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上不去的原因

  成績上不去,不僅僅小孩子心理著急,爸媽更是著急,為什麼小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不去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

  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觀點不一致的現象,爸爸主張“自由放養”,成績好壞不要緊,孩子快樂就好;媽媽則認為“三歲定八十”,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將來成不了大大器.......

  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很多家庭所面臨的大問題。有句老話“你唱黑臉,我唱白臉”,在教育孩子上也同樣適用,但前提是父母雙方要提前溝通好,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來定。

  當媽媽對孩子要求太嚴格時,爸爸就要適當的勸阻一下,學習不能太累,讓孩子勞逸結合;當孩子過於貪玩不想學習時,媽媽就要敲敲警鐘,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總之,“夫妻搭配幹活不累”,教育孩子不是媽媽或爸爸一個人的事,而是靠夫妻雙方共同努力。

  頻繁督促孩子學習

  眼看著該睡覺了,一堆還沒寫,“熊孩子”卻在那兒看動畫片......頻繁的催促也不起作用,只能像熱鍋上的螞蟻乾著急。很多家長也發現了,即使督促孩子把作業寫了,但卻字跡潦草、做過的題目下次還是不會。

  家長頻繁督促孩子學習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還可能使孩子成績下滑。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孩子心不甘情不願的把作業寫完了,卻沒有把知識消化在肚子裡,也還是無用功。

  當孩子拖拉不寫作業時,家長不要一味地督促和指責,要學會引導孩子讓他主動去寫。比如,告訴孩子“你的作業寫不完,媽媽卻幫不上忙,因為你的作業需要你自己完成”,或是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說“給你時間看動畫片,但你要保證8點之前把作業寫完,好嗎?”

  灌輸“考不好沒出路”思想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定義不是隻有高學歷這一種,太多的家長都在給孩子灌輸“考不好沒出路”、“不學習就沒有未來”這樣的思想。相反,一個人有再高的學識,但品行為人不正,也只能招人厭惡。

  孩子天生愛學習是好事,但還有很多孩子“不愛學習”,一看到作業本就犯困。這其實不是大問題,或許孩子在其他方面更有天賦。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真正的“優點”,揚長避短,或許將來在某個領域會有一番成就呢?

  大人玩手機,孩子寫作業

  “以身作則”這四個字是教育界出現頻率較多的一個詞,可即使千叮嚀萬囑咐,還是有很多家長做不到。下班回到家就刷微博、看朋友圈,嘴上卻在問孩子期末考試考多少分、催促孩子快點寫作業......

  上面這種情況的家長就是不負責的表現,尤其是還在上小學的孩子,缺乏自覺性,學習習慣也還沒有養成,看到大人都在玩自己卻要寫作業,心理就會很不平衡。

  家長可以試著下班後輔導孩子寫作業,不會輔導可以拿本書坐在孩子旁邊,總之,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方式看似簡單,要想真正的做到,還需要家長樹立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的態度。

  不寫完作業不能......

  沒寫完作業不許出去玩、寫不完作業別吃飯、考不及格別想看動畫片.......這些話粉絲媽媽看著耳熟嗎?很慚愧,優媽從前也對小優說過,但現在優媽絕對不會再說這樣的話了。

  這些話表面上是因為家長苦口婆心勸孩子學習未果,而產生的焦慮情緒,但換位思考,在孩子心裡卻是一種“威脅”!“威脅”孩子學習不僅不會讓孩子乖乖乖聽話,反而會造成孩子心理恐慌,從此更害怕學習了。

  對於不愛學習,一心貪玩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適當的“獎勵”制度,比如寫完一篇作文可以看10分鐘的動畫片、看完一本名著可以買一件玩具等等,這樣既能鼓勵孩子學習,還令孩子心情愉快。但這種方法不能多用,否則孩子會把學習當做一種交易,一旦沒有了“好處”就不學了。

  孩子成績上不去怎麼辦: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與他一起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發現孩子的進步並及時給予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

  2、課前預習。基本要求: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預習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自己查工具書;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標記好,在課堂上著重聽老師講解。

  3、全神貫注聽好40分鐘的課。告訴孩子明確的記住重點和難點,基礎知識、定義、定理要進行強制記憶,掌握例題的解答步驟、方法;鼓勵孩子上課積極參與互動,老師評價其他同學的回答時,自己評價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優點,找到不足,進行自我激勵。

  4、提高作業質量。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後,若發現錯誤,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先讓他自己檢查。

  5、及時糾正錯題。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本子***比如《錯題檔案》***,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並及時分析錯誤原因。

  6、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包括以下內容:①記下書名、作者;②摘錄生字、新詞及佳句;③記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④在書上做註釋;⑤列提綱;⑥寫讀後感。

  7、學會使用工具書。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而不是查手機,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僻字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養成習慣哦***

  8、培養思維能力。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式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家長的做法:

  首先,父母必須要有耐心和穩定的情緒,要知道學習方法的問題是基礎性的、根本性的問題,不能操之過急。

  其次,父母要跟孩子進行誠懇的溝通。在交談時,父母可有意的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或挫折,並瞭解以下幾個方面:在學習上是否盡了全力?孩子是否認為自己無法搞好學習?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嗎?等等。

  第三,適時地向孩子的老師、同學或朋友瞭解孩子學習上所存在的問題。比如:孩子上課是否用心?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麼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麼?興趣是什麼?

  最後,正確的分數觀和正確的獎懲標準也是必須的。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對孩子指責埋怨並嚴加管教,往往使孩子恐懼考試且迴避學習,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也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