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學習揚琴
揚琴是一件外來樂器,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已有四百多年,是我國民族樂器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如何學習揚琴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學習揚琴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揚琴的發音方法
1、擊弦位置。
除了正確的手腕擊弦法,還要注意正確的擊弦位置,這是發音的關鍵。在琴碼與山口架起的這段弦上何處是最佳的擊弦位置呢?換言之,離琴碼最合適的擊弦位置在哪裡?從揚琴形制來看,它是通過振動琴絃發音的。一般高音區有效發音弦長比較短,低音區有效發音弦長比較長。我們以有效弦長的十一分之一處為最佳擊弦點。以此位置計算方法是:高音區在距琴碼兩公分到兩公分半處;中音區在距琴碼兩公分半到三公分的位置;低音區在距琴碼三公分到三公分半處。通過耳朵的聆聽與眼睛的配合,再加上長時間的訓練,一定可以找到標準的擊弦點。
2、琴竹觸弦部位。
正確的發音對琴竹頭擊弦位置也有要求。以琴竹頭中部擊弦,發音最為厚實、飽滿。靠前或靠後,不但影響音色,還容易碰到上方或下方的琴絃,影響準確性。
3、手腕彈動的發力。
揚琴演奏需要全身各部位協調運動才能進行。在我們演奏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以及指關節支撐整個手臂的運動。肩關節是整個手臂的支撐點,在手臂運送過程中擊彈、跳動都離不開它的支撐;肘關節支撐小臂,保持它在運動中不會上下活動。除非遇到強奏時,才以肘關節為軸心運動小臂增強力度;腕關節是最重要的支撐點,以它為軸心手腕上下運動;指關節除了支撐手中的琴竹外,它與手腕形成的合力也是保證手腕轉動的重要因素。只有各個關節的靈活、穩定才能保證各關節發揮其能動作用。因此在練習和演奏中除了使各關節協調一致外,還要學會使用各個關節,使它們既獨立又聯合。在揚琴演奏中,力量的運用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各部位肌肉收縮運動產生的肌肉力量;一方面是手臂放鬆下垂的自然重量,這兩方面的結合才產生演奏時的力量。在力量的運用上要掌握“既用力,又放鬆”這樣的辨證原理,使我們的力量能夠通過通暢的手臂、協調的身體灌輸於琴竹頭,產生圓潤、飽滿、厚實的音色。
揚琴的換手方法
1、左右鍵交替竹法 一般演奏多為左右鍵交替擊弦,重音習慣於右鍵擊弦。
2、左竹法 常用左鍵奏重拍者,往往不習’慣用左竹法,而在四、五排碼條的揚琴上,如遇到從左向右的快速樂句下行時,用左竹法演奏,兩手倒換得既方便又順手,而用右竹法演奏,就會出現大量的交叉手法,這些過多的交叉,就容易造成打碼子或音不準的現象。
3、連擊,也叫雙跳、或連手,在左右交替竹法演奏過程中,如需要由原來的右竹法變為左竹法,或由左變右時,就需要通過一次單手連擊以更換竹法,連擊又分“連左”和“連右”兩種。運用連擊法時,應注意需連擊的兩個音只限於二、三度音程的小跳,而六度音程以上的大跳是來不及的,所以應避免之。
有時由於樂曲中的特殊情況,還需要左右手各自連續連擊。
一般情況下,多為單手兩音連擊,遇到特殊情況時,還需要演奏者進一步練會三音連擊的特殊技巧。
單手連擊的要領,須把連擊的兩個音,分別奏出輕重音,即按雙手交替演奏時右、左、右、左、重、輕、重、輕的強弱規律,連擊時第一音打重,第二音輕打。單手三擊時按強、弱、弱的節律奏,就能如同交替演奏的效果。
4、交叉法 演奏中遇到有些音的連線,必須橫跨碼子時,就需用交叉法。
5、同音換手 兩隻手連續奏完和絃後,接著就跨碼大跳,就需通過一次“同音換手”法,使兩手倒換得通順合理。
- 初學者如何學習揚琴
- 成功演講需要做好什麼
- 瘦臉針對人體有害嗎
- 高考歷史絲綢之路知識點整理
- 愛情的英文詩句
- 傳統五仁月餅怎麼做
- 冬季潤肺的食譜做法
- 駕駛證過期發生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賠償責任
- 交流寬容的名人名言警句
- 電腦怎麼設定雙顯示器
- 張藝興的緋聞_張藝興的簡介
- 個人校本研修計劃的基本概況
- 魯教高一政治財政稅收和納稅人知識點框架
- 柳公權玄祕塔碑的評價
- 寫給數學老師的語句
- 博士畢業生登記表導師鑑定評語
- 關於一年級端午節的手抄報
- 凱帝貓之童話故事全集
- 口服磺胺類藥物有哪些
- 如何做好語文課前預習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