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你知道在練習聲樂發聲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常見的問題,那麼到底應該怎樣才能發現這些問題並且糾正過來?下面是!就讓小編我來告訴你們具體解決方法吧!
一:顫聲
顫聲。即小抖,表現為聲音無規律的顫抖。聲音顫抖有許多的原因,比如神經緊張、用聲過度、聲帶疲勞、年老體衰等都會使聲音顫抖。由於發聲方法不當所引起的兩種顫抖聲,一是小抖即抖音,二是大搖晃即晃音,也有人稱前者為“快聲的顫抖”、後者為“慢聲的顫抖”。但不論快或者慢的顫抖聲,都是由發聲時氣息調節不良和肌肉過分緊張造成的,各發聲器官的肌肉處於失控狀態。小抖的聲音給人一種刺耳而不安寧的感覺;大搖晃的聲音給人一種膩煩而不舒服的感覺。
糾正的方法是歌唱者要正確地理解和認識歌唱顫音的發聲原理和聲音規格,從聲音概念上分清顫音和聲音顫抖的界定;同時從聽覺上能分辨出顫音與聲音顫抖的區別,並逐漸改變聽覺習慣,從概念上和聽覺上與這種錯誤的發聲習慣徹底決裂。其次,在發聲訓練中,為了徹底改變聲音顫抖的不良習慣,發聲時要有意識地將聲音唱“直”,就如同小提琴奏出的空絃音——沒有顫音的直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即可獲得穩定、鬆弛的喉頭狀態和均勻連貫的氣息支援,並尋找到氣與聲的平衡關係,聲音的顫抖就會消失。對有顫聲的歌唱者,在選擇發聲練習時,可多采用閉口哼鳴練習或下行音階練習,以及頓音、跳音練習。選擇母音練習時,對聲音搖晃者可多用閉口音練習;對聲音顫抖者可多用開口音練習。但無論練什麼都要先從中低聲區的直聲練起,才能更有效地克服聲音的顫抖。
二:白聲
俗稱羊聲,表現為聲音缺乏共鳴,發直,無正常音波,扁尖刺耳,缺乏音色變化。產生的原因是歌唱者不懂得正確的發聲方法,也不會開啟喉嚨、運用氣息和共鳴歌唱,完全處於一種原始的發聲狀態,又缺乏歌唱的審美感,就只好用喊叫代替歌唱。歌唱者在沒有正確發聲基礎的情況下,盲目地追求音量,聲嘶力竭地唱高音,甚至演唱力所不及、力不從心的歌曲,其結果使整個發聲器官僵緊失調,發出扁而白的叫喊聲。
糾正白音,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和聲音正誤的辨別能力,從聽覺上能辨別自然、明亮、鬆弛、柔和、集中、圓潤的正確發聲。發聲時要嚴格要求共鳴的位置與形成,注意舌根保持自如穩定,上顎自然,形成良好的共鳴貫通的咽腔空間。同時要注意氣息的深度及控制,喉頭要自然放鬆。可先以開口母音做音階發聲練習,暫時少練閉口母音,藉助反覆的哼鳴練習來尋找發聲的高位置,打好中聲區的基礎。另外在做發聲練習時,多做嘴脣顫音練習,"U"、"OU"母音練習,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聲樂教學中常見的其他問題
出現喉音問題,是因為在發聲時,由於頸的肌與咽的肌連帶出的肌肉拉緊及舌骨向後,造成擠喉、卡喉、壓喉、撐喉等弊病,使整個聲音都停留在喉嚨裡,好像喉嚨裡堵了個東西,歌者自以為聲音渾厚有力,實際上笨重沉悶,不柔和、不靈活,造成吐字不清,聲音不統一,高音困難,音域較窄,音色缺乏變化和表現力。喉音是歌唱發聲中較普遍的一種毛病,在男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糾正的方法是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喉結的位置和喉嚨的開啟,只有當喉嚨在最自然的放鬆狀態下並做深吸氣時,才能獲得適度的喉結位置和喉嚨開啟的最佳狀態,從而避免喉音的產生。
出現鼻音,是發聲時軟口蓋及小舌頭的位置過低,使氣息直接進入鼻腔,而鼻腔肌肉緊張又不能完全張開,使聲音強力地被迫集中在鼻腔裡。鼻音好像傷風感冒時鼻腔被堵塞,聲音全悶在狹窄的鼻腔裡,好像捏著鼻子唱歌,其音色沉悶,出不來,傳不遠,咬字不清,缺乏透亮的共鳴色彩和整體共鳴感。優美的音色與音質被鼻音所掩蓋,發展下去聲音會越來越悶。在發聲時絕不能因過度追求某一部分的共鳴,而失去整體共鳴的平衡與協調。要在正確聽覺的引導下,逐漸從區域性的鼻音轉變為用整體共鳴的全腔體歌唱。在發聲訓練中要調整發聲狀態和聲音走向,在鬆開上下頜關節、自然地張開口咽腔和放平舌頭、舌尖向前靠近下齒的狀態下,以哈欠狀態積極興奮地提起軟顎,讓聲音直接從口腔咽的通道發出來,而不要往鼻腔裡推,特別是中聲區要自然、開放地唱,寧可白一些,也不要往鼻子裡灌。對那些鼻音較重的歌者,可暫不強調鼻腔共鳴以及聲音的集中或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