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新手常見的各種問題

  釣魚作為一項休閒戶外運動,吸引了眾多愛好者。每逢節假日,越來越多的釣友走出忙碌喧囂的都市,投入到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懷抱。釣魚人越來越多, “怎樣釣好魚”、“怎樣釣更多的魚”便成了眾多初學者研究的話題。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初學釣魚常見問題:

  1、魚不吃鉤

  打 窩兩三個小時後,浮標還是紋絲不動,這是很多釣友常常遇到的事。還有些情況就是打下窩子後,不久發現窩內有魚星泛起,這肯定是窩內有魚,但魚就是不吃鉤。 魚不咬鉤是有氣候、季節、氣壓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分析和查詢。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一切便迎刃而解,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查詢。

  ***1*** 釣餌是否對路。平時用某一種釣餌總能上魚,這次仍用這種釣餌,魚卻怎麼也不咬鉤。其實這並不奇怪,魚的口味是會發生變化的,就像我們人類夏季喜歡吃素,冬 季愛吃葷腥一樣,這與氣候、氣壓、水情、季節等許多因素有關。至於魚的種類不同,食性各異,就更不必說。如果你對所釣水域的情況熟悉,可先從釣位、水情等 其他方面查詢原因;如果是生口魚的釣場,又確實有魚,則釣餌對不對路,應是首要的一條,可以考慮換餌。

  ***2***釣點是否合適。如果釣位選擇不 當,此處無魚,當然無魚上鉤。或者釣點選的不是地方,或過淺過深;或水下有暗草,鉤餌落不了底;或大水面的平直地段,魚不在這裡停留,更非魚道魚窩。當開 釣一兩個小時,釣點內毫無反應,兩旁鄰近的釣友也無魚上鉤時,就有考慮另選釣位的必要。

  ***3***氣壓是否適宜。天氣的好壞,決定氣壓的高低, 氣壓的高低決定著魚的攝食態度。如悶熱天氣、下霧天氣、連續陰天、雷雨之前,氣壓就會降低,使水中的溶解氧下降,水中魚缺氧上浮,根本不想進食,不是在水 底不動,就是浮到水面吸氧。即使把最好的釣餌送到魚的嘴邊,也無濟於事。如果遭遇這樣的天氣,還有颳大風的天氣,魚也趴在水底不動彈,也不咬鉤。這樣的天 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道回府”。

  ***4***水情。水位頻繁地漲落,魚向水體中間聚集不咬鉤,將釣位選在深水區,偶有所獲;流水中垂釣,流速過 快,魚不在這裡停留,只有選擇流速較緩處下鉤;水色過於渾濁,釣餌難以被魚發現,使用白色、黃色或香味濃重的釣餌,效果會好一些;水質過肥、魚不愛咬鉤, 用普通釣餌很難奏效,可用味道濃烈的餌來刺激魚的食慾,方能引起魚兒的興趣。

  ***5***是否有外界的影響。淡水魚類都害怕干擾。岸邊喧嚷的人 聲,來回走動的腳步聲,頻頻揮竿發出的聲響,身影、竿影的晃動以及白色衣服的反光等等,都會驚跑魚群。特別是漁民用絲網捕魚或是拉網對魚的影響最大。所以 當魚沒有理由不咬鉤時,可以向周圍的人瞭解一下最近有沒有人捕魚,有沒有人電魚。如果有上述行為,要及時更換釣點,否則你會徒勞的,因為受驚嚇的魚是不會 咬鉤的。

  ***6***魚是否被釣“猾”或已偏食。常年向社會開放的大塘,每天都有人去釣,使得魚兒積累了抗釣“經驗”,不肯輕易咬鉤,成為“猾魚 老口魚”。在這樣的水域釣魚,難度較大,用普通的釣餌和釣法難以奏效。只有採用別人不常用的釣法,很少用的釣餌,或是陌生的釣位和白餌,才能偶有所獲。猾 魚老口魚的特徵是在咬鉤前多有試探的行為,釣“猾魚老口魚”的最佳釣法就是調鈍釣鈍,浮標狀態為調兩目釣三目。如果魚已偏食,可以多方瞭解塘主使用什麼特 殊的食料餵魚,除該種餌料或餌味而不吃。外人不知底細,魚再多,你也釣不上來,所以關鍵在於資訊。必須設法搞清塘主的餌食配方,爾後按照他的配方走,準保 一個靈。

  ***7***更換釣組。魚對釣線還有一定戒心,在常見魚中,除草魚、青魚、黃顙、鯰魚等魚種不在乎線徑的粗細,鯽魚、鯉魚是有認線的說 法,在能確定釣點內有鯽魚、鯉魚時,不妨換一根線徑較細的線或小鉤釣組試試,這樣的嘗試可為你增加釣獲。再者,魚在水中的分佈不可能是機械的,均勻的,在 一處無魚咬鉤的地方不要死守,換一個地方就可能柳暗花明。當魚咬鉤遲緩時,可適當地將鉤餌拋遠一些***過釣點***,或是拋近一點***不超過釣點***,或許你能得到 意想不到的結果。

  2、脫鉤原因

  很多初學釣魚愛好者外出垂釣,經常遇到脫鉤的情況,半天釣一條魚又脫鉤了,遇到這種情況會非常懊惱。只有找到脫鉤的原因才能去解決問題。

  ***1***水中的魚被釣猾了:經常有人垂釣的水域,魚較猾,吃餌時警覺性很高,釣魚人稍不注意提前揚竿,魚就吐餌遊走。釣魚人對魚咬鉤的特點並未十分了解,有時,只有浮漂傾斜或沉沒水中時才說明魚已中鉤,否則,過早提竿肯定無魚。

  ***2***自然因素影響魚的食慾:由於氣溫,水中溶氧量或氣壓的原因,魚不舒服、厭食,偶爾去咬餌料,引起浮漂的動態變化,此時魚中鉤不牢,提竿容易造成魚脫鉤。

  ***3***釣具的原因:綁鉤是有竅門的。鉤柄與線的連線狀態是,線應在鉤柄的內側而不應該在外側。在內側時鉤的穩定性好,魚易中鉤。而在外側,魚鉤的穩定性差,從而減弱了刺魚的力量,容易造成魚脫鉤。

  ***4***魚線捲曲,鉤在水中姿態不正:尼龍線容易捲曲,若是子線捲曲,鉤在水中不是呈垂直狀態,而是歪斜狀,角度不正,魚吃鉤費力,因而不易中鉤,中鉤後易造成脫鉤。

  ***5*** 魚出水後脫鉤魚被拉出了水面,但在空中脫鉤了,其主要原因是提竿太早,鉤子只鉤住了少部分魚脣,並未穿透。另一個原因是鉤子太小或太大,也可能是鉤尖不鋒 利,或是鉤綁的不牢。若魚體較大,線老化,也會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還有就是浮漂調的過於靈敏,此時要把浮漂往上推一點,讓其動作變得稍頓一點,提竿中魚 就會掛的很牢了。

  ***6***抄魚、裝魚時脫鉤跑魚:即使魚到了近岸處也有脫鉤跑魚的情況發生,通常是較大的鯉魚,草魚,鰱魚。一是魚道了岸邊後 發現了岸上的人,受到了驚嚇,突然掙扎,掙扎力過大造成脫鉤跑魚。二是釣魚人用網抄魚的方法不正確,用抄網去追魚,抄網沒沉入水中,魚發現了抄網,受到了 驚嚇,便急速竄遊,造成脫鉤。

  ***7***避免魚脫鉤的辦法:針對上面說的魚脫鉤的集中原因,首先應檢查釣具,如鉤的大小,鉤尖是否鋒利等。若釣 住了大魚,應先遛魚,把魚遛的精疲力竭,到岸邊已無掙扎力時在用抄網抄魚。抄網應沉入水中,網口對準魚頭,把魚牽到網中。若釣具沒問題,那就是釣魚技巧的 問題了,如掛餌方法的問題,掛蚯蚓時,鉤外留的蚯蚓過長,魚吃鉤時僅咬住了鉤外的那段蚯蚓,並未被鉤尖刺中,若是麵糰餌,餌團可能過硬,魚並未觸及鉤尖。 揚竿時力度要適中,不能用力過猛,否則竿尖可能掛破魚脣,造成跑魚。揚竿時跑魚是許多釣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造成魚脫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問題具體分 析,只有不斷提高釣技,才能減少脫鉤跑魚。

  3、小雜魚鬧窩

  垂釣鬧小魚的確令人頭疼,只見漂動不見魚,提竿無魚,不提又怕是大魚,弄得釣手心煩意亂。和許多釣友談及此事,都覺得無特效辦法。我們在垂釣中也曾採取過一些方法對付小魚,有時效果尚可,現介紹出來供釣友參考。

  ***1***打窩子後鬧小魚,如果在大魚較多的池塘,不怕鬧小魚,仍繼續打窩,小魚先來,往往招來大魚,利用小魚當嚮導,只要大魚過來,准將小魚趕跑,所以在鬧小魚的地方垂釣,突然小魚不鬧了,這時很大程度預示著大魚已經來了。另外,從窩中的魚星上大致也能辨別出大小魚。

  如果是在大魚稀少的池塘中垂釣,就不能採用這種強打窩子的辦法,那隻能是白喂小魚。不少釣友遇到這種水域,不採用打窩子的辦法,而是採用移動釣法,找魚星處下鉤,也可避免小魚過分干擾。即使是定點釣也不打窩子。

  ***2*** 將釣餌調硬和加大,這對防止鬧小魚有明顯效果。釣餌又大又硬***都不宜過分***,小魚一時吃不完啃不動,時間稍長,往往招來大魚。在秋天到放養羅非魚的池塘垂 釣,要用較硬的釣餌,因為秋天小羅非特多,池中大小魚兼有,硬餌小魚咬不動,招來大魚。大小魚咬鉤在漂子的反應上是有區別的:

  小魚拉漂,輕浮快速,大魚則深沉慢穩。個別時候也可能出現反常情況。用氣門心套顆粒飼料當釣餌時,也可起到上述作用,對付小魚也行之有效。

  ***3***換釣餌。將特別愛招小魚的蚯等活餌,或味道濃烈的釣餌換成普通釣餌,可稍微避免一些小魚鬧,但由於用普通餌料,可能要影響上魚率,有些釣友說,上魚少也認了,只要不鬧小魚心不煩,能安靜垂釣。小魚鬧窩很厲害儘量減少腥餌的使用。

  ***4***給小魚單設食堂。在離釣點2米多的地方打窩子,專喂小魚。下竿處不打窩子,少留殘食。由於有小魚窩子,也可能招來大魚,大魚活動範圍大,這就可能避開小魚等大魚。

  ***5***改變釣法,子線不能太長,子線長了,在水中的擺動幅度加大,容易引起小魚的爭搶,10釐米左右為好,調標儘量調的高一點,可以有效的梳理小雜魚鬧鉤的信 號,子線也不能太軟了,子線太軟了換子線的頻率就高了,在特殊的魚情下甚至可以釣跑鉛。浮漂使用浮力大一些的,加速餌料的下沉速度,可有效必看小雜魚的水 層。

  ***6***改變垂釣時間,白天是小魚活躍的時間段,如果垂釣水域小魚比較多,整個白天都會遇到小魚鬧窩,此時可改為夜釣,夜間小雜魚比較安靜,如果浮漂有動作,大多是有大魚在水底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