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教學設計

  在散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好每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由落葉引發的生命感悟。

  2、賞析生動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語言。

  3、學習託物寓意等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賞析生動形象而富含哲理的語言,學習用託物寓意等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學生蒐集材料

  1、作者賈平凹的有關資料

  2、描寫落葉的詩文詞句。

  二、賞美景,激真情

  多媒體放映一組落葉的圖片***背景音樂:綠葉對根的情意***------

  漫步在一幅幅落葉畫面中,同學們心中一定湧起了別樣的情感***學生暢所欲言,激發情感***。

  此景此情,歷代的文人墨客也抒發了不盡的情懷,***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落葉的詩文詞句***。

  今天,我們要走進當代作家賈平凹的散文——《落葉》中,感受他對落葉的情懷。

  ***設計意圖:以景喚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三、預習檢查

  1、作者介紹

  賈平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請一位同學交流課前所收集的作者的有關資料。

  明確:賈平凹,當代作家,陝西丹鳳人。著有小說集《兵娃》、《天狗》、《臘月·正月》,長篇小說《廢都》、《浮躁》、《商州》,散文集《月跡》,詩集《空白》等。

  2、字形字音預設:

  嫵媚 wǔ mèi 婀娜 ē nuó 凋落diāo

  嫉妒 jí dù 妒忌 dù jì

  詞語:風姿綽約 了了

  ②初識本文,你想從哪幾個方面來學習文章?

  ***1***體會作者所要闡述的人生感悟。

  ***2***賞析作者優美生動的文筆。

  ***3***學習本文的一些寫作手法,如託物寓意,多種修辭,生動的描寫,行文的線索等。***設計意圖:在本單元所學哲理散文的基礎上,把握學習此類文章的要點,培養自學此類散文的能力。***

  四、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問題

  1、請同學們聽讀課文,法桐葉子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

  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作者有怎樣的感悟?

  師:伴隨著法桐葉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過程。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請大家從文中找出或總結出在這三個階段中,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

  春夏***溫柔、美好、歡樂***——————喜愛

  深秋***削瘦、寒傖、敗落***——————哀嘆

  來年春天***繁盛、美好***———————敬仰

  明確:對春夏綠葉的喜愛,對秋天落葉的同情,對來年春天再生綠葉的敬仰。五、深入研讀

  1、品味語言 賈平凹是一個注重語言運用的作家,他的作品語言自然流暢、細緻而又充滿靈性,下面,就讓我們擦亮慧眼,美讀美文,通過品讀來進一步挖掘開發吧。

  讀美:本文篇幅短小,請同學們找出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並簡要說說喜歡的理由。

  品美:***小組合作***

  提示:可以從用詞美、修辭美、哲理美、寫作手法運用美等角度賞析,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賞析。

  悟美:作者從法桐的葉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過程,悟出了怎樣的生命哲理?***小組合作***

  文章寫的是法桐,實際上也是表達對人生的認識。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本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4***朗讀並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積累優美的語言。

  2、作者從法桐的葉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過程,悟出了怎樣的生命哲理?

  “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生命到來是歡樂的,生命歸去也應該是歡樂的,在這種交替輪迴中,生命才得以發展,壯大,才不會停滯,不會老去。人生歡樂的內容是一個歡樂到來與歸去的過程,正是在這個歡樂的過程中才得到了新生,得到了發展;生與死,榮與辱相互更替,促成生命的發展,應平靜的對待榮辱得失。

  文章寫的是法桐,實際上也是表達對人生的認識。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本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總結:我們應該學習落葉怎樣的精神?***生活中有歡樂也有痛苦,沒有痛苦的付出便不會有快樂的收穫,只要勇敢樂觀的面對生活,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無論什麼樣的處境中,對生活要始終充滿希望,為理想不斷追求,不斷拼搏,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展示生活的內涵與真諦。

  六、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跟落葉一樣的現象,雖然司空見慣,但能給人啟迪。如:石縫間的小草,水滴石穿等。請你就熟悉的某種現象,說說自己的感受。

  七、 總結昇華

  1、本文意蘊深刻,充滿對自然的迷戀與敬畏,具有深邃的哲理。從自然中闡發道理與深思,是賈平凹大部分散文的共同追求。這種哲理多出自作家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請閱讀他的另一篇散文《醜石》,結合本文的學習心得,寫一篇讀書筆記。

  2、學習託物寓意的寫法。

  有關散文原文閱讀推薦:

  窗外,有一棵法桐,樣子並不大的,春天的日子裡,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得深,枝梢的,綠得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也各有別。沒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模樣。一早一晚的斜風裡,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上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裡,又像一位少婦,丰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裡看它,感到溫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間的鳥夫妻,它們停在葉下歡唱,是它們給法桐帶來了綠的歡樂呢,還是綠的歡樂使它們產生了歌聲的清妙?

  法桐的歡樂,一直要延長一個夏天。我總想那鼓滿著憧憬的葉子,一定要長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葉子並不再長,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來,寒傖起來,變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不再柔軟婀娜,用手一折,就一節一節地斷了下來。

  我覺得這很殘酷,特意要去樹下揀一片落葉,保留起來,以作往昔的回憶。想:可憐的法桐,是誰給了你生命,讓你這般長在土地上?既然給了你這一身的綠的歡樂,為什麼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來年的春上,法桐又長滿了葉子,依然是淺綠的好,深綠的也好。我將歷年收留的落葉拿出來,和這新葉比較,葉的輪廓是一樣的。喔,葉子,你們認識嗎,知道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嗎?或許就從一個葉柄眼裡長上來,凋落的曾經那麼悠悠地歡樂過,歡樂的也將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們並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長過了窗臺,與屋簷齊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覺得我往日的哀嘆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原來法桐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在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我於是很敬仰起法桐來,祝福於它: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著來年的新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目標在天地間長成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