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議論文精選例文素材

  要寫好議論文,除了掌握好方法之外,還需要加強訓練,只有多練多寫,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有人會問:“讀書是為了什麼?”每個人的回答不同,但大多都是為了實現那些大大小小的夢想。而周的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深深地印刻在我心中,雖然生活在太平年代的我們,不能完全體會其內涵,也很難以此為己任,但我相信,每個人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都是為了踐行“中國夢”。

  “中國夢”很大,大到國家興亡,民族榮譽,它是“兩彈一星”的誕生,是香港澳門的迴歸,是中國國民首次獲得諾貝爾獎……而“中國夢”也很小,或許只是身在國外時文明的行為,可以吃上安全的食品,空氣質量好一些……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也要努力實現我的“夢”。

  於我而言,還沒有很遠大的理想,只想要做好當下,好好學習,無論有多苦有多累,永遠不厭倦,保持對學習的熱愛和積極進取的心。有時我也會迷茫,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或許是有那麼一個正確的答案,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並不需要多麼正確的,只需要適合自己的。或許“為了上好大學,為了找好工作”這樣的回答會令人厭惡其世俗之心,但這樣的觀念未嘗不會使人為社會貢獻力量。實現“中國夢”並不是在口頭上的,而是要牢記在心中,付諸在行動中的。我相信,現在認真努力地學習,是為了儲備知識,提升能力,在有了確立的理想後,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盡一份力。

  我認為和學習同樣重要的還有增強體質。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不受制約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夢想,很多人到了最後都是有心無力,所以我更要從現在做起,積極鍛鍊,使自己充滿活力,做一朵有生命力的“花朵”。

  我曾有過當老師這個理想,只是不知道能否扛得起這份重任,老師面對的,是像空白畫紙一樣的孩子們,今天你如何教育他們,日後他們就會成長為那樣。好的老師可以改變一個民族,我希望我有這樣的能力,擔當得起“老師”這個稱呼。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不應虛度光陰,而應把自己的精力投入有意義的事中,為實現夢想而奮鬥,為踐行“中國夢”而奮鬥!

  二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假如這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一座大花園,那麼謙讓便是這萬花叢中的一朵百合,暗吐幽香,清麗脫俗。五千年來,謙讓之花常開不敗。

  古有孔子的“滿招損,謙受益”,今有增廣賢文的“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謙讓就像一條小溪,細水長流,永遠是個說不完的話題,而謙讓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

  清朝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信上說家裡人為了爭三尺宅基地與鄰居發生了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可張英閱信後卻坦然一笑,寫通道:“潛力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於是家人變讓出了三尺地,鄰居看見後也主動互讓,一場矛盾就化干戈為玉帛了。謙讓是個蘊藏著無窮力量的寶物,往往能將生活中的糾紛請以解決了。瞧,謙讓這朵花可不是徒有其表而已!

  而不謙讓引發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有兩個公雞分別叫花花和紅紅,有一天,花花和紅紅趕著去上學,在經過獨木橋時,他們都想走快點,誰也不肯讓誰,在橋上打了起來,最終都掉到河裡淹死了。如果他們肯謙讓一下,不過是走快一步或慢一步的問題,可是他們卻沒有謙讓的意識,最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瞧,不謙讓是朵黑心之花,散發著黑暗的氣息。

  無論是“孔融讓梨”,還是“藺相如謙讓廉頗”,都是對謙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五千年來,滄海桑田間,變的是歷史,不變的是謙讓的靈魂。謙讓之花之所以能燦爛怒放,經久不衰,是因為謙讓表現出的是一種品德美,人性美,這種美使謙讓在中國乃至世界遍地開花。

  謙讓不僅僅能在典故或古書裡能見到,在生活中到處都有對謙讓的傳承:公交車上,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排隊時,悠閒的人給趕時間人讓位...有那麼多的人都在互相謙讓著,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為了一己之私而與別人爭鋒相對呢?

  謙讓是一滴清澈的山泉水,清新甘甜;謙讓是一朵潔白的百合花,超凡脫俗;謙讓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閃閃發光。謙讓是個寶物,為什麼不讓它像花一樣燦爛怒放呢?

  三

  路過一間房屋,裡面飄出了一段優美的旋律。被吸引住了呢,我對自己說。靜下心來,哦,是我的太陽——帕瓦羅蒂的成名作。嗯,是帕瓦羅蒂,這個已經長眠了的男人,這個既想當歌唱家又想當老師的男人,這個——懂得捨得的男人。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捨——慾望、金錢和權力,我希望得到它們;哦,還有另一些——勤奮、廉潔和忠誠,我也希望得到它們。於是,我面對了魚和熊掌的選擇。選擇了慾望,我拋棄學業,選擇放鬆,我丟掉了勤奮;選擇了金錢,選擇奢侈,我沒了廉潔;選擇了權力,選擇地位,我拋棄了忠誠。當我自以為可以獨孤求敗,站在我自以為的頂峰的時候,我求敗的境界還沒到,獨孤倒是做到了,因為我丟掉了太多太多,能忍受我的人,只剩下了自己。我——沒有領悟捨得的真諦。

  呂不韋領悟捨得,他捨棄家產,資助異人,奇貨可居羨煞眾;左思領悟了捨得,他捨棄閒暇,得到成就,三都之賦震群雄;石守信領悟了捨得,他捨棄兵權,自甘閒賦,安享天樂快意濃。他們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都正確的領悟了捨得,所以他們成功了,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捨得,很重要。

  還是呂不韋,當成功來到的時候,被衝昏了頭的呂氏忘記了自己賴以生存的至寶——捨得,他在權力面前低下了頭,於是,他的奇貨,伴隨著嬴政的成長——化成了灰,他本人,更難逃一死。

  捨得啊捨得,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都可以大言不慚的說,我們懂得捨得,我們捨棄了玩的時間,選擇了學習,選擇了努力,可是真的是這樣麼?高考即將臨近,有多少人仍然空喊捨得而不作為呢?太多太多。我們,沒有真正的懂得捨得,理解捨得,領悟捨得。雖然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即使是一代梟雄,亦或是時代巨擎,亦或是商業鉅子,也未必能說自己領悟了捨得,更遑論我們呢?

  我不禁恍然,在失神中我彷彿看見了這樣的一幅景象——東籬下,野菊花,一瓢清酒,一位閒靜少言的老者。我不詳他的姓字,但卻看出他的智慧——舍官得心。

  遠遠的,模糊的,我聽到了,他的低吟——領悟捨得,人生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