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一數學學習方法

  在高一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應摒棄初中數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根據高一數學的知識特點,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一數學怎麼學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數學怎麼才能學好

  1.預習環節

  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一個明顯的不同是知識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容量加大了,進度很快,經常是一個知識點剛學得有點入門,馬上又有新的知識出現。因此,預習十分重要。應該在老師講課之前通過自學,對有關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完成課後的相關練習。在預習過程中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這樣聽課效率就會高很多,不至於在課堂內一知半解。

  2.聽課環節

  學生的學習主要在課堂,要學好數學,提高數學能力,關鍵在於提高聽課效率:

  ①首先應做好課前的準備,要把課本、筆記本、草稿紙等放在桌子上,上課時不至於出現書、本等丟三落四的現象;

  ②聽課重點聽分析、思維方法,要全神貫注。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地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

  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內容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

  ③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

  老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絡起來的環節,結尾常常是對一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節知識方法的綱要。

  ④最後一點就是作好筆記,記筆記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對提高學習效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聽課的同時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典型的例題與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及習題記錄下來,以備課後複習時用。

  3.作業環節

  先看筆記後做作業,作業要獨立完成。發下去的作業,不是隻注意勾勾叉叉,考試不是關注考多少分,而是對錯題要做研究,找出錯誤的根源,並認真訂正。另外,在準確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題,因為沒有一定量的練習就不能形成技能,數學離不開做題。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性通法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方法。

  4.複習環節

  及時複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覆鞏固,消滅前學後忘。課下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是及時複習不留疑點。複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儘量想得完整些。然後開啟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讓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該記的內容一定把它背熟,包括概念、圖形、性質及規律和數學小結論等。

  5.總結環節

  歸納總結是必不可少的,總結的時候,應充分利用教材每章後面的複習小結,可以從基本知識和例題、習題進行總結,要多方位地去探索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從數學知識中提煉、概括出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比較有序、完整的知識結構。

  

  預習

  如果你想把數學學好,單純地做學校發的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去學校旁邊買一本側重講解的參考書。在老師講課之前,先把課本中要學習的內容看一遍***用心看***,定義、公式可能記不住對嗎?對,看著寫著,一遍不行再來一遍,把這些基礎弄清楚為止。之後看你買的參考書,這比課本上所講解的又深了一個層次,每講解一個知識點,都會有一兩個例題。看完後,把課本、參考書上面的知識點再回顧一遍,做課本後面的習題。

  聽課

  你的預習基本可以讓你明白90%了,至於課堂,有的放矢吧。你的選擇有很多,如果你的知識點掌握的已經很好,你可以再進行回顧,也可以自己找題做;如果你的知識點掌握的不是太好,你可以跟著老師再把知識點記憶一下。當老師拓展新的知識點時要認真聽,再聽一下,加深理解。

  複習

  對於各科而言,複習都很重要。拿數學來說,好多同學認為就是不斷的刷題。其實不然,當你要做課後習題的時候,首先應先溫習教材知識點,之後看你的課本後面是否有做錯的題目,如果有,再做一遍,最後就是找題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