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厭學應該怎樣教育好

  現在很多的青少年初中生都是會厭學的,並且早早的就輟學了,其實這對於自己後面的發展是不利的,那麼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幫助初中生克服厭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幫助初中生克服厭學的方法

  1、父母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並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2、培養孩子抗壓能力: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於輕言放棄學習。

  對於初中生自身來說,初中生多掌握一些調節壓力的方法。從認知上,認清處於競爭激烈的環境,難免有人會學習成績排名靠後。

  3、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家庭安全感能使孩子產生愉快體驗,對學習自然也充滿信心。

  中學生厭學的具體表現

  表現一: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課後作業馬虎應付或互相抄寫,有時甚至沒有完成,成績不斷滑落。

  表現二:上課經常打瞌睡,但下課時精神十足。作業經常沒有完成。基礎較差,成績不佳。

  表現三:學科基礎較好,但自從迷上電腦之後,成績一落千丈,發展到上課無心聽講,喜歡搞一些滑稽動作或一些好笑的話引發全班同學大笑,破壞課堂紀律。

  表現四:經常有肢體疼痛感的假象,以此找到請假的合適理由,達到逃避課堂的目的。

  上述現象還有許多。這種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或在學習活動中的不良行為表現方式,我們稱之謂厭學。這種行為是學生表現在學習活動上的主要問題行為,其基本特徵表現為:

  第一, 學習動力不足。這種現象在中學生中相當普遍。這部分學生中,既有頭腦清醒,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學習不錯的學生,也有學習能跟上進度,但沒有學習熱情的中等學生;還有學習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學業稍差的學生。面對學校中激烈的競爭,他們普遍的內心感受是,學習沒意思,迫於形勢又不得不學,可學著又覺沒勁。

  第二,喪失學習興趣。這部分學生大多數是學業不良者。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完全喪失了學習興趣,但迫於形勢和家長的要求,不得不每天揹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學習無精打采,缺乏積極探索的意向,上學就是為了拿到一紙文憑。***關注王永紅老師微信公眾平臺:wyh_amy***

  第三,根本不學習。這部分學生終日渾渾沌沌,雖然每天揹著書包上學,但實際上是為了消磨時光。他們的興趣在於玩耍、逛街、上網。有的與老師缺乏感情,關係緊張,拿起書本就頭痛,坐在教室就犯困。對這部分學生,家長感到頭痛,老師感到棘手,有的輟學流失,也有的被社會上的壞人拉攏利誘,走上犯罪的道路。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由於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髮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於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2、抑鬱症是青春期比較突出的情緒問題。在整個兒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鬱症的第一個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極、輕生的念頭。孩子們對個人的未來,對前途悲觀、絕望,有自卑心理。由於現在的家長老師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變化,導致本就少溝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極點,抑鬱而輕生,更別說厭學。

  3、青春期性心理衝突。調查發現,發生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當女孩出現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時,由於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禦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

  4、學生本身也會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求上進或 學習方法不當,考試遭受失敗而產生的厭學心理。

  5、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強迫症。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沒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擺脫也擺脫不了,非常苦惱,使注意力無法集中。有時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無主見,就像被思維控制一樣,昏暈而過,迷茫糊塗,而這種強迫症,是不會貼附在學習上的。

1.如何減輕學習壓力

2.初中生不愛學習怎麼辦

3.高中生不愛學習怎麼辦

4.初中生不愛學習的表現

5.給中學生的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