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齡社會與人工智慧時代下的科技創新

  7月29日至30日,首屆“1帶1路”國際學術系列會議暨第10屆中國技術未來分析論壇在北京工業大學召開。來自日本、英國、韓國、波蘭等國家的學者和我國60多所高校及機構的學者、學生,總計200餘人參加本次論壇。論壇主題為“老齡社會與人工智慧時期下的科技創新”。

  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建萍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詞。她首先對參加論壇的各位預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感謝,並介紹了北京工業大學發展現狀。她指出技術未來分析與管理對企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技術未來分析論壇由北京工業大學發起,並已歷經10屆,現已成為北京工業大學管理學科的重要學術交換品牌,也是國內外學者同享知識,交換資訊,共同發展的平臺。她希望此次論壇成為該領域學者充分交換的平臺,有力提升北京工業大學的學術交換、學科建設和國際化發展水平,為科技經濟發展貢獻知識和智慧。

  會議期間,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會長沈志漁研究員代表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致詞,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慶祝。清華大學陳勁教授、雷家驌教授,電子科技大學銀路教授,東京大學Kazuyuki Motohashi教授,東京工業大學的Kumiko Miyazaki教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Nazrul Islam副教授,劍橋大學Frank Tietze博士,北京工業大學黃魯成教授、李健教授、李欣副研究員分別作了精彩的大會主題報告,引發了預會人員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在會議期間舉行了“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China”工作坊、“與期刊主編面對面”等學術交換活動。多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活動,交換了學術研究成果。

  大會主論壇和分論壇報告結束以後,《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期刊副主編、劍橋大學Frank Tietze博士代表專家評委宣讀了所推薦的2篇優秀論文名單,並給獲獎者頒發了獲獎證書。國防科技大學李自力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

  至此,北京工業大學“1帶1路”國際學術系列會議在經濟與管理領域內的兩場國際會議美滿結束。記者瞭解到,後續國際學術系列會議將於9月至11月陸續召開,包括“物理和生物中的紐結場論”暑期學校與國際學術論壇、光能智慧道路與可延續發展國際峰會及低碳城市發展論壇等,主要集中在物理與生物、城市建設及環境與能源等領域,後續國際會議。

  該論壇由 “1帶1路”中波大學同盟、京港大學同盟主辦,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技術經濟學會MOT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技術預感專業委員會、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新興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