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作文的備考指導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現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自學考試和成人高考3種形式。高考是考生選擇大學和進入大學的資格標準,也是國家教育考試之一。在高考中,作文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提供一些:

  如何做到審題準確審題?

  第一、對材料所給的情境、題目、要求,反覆思考,全面領會;

  第二、對作文試題上展現的各個部分仔細審讀揣摩,確切理解它們的全部含意,不折不扣地按規定要求作文,諸如試題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內容、中心、文體和字數等;

  第三、要恰當地把握審題方面寬嚴的尺度,瞭解命題中的限制性和啟發性。特別要明確話題作文題目的構成及其作用。

  學生作文備考有哪些誤區?

  第一、對題目認識的太淺。同學對題目認識不夠,急著寫的太多。

  第二、學生對滿分認識想得太神。其實現在鼓勵給滿分作文,也鼓勵高考給低分作文。所以同學們不要對滿分想得那麼神奇。文章未必是辭藻華麗,而是思想更加深刻,對生活現實認識更加清晰的才是好作文。

  第三、不要對自己要求太低。50分滿分,我能不能得40分。其實只要努力,應該都沒有問題拿40分。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只有期待高一點才能夠有一個高的回報。

  第四、對形式追求過盛。有些老師教的就是固定的,開頭就固定是排比,中間三個例子必須高大上,倒是第二段就得結合口號,結尾的時候必須要昇華。這就給學生限定住了,還是在形式上做文章,而沒有在內容上去做文章,這是比較可怕的。

  第五、對現實關心太少。

  拿到作文題該做如何處理?

  第一、要積累獨家的素材,然後根據題目內容選取材料;

  第二、要打通題目跟材料之間的關係。拿到一個題目,要迅速地想,哪些材料可以跟這個題目有關聯;

  第三、把這些具體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思維邏輯組織起來;

  第四、要誕生首段和尾段。當主體誕生之後要去想,開頭怎麼寫,結尾怎麼寫,這還是要花一點工夫的。

  第五、最後一步確定標題,做好點睛之筆。

  作文選材如何做到“精妙準”?

  A、選擇自己熟悉的材料:熟悉的材料在心目中脈絡清楚,詳略分明,利於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B、選擇真實的材料:真實的材料能夠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感染力,避免由於編造而容易出現的破綻。

  C、選擇有意義的材料:所謂有意義,主要是指能給人以啟示或者是為人提供經驗教訓等。對人有教育作用。

  D、選擇新穎的材料:不新鮮就不能感人。新穎材料像帶露的鮮花可以吸引讀者。

  E、選擇生動有趣的材料:生動有趣的材料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有時文章不生動,不只是語言問題,大多情況下是選擇的材料不生動。

  作文如何立意?

  A、辯證題辨證寫:作文話題是關係型的、由兩方面因素組成,體現矛盾的辨證統一性,立意時要兼顧兩面或在兼顧兩面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一面。

  B、化大為小:有些話題作文,話題的範圍比較大,能表現多個主題。面對這類話題,學生往往難以把握,落筆難於集中,容易失去方向,無從駕馭,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化大為小”:把寬泛的話題轉換成若干個“小話題”。

  C、以小見大:有的話題作文,題引材料非常具體,話題範圍很小,學生如果囿於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維難以發散,同樣無從下筆。此時,就應該放開手腳,從大處著眼,小中見大,拓開思路。

  D、化抽象為具體:有些話題作文,話題比較抽象,學生立意時也不易把握。此時,可以利用新增因素的方法,對話題加以限制,從一個小的、具體的角度談論話題。比如像“希望”、“理解”、“心願”這樣比較抽象的話題。

  E、化實為虛:還有些話題作文,話題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象,比如“小草”這個話題,若據“實”寫來,往往拓展不開思路,就事論事,立意層次比較低。如果化實為虛,在立意時展開聯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縛,運用隱喻、象徵等手法,藉助於虛擬的“形象”來表達思想,就可以迅速開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