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反思的形式與效果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接下來是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一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這凝練成公式就是“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過程應該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教師對過去的教學行為做出理性的審視和評判,在看似無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揭示出行為背後所隱含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智慧的生成和實踐行為的進一步提升。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反思題目結構特徵可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反思解題思路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反思解題途徑,可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反思題結論,可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思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為什麼?也可以是聯絡他人的實踐,引發對自己的行為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

  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①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②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

  ③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數學思想。

  ④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著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

  ⑤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後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

  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

  鼓勵學生結合解題後的反思,提出問題,並將其指定為反思內容之一,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還能培養學生的不斷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保護和培養。這無疑對學生“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顯”是十分有益的。通過解題後對習題特徵進行反思,用自己的語言或數學語言對習題進行重新概述,培養思維的深刻性,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提高解題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由於我要求學生對學習各環節進行反思。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對新知進行自我探究,尋求規律;課後進行復習檢查。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反思意識明顯有所增強。有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己針對前期的錯題主動重新練習,由此可見,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不再是一鐘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種主動的獲取過程。學生初步實現了“學會學習”、形成了反思行為習慣化。大部分學生能在學習之前、之中、之後會就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學習結構等進行自覺、自主反思。在課內,善於對同學的觀點提出批評意見,甚至於對教師的、課本中的一些觀點提出反思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具體實施,我發現許多曾經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都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也使我真正體會到只要你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學生便會還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範文二

  一、“解題反思”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

  ***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模式

  將“解題反思”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模式. 學生在進行解題時,不會受到解題思路的約束,將問題中的數學方法和其他的數學思想聯絡在一起,創造出新的問題,不斷地更新學生自身對知識結構的認識,從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對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將“解題反思”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現實的科學課堂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只注重自己的講,而忽視了學生的學以為講得多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效率,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教學當中,學生就可以得高分了,但結果恰恰相反,在整個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在學習時也學的很吃力. “解題反思”的應用,是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可以將總結出同類體的解題思路,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

  將“解題反思”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 通過“解題反思”作用的充分發揮,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充套件研究,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 在“解題反思”的過程中加強自身對問題的聯絡能力以及對知識點的拓展能力,從而形成了系統的認知結構.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反思”能力

  ***一***對解題過程和結論進行反思

  對問題進行錯誤解答的原因就是學生對問題解讀的不夠深刻,對知識概念模糊,加上考慮問題不是很全面等. 此外,初中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對於處理問題來說很難做到一次性處理得當的效果,因此,想要保障解題的準確性,就要在解題之後對解題過程進行詳細的反思,對解題過程反覆的進行思考,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改,最終得出結論,將錯誤降到最低,教師在學生解題過程中要強調這一點,有效的培養學生養成“解題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舉一反三,引導學生對解題思路進行反思

  數學本身的邏輯性比較強,往往每一知識體系本身的知識點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解題時必須進行仔細的思考,但是在實際的數學問題中很多都是一題多解的,解題方法很多,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通過聯絡這種型別的題可以訓練學生認真觀察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並且熟練靈活地運用到解題過程當中去,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對待問題可以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是對很多個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是在多個問題當中尋找解決辦法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從舉一反三的效果中可以充分的體現出學生對數學知識點歸納和總結的能力,深刻的反映出學生對解題過程深思熟慮的反思過程.

  ***三***鼓勵學生進行錯題反思

  做錯題就是學生體現自己學習知識不紮實和知識薄弱的重要表現形式. 從錯題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認識到自身對哪些知識點理解的還不夠透徹,通過對知識點的重新理解以及對錯題的反思中尋找自身的不足,深刻的分析錯題原因,重視錯題的出現,並及時的加以糾正和鞏固,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成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 例如:有理數的運算一課中,

  這道題目主要是考學生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以及運算能力. 題目中的-22學生很容易把答案算成4,因為負數的偶次方是正數,但是題目中的-2並沒有被括號括起來,所以-22的結果應為-4. 因此,正確的答案為:

  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和0,學生在接觸負數之後,很難適應負數的出現,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很容易將題解錯. 這道題主要的就是考學生對有理數運演算法則的熟練程度,區分好在運算過程中正數與負數的區別,更好的理解知識點並靈活熟練的運用.

  三、結 語

  綜上所述,“解題反思”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模式的形成,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不斷地更新學生自身對知識結構的認識,從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可以總結出同類題的解題思路,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探索,學會了合作,學會了交流,從解決數學難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將被動化為主動,提高學習成績,進一步提高了數學的教學成果.

  範文三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教師反思的過程,是教師對數學教學諸要素、諸環節的再認識、再研究、再整合的過程。是教師思維再活化、再碰撞的過程。反思使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積極的、不斷的反思,對教學中自己的活動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過進行總結。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種教學現象、得失和靈感。加深對教學活動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教師及時發現新問題,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見解。從而作出更理想、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學決定。提高教學實踐的實效性。並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比如我在教學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這節課中,就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我的教學環節是首先由生活中的情景――旭日東昇引入,讓學生髮現地平線和太陽位置關係的變化,從而引出課題: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然後由學生用硬幣畫圓後平移直尺,自主探索發現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給出定義,聯絡實際,由學生髮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直線和圓相交、相切、相離的現象,緊接著引導學生探索三種位置關係下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與圓半徑的大小關係,由題組練習進行應用,最後去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由旭日東昇***太陽與地平線相離、相切、相交***引入,學生比較感興趣,充分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線與圓位置關係的現象,體驗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生好奇,這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學習數學的好方法。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密切關注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從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

  2.在探索直線和圓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時,我先引導學生回顧點和圓的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啟發學生運用類比的思想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很輕鬆的就能夠得出結論,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使學生充分理解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的相互轉化,從而為下節課探索切線的性質打好基礎。

  3.新課標下的數學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為此,在例題之後我安排了基礎練習,中考中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和易錯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重要性,體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

  同時,我也感覺到本節課的設計有不妥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

  1.學生觀察得到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後,是由我講解的三個概念:相交、相切、相離。學生被動的接受,對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可以改為讓學生下定義,師生共同討論的形式給學生以思維想象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實現自主探究。

  2.雖然我在設計本節課時是體現讓學生自主操作探究的原則,但在讓學生探索直線和圓三種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時,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索、交流的時間,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此處應充分發揮小組的特點,讓學生相互啟發討論,形成思維互補,集思廣益,從而使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

  3.對習題的處理應重在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我在講解習題時沒有及時進行方法上的總結,致使部分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思路不明確。教師要根據情況,簡要歸納、概括應掌握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鞏固和擴大知識,吸收、內化知識。

  通過反思使我認識到: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華,使學生在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養成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個性品質。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探究的環境,營造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效果。

  教師應成為數學教學中的反思性實踐者,這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在反思過程中,無論對自己的每一次否定是不是正確,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種執著和專注的精神。一種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有助於提高教學技能。改善教學行為

  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極為重要。只有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一個老師是否優秀,不只取決於他有多高學歷,更不只取決於他有多高深的學問,而取決於他能否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診斷、糾錯和創新. 一位對自己教學不斷反思的老師,能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安排. 新課的匯入,情境的創設、遷移過渡、操作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佈置.

  總之,科學有效的反思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再創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和教師的學習注入了活力,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師生將自己的反思互相交流,進一步和諧、融洽了師生關係,激發了教師和學生合作探究知識的願望,構建師生互動機制,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完善教師教學藝術,為師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