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
為什麼有的學生很輕鬆就能學好數學,而有的學生很刻苦學數學,還是學得不大理想,問題在於哪裡呢?歸根到底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徵,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上教師要善於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的進行中,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在知識的生長點、轉折點設計有趣的提問,以創設最佳的情境,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抓住學生“好勝”的特點,創設“成功”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和學習興趣。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在每一主動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要善於掌握有利時機,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鼓動、誘導、點撥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從中獲得喜悅和快樂,這樣再從樂中引趣,從樂中悟理,更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人的思維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帶有明顯的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堅持直觀形象這一原則,即用具體、形象、生動的事物充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讓他們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說一說的機會,以豐富深化感知。
數學課堂應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逐步讓學生具有冒險不怕失敗的精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發問、踴躍參與。教學上引導學生去發現、類比、猜想,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激發強烈的創新動機,喚醒學生的創造性潛能。並不時地用錯誤的陷阱,解題過程的繁簡強烈反差等辦法往往可以讓學生自覺地創新。
"學啟于思,思源於疑",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去探索。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挖掘並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於捕捉學生思維活動的動向並加以引導的能力,充分運用疑問為發展智力服務。所謂設疑,是老師有意識地將"疑"設在學生學習新舊知識的矛盾衝突之中,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從而達到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
一、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認真審題是正確解題、準確計算的前提。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較重,原因是一方面學生識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題急於求成,不願審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
二、培養認真驗算的習慣
在解題過程中,要培養認真驗算的習慣,這是保證解題正確性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驗算作為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強訓練,嚴格要求和督促學生去做,要向學生講清什麼叫驗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意義等。
三、培養認真估算的習慣
估算是保障計算準確的快捷手段,但現在不少教師認為估算很少作為考試內容而不予重視,這是十分錯誤的。教師要抓住各種時機,有意識的讓學生掌握估算方法,引導學生髮現一些和、差、積、商的規律。如2040÷40,估算時將2040看作2000,把2040÷40看作2000÷40來估算,可用來檢驗計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確,讓學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較多,一些能力強的同學做的快、算的準,他們做完後便迫不及待的報出解題方法和結果。這使得一部分做題較慢的同學不假思索的照抄他們的結果,時間長了,這部分同學就養成了懶於思考的不良習慣。因此,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
五、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中要多動腦筋,勤于思考。對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滿足於會背誦,更要力求理解。質疑問難是一種可貴的學習品質,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刻苦鑽研、勤于思考、主動進取。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請教,不恥下問,和同學展開討論,不弄清問題決不罷休,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學生就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培養自己發現錯誤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中,必然會出現差錯,對此,老師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學生出現差錯的地方,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薄弱點,並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用自己學到的檢驗方法去找出錯誤。在對比中把握問題的關鍵,力求自己發現並改正錯誤,提高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