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閱讀題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做好每一個練習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般概念中,京劇中的“老戲”泛指建國後到現代新編戲的反義詞,但實際上並不準確。近日,戲曲評論家柴俊為在上海圖書館所做的名為《情定四季戲裡姻緣》講座中提到,京劇形成以後,產生了兩個階段的傳統:在譚鑫培逝世之前,形成的稱為京劇的第一傳統;譚鑫培以後,以梅蘭芳為代表的新派名家崛起,梅蘭芳以後的京劇傳統稱為第二傳統。而現在通常意義上所稱的“老戲”,其實指的是第一傳統的那部分。

  在“老戲”中,看不到愛情。來源民間草根的老戲,素來以直白、實際見長,絲毫沒有文人的浪漫氣息,男歡女愛根本不會被刻意描繪,至多涉及到婚配問題,也是以一種兩性倫理關係的形式存在。另外一個原因,老戲都是男演員編、男演員唱、男觀眾看的,所以老戲中表現的兩性關係完全是男性視角。在老戲的原則裡,女性必須賢惠、貞潔,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過去《武家坡》和《汾河灣》都有這樣的唱詞:“我離家一十八載,不知她的貞潔如何,待我來試她一試。她若貞潔,將她認下,她若不貞,一箭將她射死,轉頭就走。”放到現代來看簡直封建到令人髮指,所以現在這些唱詞被刪去了,但是這就是老戲根深蒂固的基本觀念,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的文化。

  《御碑亭》也是傳統老戲中的一個典型。雖說宣揚的是封建腐朽的“太上感應篇”,卻也能在今天品出新意和喜感來。

  茅盾的《子夜》裡面有一個老太爺,天天念“太上感應篇”,一看到花花綠綠的東西就昏過去。“太上感應篇”開頭就兩句話,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御碑亭》的主旨也正是這“萬惡淫為首”。一對夫妻感情本來非常好,丈夫去趕考。清明節,孃家要女子回去祭墳,祭完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她就躲進了一個御碑亭避雨。正趕上另一個趕考的叫柳生春,一看到裡面有個婦人,他就不敢進去避雨了。兩個人一個在簷外一個在簷內站了一宿。結果因為不“淫”,積了陰德,玉皇大帝決定讓他中舉。但中舉回家後他卻因為妻子跟別人在御碑亭呆了一宿暴跳如雷決定休妻。直到玉帝插手才讓誤會消除。《御碑亭》雖然跳不出倫理、寓意說教,但是在表現上還是頗有人情味。最後,誤會消除了,也是符合人倫的美好結局。

  看老戲,已經不在於看故事情節,而是聽門道、看技術,重新認識經典作品中蘊含、呈現的表演藝術精華。那些歷史觀念、倫理觀念或許已不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但是觀眾仍能發現、審視其中的魅力——我們所經歷的歷史文化中曾有這麼一個階段,任何經過千百年錘鍊、結晶出來的藝術作品,“哪怕是民間草根的東西,還是有一種普世價值”,這就是藝術獨有的穿越時空的力量。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傳統老戲常常也宣揚一些“太上感應篇”之類的封建腐朽的東西,但現在的觀眾們懷著別樣的情愫,依然可以從中品出新意。

  B.今天,在對“老戲”的門道、技術以及蘊含的表演藝術精華的欣賞中,我們重新發現了它的魅力。

  C.由於時代差異,現代觀眾與“老戲”之間的隔膜可能會很深,但不會因此否定它在歷史文化中的意義。

  D.形式單一、表達直白、觀念封建是“老戲”草根特徵的反映,但這些特徵並沒有消解它穿越時空的力量。

  9.下列對文中劃線句“在‘老戲’中看不到愛情”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老戲”源於民間,從不刻意描寫男歡女愛,這與創作者沒有文人的浪漫氣息有關。

  B.“老戲”的編演者是男性,觀眾群也是男性,在這種舊時的男性視角里,並沒有愛情的位置。

  C.在“老戲”《御碑亭》中,婚姻關係以一種兩性倫理關係的形式存在,愛情被處理成婚姻的對立面。

  D.“老戲”往往蘊含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對愛情的輕視有的甚至封建到令現代人難以忍受。

  10.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出“老戲”的經典魅力有哪些。***3分***

  答案:

  8.D***“觀念封建”不是“老戲”的草根特徵。***

  9.C***“愛情被處理成婚姻的對立面”的說法沒有依據。***

  10.***3分*** ①表現了人情味與人倫的美好結局; ②承載著獨特的表演藝術精華; ③具有普世價值。***答成“歷史的結晶”也算正確*** 每答出一點得1分

  ***二***

  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是多麼奇特呀!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所知,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 ***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會有那種在哲學意義上的自由。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受著外界的強迫,而且還要適應內心的必然。叔本華說:“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真正的啟示;在我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這種體會可以寬大為懷地減輕那種容易使人氣餒的責任感,也可以防止我們過於嚴肅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它還導致一種特別給幽默以應有地位的人生觀。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真、善和美。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物件,那麼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

  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我對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的強烈感覺,同我顯然的對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淡漠,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瞭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足惋惜。這樣的人無疑有點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不受誘惑要去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了人們過分的讚揚和尊敬,這不是由於我自己的過錯,也不是由於我自己的功勞,而實在是一種命運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於人們有一種願望,想理解我以自己的微薄綿力通過不斷的鬥爭所獲得的少數幾個觀念,而這種願望有很多人卻未能實現。我完全明白,一個組織要實現它的目的,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思考,去指揮,並且全面擔負起責任來。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當受到強迫,他們必須有可能來選擇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墮落。因為暴力所招引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總是由無賴來繼承,這是一條千古不易的規律。在人生的豐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

  ***選自《愛因斯坦文集》,有刪節***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5.下列關於“豬欄的理想”的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5分***

  A.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

  B.用個人的理想去決定自己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C.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D.不斷地用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

  E.努力追求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

  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愛因斯坦認為,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因為每個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

  B.哲學意義上的自由只存在於理論之中,而現實中每一個人的行為都受到外界和內心的雙重約束。

  C.在叔本華的啟示下,愛因斯坦以自我安慰的方式推卸某些重大的責任,並認為這是幽默的人生觀。

  D.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墮落,只有個人才能創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這是千古不易的規律。

  7.愛因斯坦如何理解自己受到的崇拜?***4分***

  8.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4分***

  顧準是中國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第一人。1957年他發表了《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市場經濟。後來,他兩次被打成“右派”。由於來自社會的強大壓力以及對顧準的不理解,與顧準患難與共30多年妻子汪璧被迫提出與顧準離婚,五個子女宣佈與顧準斷絕關係,並斷絕一切來往。在逆境中,顧準寫下了《希臘城邦制度》和《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等著作,對革命勝利後所遇到的問題進一步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答案:

  5.CE

  6.B

  7.①每一個人作為個人都應受到尊重,而不應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②受到人們過分的讚揚和尊敬,不是由於自己的過錯,也不是由於自己的功勞,而實在是一種命運的嘲弄。***每點2分***

  8.①對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具有強烈感覺的人,同他對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淡漠,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②妻子與顧準離婚,子女與他斷絕關係,表明他同別人的相互瞭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無疑有點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③顧準多部著作的完成說明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不受誘惑要去把他的內心平衡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觀點2分,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