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單元測試題

  有沒有一套試題卷在考試前能夠測驗出你的成績情況的呢?讓我們來做一下這套試卷吧!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單元測試題,歡迎閱讀!

  

  一、在以下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

  1、 “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還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錢學森關於哲學與科學關係的論斷的合理性在於

  ①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最高概括的科學②主張科學是哲學的知識前提,哲學是科學的最高概括③強調離開了哲學世界觀的指導,科學研究就不能取得進展④指出哲學與科學具有一致性,哲學對科學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 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於天地之間者,物也” 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3、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麼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麼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直接聯絡與間接聯絡的區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5、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於它堅持了

  A.實踐的觀點 B.革命的觀點

  C.階級的觀點 D.歷史的觀點

  6、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7、 “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嚐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這種觀點屬於認識論上的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8、下列觀點屬於唯物主義的是

  A.心外無物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理在氣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9、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於它堅持

  A.聯絡的觀點 B.發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 D.矛盾的觀點?

  10、“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些描繪大自然的詩句,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的驚奇和敬畏,使人們不由自主地震撼於我們頭頂的星空:“世界是什麼?是神的居所,還是物質的存在?人又是什麼?”人們在對這些問題的思索中漸漸形成了對世界總的看法。“哲學開始於仰望天穹”,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說明

  A.哲學的產生髮展源於大自然

  B.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C.哲學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認識與改造世界從哲學開始

  11、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說明

  A.自然科學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

  B.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C.自然科學以哲學為基礎

  D.哲學為自然科學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2、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銘文:“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的頭上降臨。”令人生畏的銘文從哲學上看屬於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機械唯物主義

  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13、下列選項和右邊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

  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14、下列關於哲學、世界觀、具體科學三者之間聯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哲學包括世界觀和具體科學

  C.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D.世界觀決定哲學,哲學決定具體科學

  15、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這兩個“對子”

  A.是並列且等量齊觀的 B.都屬於哲學基本問題的範疇

  C.屬於源與流的關係問題 D.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6、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脈搏的一次跳動,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一段最強的音符。哲學作為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觀念形態的重要內容 A.源於哲學家的主觀想象

  B.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

  D.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7、早在1997年,中國科學院水利部山地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室主任馬東濤就公開預言:“目前,泥石流淹沒和危險區內有人口1.49萬,財產1.38億元,若發生大規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災害將大大超過1992年。”這次舟曲的災難被馬東濤不幸言中。這表明

  ①人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主要是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C.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D.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19、 “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恩格斯的話表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可以發揮下列作用

  ①決定社會發展的歷史程序 ②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③預見和指明社會前進的方向 ④動員和掌握群眾,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

  A.階級性 B.反思性 C.實踐性 D.科學性

  二、非選擇題

  21.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認為,“天地之變,陰陽之化”,“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結合上述材料,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屬於什麼樣的世界觀?

  ***2***簡要辨析上述觀點。

  22.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三、辨析

  23、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四、論述題

  24.材料一 戰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異常複雜,有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有沒落奴隸主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的矛盾,有新興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也有新興地主階級中不同階層和集團之間的矛盾。由於經濟地位、政治態度不同,不同階級和階層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對待各國的變法和改革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思想流派,出現了百家爭鳴、群星璀璨的思想繁榮局面。

  材料二 18世紀的法國為世界所矚目,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出現了一大批為世人所景仰的啟蒙大師。他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正是這場偉大的啟蒙運動,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材料三 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恩格斯

  請用哲學與社會變革的關係原理分析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