生動呢?你得抓住主人公的每一處細節,例如: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一個眼神或是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可別小這些細微末節,它們都是人物的血肉,有了它人物才能鮮活起來,才更具有吸引讀者的魅力。

  最後,提醒大家作文是允許藝術加工的,但只有發生在你身邊的,你心中真實所想的,才能使你有感而發,真情真意才能打動閱讀你文章的人。

  範文:我的媽媽

  媽媽,是慈祥的,和藹的。為了能夠使我們懂得更多的事情,媽媽常常在我出去玩或者是去學校時,反覆地叮囑我們,不是讓我們不要把剛換的衣服弄髒了,就是讓我們好好聽課,聽學校老師的話,我想,大家都一定“逃”不過這一關吧!用我們小孩子的話說吧,也就是“媽媽的嘮叨”。

  在我上二、三年級的時候,每次出門時,媽媽總要邊幫我整理好衣著,一邊又開始了,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下課不要在地上玩,不要把衣服弄髒了,看著媽媽這副一點兒刀不耐用煩的臉,我在心裡頭笑了。“難道媽媽不累逃避“媽媽的嘮叨,而騙媽媽。我快要上學去了,一想到媽媽又要為我而又開始了她從不厭煩嘮叨,想到這,看見媽媽去我房間整理東西我就趁著媽媽不在,忙著把早餐往嘴裡塞,儘管我的嘴小,塞不進去幾個,但是我還是”拼命“地塞呀塞,看見媽媽準備出來了,我就馬上背起書包,道了一聲”“媽媽,我走了。”就往外跑,媽媽也跟著出來,看見我離她很遠,就在門口大聲說:“不要把衣服弄髒了,原老師的話,”雖然我離媽媽很遠,但我還是能模模糊地聽到。不要把衣服……像這樣事,還發生過很多次。

  我漸進地長大了,也慢慢地懂得一些照顧自己等一些事了。隨我漸進長大,媽媽也隨著我長大,而慢慢地把她“厭煩”的嘮叨減少了,慢慢地,甚至到沒有!

  如今我長大了,懂事了,才明白以前母親對我的關懷,是那樣的深,那樣的深。每一句都是對兒女的期待。希望我們能夠早點長大成人,懂得更多的是非。母親沒有了嘮叨,但我還能夠聽到自己的母親在遠方為自己的兒遠在他方的女祈禱著。“一定要好好學習,保重好自己的身體,要為媽媽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