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議論文優秀範文

  由於議論文字身具有嚴謹的邏輯系統,又由於學生認識活動的發展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因此,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必須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穿越歷史偉岸的長廊,在沿途踏遍古代賢人的足跡,閱讀滿味書香的卷軸,在行行墨跡香裡品茗人生的真諦。

  我手捧泱泱中華五千年的輪迴更替,感受悠長文化的滿腹經綸。

  我讀到了孔子,中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教育家,他飽讀詩書,博學多才,仁字天下的品德秉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是就是這樣的聖人,卻從未自視清高目空一切,郯子、萇弘、師襄的才能都不及於他,他卻放下身價,謙虛求學。用知識不斷完善自己龐大的人生書庫。孔子的才華讓後人驚歎,孔子的心態更讓恥學於師的紈絝子弟汗顏。

  於是,我懂了:要把自己看得低一些,用謙虛謹慎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一切,迎接未知的挑戰。

  翻開下一頁,我看到了一幅淒涼而悲壯的畫面,一位彪形大漢正用一把鋒利的劍結束自己的韶華春光。一代霸王項羽,出發時是怎樣的豪氣沖天,失敗時又是何等的失魂落魄。他有著能征善戰的軍隊,有著忠心耿耿的謀士能臣,也許,大好河山本應該屬於他。但是,項羽生性多疑,剛愎自用,以為只靠自己的一雙手就能奪得天下。因為他的自傲,劉邦從鴻門宴上成功逃走;因為他的猜忌,亞父怒走他鄉,疽發背而死……項羽的心態,註定了他終將慘死異地,失去天下。

  於是,我懂了:不可沽名學霸王。人如果把自己看得過重,只會拒絕他人,陷入孤立。我們應該擁有悅納他人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日趨完美。

  突然,我翻到了一張出塞圖。身嫁單于的王昭君正行駛在去匈奴大漠的路上。她美若天仙,有沉魚落雁之貌,不肯向畫師行賄。在他人看來,她有家不能回,有親不能認,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真是老天的不公。可是以大局為重的心態,使她在匈奴的幾十年裡,恪守漢人的賢德,傳播中原文化,促進民族和平。因為她,多少年邊境相安無事!雖然只有“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悽苦落寞,但她卻贏得了後世所有認的讚美歌頌,她的死重於泰山,她的熱淚也將灑滿絲綢之路的每一寸黃土!

  於是,我懂了:即使生不逢時,即使命運的天平對你不公。你也要微笑面對,勇敢迎接,只要擁有樂觀堅強的心態,我們都能演繹出生命的輝煌!

  我繼續讀著讀著,心在逐漸飽滿……

  二

  轉折,一個充滿力量的詞彙。從小我們就聽著各種各樣名人轉折的故事,後來我們還知道了通過高考可以轉折人生的現實。就連現在的電視劇,小說,如果主人公的人生不發生轉折,故事情節不發生轉折,都難以吸引觀眾了。由此可見,轉折,它充滿著神奇的力量。

  轉折既然充滿了力量,那麼它就能夠引起足夠大的影響。轉折小則改變人生境遇,大則影響世界的潮流。一個個人以及人組成的這個世界,就是在一次次的轉折中不斷的發展的。李寧,被譽為“體操王子”。按理說,他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是在他退役之後,他卻迎來一次轉折,建立了著名的品牌“李寧”。在一個領域獲得了成就之後,進行了轉折又走向了另一個巔峰。這是李寧的輝煌,轉折為他的人生再度添彩。這轉折成就了一個人的偉大事業。

  魯迅,正如“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在中華民族兒女心中佔有著永不隕滅的地位。他在領悟了中華民族真正應該醫治的東西之後,做出了偉大的轉折。棄文從醫,他的文字感染著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人。他的轉折帶動了這個社會風氣的轉折,他的轉折是偉大的,中華兒女的偉大。

  轉折既然充滿了力量,那麼想要驅動它的發生定然需要足夠大的影響。轉折並不是說說就能辦到的,轉折需要壓力、磨難、痛苦,轉折需要堅強、決心、意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這之前他僅僅是一個農民罷了。一個封建社會的農民,安分守己的耕田而已,不會有什麼改變社會偉大想法。是什麼逼他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是元朝殘暴的統治,是地主一次次的壓榨,是父母兄弟一個個的在他眼前餓死。他的那時還僅僅是個孩子,面對這些重重的壓迫竟然沒有倒下,毅然作出造反的決定,這需要多麼堅毅的心靈。從此,一個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偉大朝代誕生了。這偉大的轉折正是那些可怕的磨難,也正是朱元璋堅毅的心靈鑄造的。

  轉折能夠改變人生甚至改變社會改變世界,它這偉大的力量讓人為之著迷。但是這偉大的背後,同樣也需要著巨大的能量,磨難,堅毅,都是轉折不可缺少的因素。轉折,它充滿著力量。

  三

  責任,似乎無處不在。家庭、學校、社會,到處都充斥著責任。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世界,就更加需要責任心。讓我們多一點責任心,你會發現其實世界真的很美好。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自己負責。人生之路長漫漫,途中還會遇到某些不知名的劫數,會使我們在路上停滯不前,或者會偏離了原來的方向。我們需要存一份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按正確的方向前進。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在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我們最起碼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要是自己都已經自暴自棄,誰還能來幫你?做到對自己負責其實很簡單,像衣冠整齊,精神面貌好,無不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他人負責。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得孔明出山,答應幫劉備打江山。在劉備逝世後,孔明為其鞠躬盡,他對劉備負責,對天下子民負責。無可否認地,孔明的責任心的確難得。對別人負責任亦可理解為他人多著想,多給予。現實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在一次次的抗洪“戰爭”中,我們的戰士們走在最前線,以自己的生命拯救出無數人,譜寫出一曲曲英雄壯歌;在“非典”疫情中,那群白衣天使不畏病魔,堅持與“非典”作鬥爭,結果被帶走了生命,留下了微笑。抗洪戰士和白衣天使的行為都是出於一種對別人負責的心態。沒有他們的這種心態,將會有更多人的不幸和死亡。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國家負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國之不存,何以為家”。既然我們棲身於這國家之中,就要對其負責。對國家的負責體現在愛國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莫不是一種愛國!劉胡蘭的寧死不屈,文天祥的浩然正氣,董存瑞的捨身精神,至今好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愛國必須要做些轟轟烈烈的大事,其實我們可以從一件件的小事中做到愛國:為國家省一滴水,為省一度電,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這也是對國家負責。

  多一點責任心,你會發現世界其實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