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球練習技巧有哪些要領

  棒球比賽每一局的開始都是以投手的投球為起始的。因此掌握好投球技術,利用投球的速度、路線、高低、內外和時間差等變化,向擊球隊員進攻是一個球隊在防守上變被動為主動的首要環節。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棒球投球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棒球投球的技巧

  1、低肩側投***Low Sidearm***

  [概述]

  低肩側投是雖仍為側投動作之一,但投球動作機制和側投並不相同。以右投手為例,側投的前半段肩膀重心和四分之三投法相似,但在低肩側投卻和低肩投法類似,到出手的時候才將出手點轉放到3點鐘與4點鐘之間。即低肩側投的前半段動作是準備要要進行低肩投球的動作,但到後半段再轉為側投方式出手。

  日本及美加並沒有將低肩側投細分成一個分類,且兩國給予低肩側投的歸類也不相同;在日本,低肩側投被視為側投,但在美國,低肩側投被規為低肩投法。而臺灣則是將介於側投及低肩投法之間的投球方式另外細分成低肩側投。

  [特點]

  球路特性類似於側投,但球路更低,球路軌跡特性介於低肩投法與側投之間,有利於橫向變化球、上飄球路之使用。主要武器球是以同側打者之外角球,但和側投一樣,因球路橫向變化明顯的特性,使反側打者反而較能應付該投法之球路,故低肩側投手會練習變速球以面對反側打者。

  2、斜肩投法

  俗稱“四分之三投法”***Three-quarter***

  四分之三投法的慣稱是來自於“Three-quarter pitch”的意譯。

  其放球點介於側投及高壓之間,全世界的棒球投手多半是使用斜肩投法投球。

  [概述]

  斜肩投法是所有的投法中算是最符合人體工學及力學的投法,因為這種投手是對人體的結構而言最自然的投法,因為一般人在將手中的物品拋擲出去的時候,左手多半是以十到十一點鐘方向之間***右手則是以一至二點鐘方向間的***揮臂角度來投球,因此這算是所有的投手投法中最簡單,且最容易上手的投法。

  [特點]

  這種投法的特色是集結了各種投法的優點,且控球容易,投出的球路水平性及垂直性兼具,且因投球時肩部力量使用較少,對於肩部負擔較低;若揮臂中段時手肘能抬到略高於肩線一到一點五釐米,則更能達到省力的效果,增強投球的續航力。

  斜肩投法是棒球初學者最適合練習的投法,由於斜肩投法是最接近運動人體工學的投法,使得動作容易協調,而且有助於培養基本動作,對未來改練高壓投法是有奠基性的作用。側投的動作基礎亦是如此***低肩側投由於是低肩投法為基,故關係較遠***。

  但缺點是因為這種投法若揮臂時手肘低於肩膀的情形發生時,會給予手肘韌帶相當大的拉扯力道,因此罹患投手肘***俗稱“棒球肘”***、手肘內側韌帶撕裂傷的風險會較發生相同情形的高壓投法來得高;其次是使用這種投法的投手眾多,加上球路在高低的變化上較不如上肩投法所投出之相同球種,而增加打者有效擊球面的廣度,使得斜肩投法的球路容易被打者適應;第三是這種投球姿勢會降低垂直系球種的變化幅度。

  另外一個缺點是斜肩投法的投手在投球的特性上,由於球路橫移及垂直變化均有水平,使得控球相對較為容易,但也因為球路較為水平、使用斜肩投法的投手眾多,使打者適應球路的時間相對較短,使得采斜肩投法的投手容易在第二輪打擊開始球路被突破的可能性較其它投法來得高。

  斜肩投法球路在垂直及水平角度的特性兼具,因此這種投法的球威不易因為身材上的限制而受到影響,只要掌握指法、放球點的技巧就能進一步製造變化,因此受到各種身材條件的投手歡迎,唯身材較為高大的投手使用斜肩投法的投手球威方面會因為較為水平的球路而減損身材上的優勢,故身材高大的投手常會被會求改用高壓法投球。原則上,斜肩投法各種球路均能順利投出,唯指叉系、曲球系、變速系等垂直系球路的效果稍差。

  球速方面,理論上,由於斜肩投法在投球力道的使用較少,使球速應會較高壓法來得慢,也就是“犧牲些許球速來爭取橫移角度”,但現實上,速球派投手反而是以斜肩投法投球的為主。

  3、低肩投法

  低肩投法俗稱為“下勾投法”,亦有“潛水艇投法”***Submarine***之別稱

  [概述]

  作為為一反力學投球出手方式,低肩投法因為其出手點的因素,使肘、臂、腕角度及位置低於肩部而得名。“下勾投法”之別稱則是因為此投手的出手方式為先將手臂下壓至低於肩線,到制低點後再由下向上揮臂,將球投出,其動作有如將手中的棒球“從地面勾上來”而得此稱呼。

  [特點]

  由於此投法是將球由下往上帶的方式投出,因而投出的球易有上飄的效果,加上使用此投法之投手不多,使同側打者會因為不習慣其球路軌跡而適應上出現問題,影響打擊發揮,加上下勾投法為一反力學投球方式,因而投球時不易因為力學因素而將手臂施與之力量傳至球心,致使此投法投出之球路多半會因為旋轉速度增快而具有尾勁強的優點,使同側打者更不易準確判斷最佳擊球點而錯失打擊良機。

  由於投球姿勢及出手方式明顯有反力學之特性,對於扭腰動作之需求頗高,加上下半身之跨步需達到“大且低”的要求,使得投球動作在進行時,肩、臂、肘皆必須較其他投法使用更大之力量進行投球,會造成投球慣用手、腰部及下半身之肌肉群一定程度的負擔,故有意使用低肩投法的投手,對於手臂、腰部、下半身之強健及柔軟度會較其它投法更為要求。

  低肩投球和側投及低肩側投的優勢相似,皆因球路刁鑽、投球動作異於常態,使得打者較不容易立即掌握球路,尤其是同側打者。但低肩投法球路之劣勢亦和側投類似,即除非該投手具備足夠威力之變速球,否則其球路雖對同側打者具威脅性,卻對於反側打者相對有利,而多數低肩投手為右投,特別是擔任先發的低肩投手,此傾向更為明顯,使得左打較充足的球隊通常較能應付低肩投手的投球。

  4、側投

  [概述]

  側投的投球方式與四分之三投法類似。在投球揮臂的過程中,部分投手會將身體明顯向身前傾斜;而類似下勾投手投球機制的投手,的揮臂動作進時的動作雖然類似,但會將出手的角度轉為水平,如將手臂在揮臂力轉為水平及減少上半身下探的幅度,使手臂能水平揮出,無論有何種方式投球,能使手臂水平揮出的投球,基本上就能算是側投。由於標準側投的投球方式類似於四分之三投球,因而部分採四分之三投球法的投手會用突襲式側投來擾亂打者節奏。

  [特點]

  側投手的球路水平橫移的幅度較四分之三投法來的大,因此對於同側打者有相當程度的威脅性,尤其是滑球及切球,而對於橫向及縱向變化兼具的伸卡球 ***沉球***在下墜方面的威力會更大,會帶會同側打者內角的威脅,但對於反側打擊的打者來說,這些威脅卻成為有利之處,但側投投出的變速球對於所有打者都具有壓制性,而且球威不受出手角度的影響,因此現在的側投手對於變速球的訓練相當有意願,以增加對於相反側打者周旋的本錢。

  5、上肩投法

  俗稱高壓式投法***Over hand***

  因為上肩投法的出手動作是抬舉投球慣用手,再從至高點將球下壓投出,有如將球由高處往下壓而得此俗稱。

  出手點一般為左手十一點至十二點方向、右手十二點至一點方向間的投法。

  [概述]

  上肩投法是棒球最傳統的投法之一,和四分之三投法一樣,是最風行的投球姿勢。

  這種投球法的揮臂動作和重心移動與斜肩投法幾乎相同,只是在投球動作的最後階段將手臂抬高使放球點轉變至十二點到一點鐘方向***右手***或十一點至十二點方向***左手***,再用力將手臂及下半身向地面揮動,並利用較遲的放球時間,使球由高向低朝捕手方向飛去。

  在歐美,使用與否純粹看球員用得順手與否來決定,但在日本卻曾是當作王牌必備的投法來看待,而這可能是因為日本棒球漫畫的誤導,使人們以為日本投手只有上肩投法及下勾投法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從棒球傳入日本至今,日本和各國投手一樣,大部分的投手還是以斜肩投法為主,但王牌等級的投手仍然有使用上肩投法的風氣。

  [特點]

  由於放球點較高,使得放球時機的早晚對於投手投出的球路在落點上的差異會相當大,使曲球系、指叉系及速球系等垂直系球路的威力會因而加添,也會使打者在擊球點方面受到一定的干擾,加上投球過程中的動作進行中給予打者的心理上的壓迫感,使得這種投法顯得霸氣十足。理論上,這種投手的球速會比較快,而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不過各聯盟球速最快的投手卻是用四分之三投法投球,但高壓式投手多半能穩定以140km/h以上的球速主投比賽,且在日本,速球派上肩投法型投手往往又是主力先發,因此日本人“本格派”來形容快速夠快、控球穩健、壓制力佳、鬥志高昂、及且有王者氣習的大投手,且多半是高壓投手***但現今也有部分斜肩投球型投手被納入***。

  但是上肩投法進行當中,手臂揮甩的力道相當大除容易使投手容易疲勞,使得肩內肌韌帶、後肩肌及胸肌需要承受巨大且劇烈的伸張及擷抗力道而造成慣用手肩部的負擔,若長期承受大量的投球量容易造成肩傷問題,因此此類投手為了能增加這種高強度投法的承受力,平時在肩部肌韌帶群、胸肌及後肩肌、大臂肌、二頭肌、三頭肌、下臂肌群、下半身肌韌帶群的重訓,還有肌耐力的訓練等體能強化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而部分投手還會會不知不覺地出現手肘疲勞性下垂的情形,而得出手位置不知不覺變得水平而使所投出的球容易成為偏高、水平、無勁的呆球而增加被長打的可能性。

  棒球投球的要領

  投手投球的時候大部分的力量都是靠腳蹬地以及擰腰還有最後手指的撥球

  從蹬地上來說,在蹬地的時候腿可以稍微彎曲便於發力,然後身體稍稍向後轉一點,臀部先朝捕手方向頂出去,然後腿部發力把身體向捕手方向送,注意向前踏的那隻腳落地後踩牢了,腳尖指向投球方向,不要出現左右旋轉,而且兩隻腳和捕手在同一條直線上

  從擰腰上來說在抬腳準備投球的時候,身體可以稍微多向後轉一點,然後投球時注意節奏,個人是推薦深吸一口氣之後再憋氣投球,注意擰腰的時機,最好是在向前伸踏的同時轉過來,然後左手***一般是拿手套的手***從開啟到向胸前收,給身體帶來一個旋轉擰腰的力***你可以想象成抱著一個人然後摔過去***身體轉到完全正面朝投球方向最好,不過根據不同的人出手習慣會有些微差距,身體轉正之後向前壓,感覺就像是有人在你背後推你一樣,用身體把肩膀部位頂出去

  最後從撥球上來說,撥球是每個投手都應該會的,只有撥球好了球才有尾勁,這樣到了打者面前球速還和出手時差不多,甚至撥球很NB的人投出來的球會給人一種往上飄的感覺***這不是動漫不是動漫,是真的有。。。***

  至於控點的話一個是靠平時多練,多積累,感覺到了控點自然就好了,還有一個就是控點主要是靠手臂手腕,每投出一個好球就想想,記住剛剛的出手點以及手臂手腕的狀態,然後投球的時候保持重心要穩,上下左右不要有太大的變化,所以伸踏踩出去的那一隻腳一定要牢牢的釘死在地上

  最後有幾點會影響到控球和球速的細節提一下

  1、投球時身體不要向左傾倒***右投***,因為這樣會導致你的力量向左分散,所以投球時身體向前壓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投完球之後身體最好的姿勢是T字型

  2、***僅對上手投球姿勢,因為我就是上手***投球時手肘一定要比肩膀高,然後身體轉過來以後手肘先出來,而且手肘是向前方送,不要往下壓,手肘關節不宜夾得太緊或者打的太開,不然最後出手的時候都要擰一下手臂會導致力量的分散和控點的不穩

  3、伸踏的腳踩牢,並且指向投球方向

  4、投球時身體放鬆,因為身體越緊張,在身體運動時耗費在身體上的力量越多

  PS:在下也是一名投手,僅以個人經驗提點建議,別人說的再多再好,還得自己多想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和感覺,不要盲目的聽別人的話改變自己的投球動作神馬的,然後練投的時候應該以控點為主,控點穩定後再一點一點把球速加上來,一上來就飆球速,然後全都是爆投一點意義也沒有。

  棒球投球的基本技術

  棒球基本技術由接球,傳球,擊球和跑壘組成。

  ***1***接球:用雙手到位接球,雙眼注視來球,接球時雙手應有後挫緩衝動作,以避免碰撞反彈出手。

  ***2***傳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傳球和投球一樣,前腳要指向目標,傳出時注意甩腕,投傳後要把前送和跟進動作做完。傳球姿勢有3種,即肩上傳球,肩側傳球,肩下或低手傳球。

  ***3***擊球:有3中方法;揮棒擊,執棒觸擊,執棒推擊。揮擊時,雙手靠攏,前肘離身,小臂拉平,後肘不宜過於貼身,雙足稍分立,揮棒時前腳伸踏不要過大,以免影響揮棒的準確性,甚至妨礙下一步的起跑。揮棒力量主要靠後蹬,轉體,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揮擊姿勢,爭取打出"本壘打"。另一種為了安全上壘,採用轉體甩腕,雙臂稍曲的動作,做到下棒快,棒軌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觸擊法是雙手輕執棒,平放身前,棒頭稍高。

  ***4***跑壘:擊球后要利用揮棒的力量迅速邁出第一步,沿跑壘線衝向1壘。安全到達1壘後可以衝過壘位,但應立即返回。有可能更進一壘時,應按照跑壘指導員的手勢,及早作好拐小彎的動作,用左腳踏觸1壘壘包內側後,奔向2壘。

  ***5***滑壘:是為了避免守方的觸殺,避免衝撞守隊隊員。滑壘共有4種姿勢:單腳衝前坐勢滑進;雙腳衝前,單腳鉤壘;雙腳衝前從壘側滑過後,翻身用手抓壘;雙手衝前,用腹部滑進觸壘。在滑壘中,雙方均應注意避免互相沖撞和釘鞋傷人。

  ***6***接殺:當擊球者擊出高飛球時,積極跑動,將手套張大,儘量靠近球的落點,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動時,應該時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員也要來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動時應該先跑到預定位置在張開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