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強化訓練題

  高中語文知識的記憶需要通過做題來鞏固,通過做題才能發現自己學習的薄弱之處,從而在以後的學習中重點學習這些內容。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基礎題

  1、下列各組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鉤連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萬壑 B、崢嶸 謫居 衝波逆折 籃田生玉

  C、諮嗟 惘然 捫參歷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頓 司馬青衫 杜鵑啼血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以手撫膺坐長嘆***坐下*** B、畫圖省識春風面 ***曾經***

  C、卻坐促弦弦轉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預料***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秋月春風等閒度***隨隨便便*** B、艱難苦恨繁霜鬢***極其痛恨***

  C、側身西望長諮嗟 ***嘆息*** D、可以橫絕峨眉巔***飛越***

  4、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白居易在談詩歌創作時說:“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與元九書》***。

  B、李白與杜甫是唐詩星空中最為耀眼的雙子星座:一個浪漫奇絕,一個情深意永。

  C、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讀詩,就是要體會詩人抒發的情感,感受詩的語言的韻味。”

  D、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 佳人錦瑟怨華年!”***《論詩三十首》***

  5、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句是*** ***

  A、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唉,你這遠方的人為什麼到這裡來呢?

  B、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守關的將領有的不是***自己的***親信,因此變成叛亂者。

  C、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像莊周夢蝴蝶一樣,我曾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我只能像望帝那樣,把愛心託給杜鵑。

  D、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在這令人悲傷的秋天,我常常離家萬里,抱著晚年多病的身體獨自登上高臺。

  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李白與杜甫齊名,賀知章曾經說他“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相傳白居易讀罷《蜀道難》,“稱李白為‘謫仙’”。

  B、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登高》通過描繪秋江景色,傾訴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D、李商隱《錦瑟》中“莊生迷蝶”“望帝託心”“ 滄海泣珠”“ 藍田玉煙”烘托出詩人希望破滅後淒涼、孤寂而又沉鬱的心境。

  7.對《蜀道難》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領起全文,嘆蜀道之高,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調

  B.在第一段中,詩人藉助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展開想象,給“蜀道難”的命題增添了神

  祕色彩;還運用了誇張的手法,誇大險情,令人觸目驚心,創造出了一個“奇之又奇”的藝術世界

  C.第二段在親切地詢問友人“何時還”之後,詩人又舊話重題,再議“蜀道難”鳥是悲鳥,樹是古木,月夜慘淡,空山寂寥,子規聲斷,情境悲愴接著再寫山之高危,壁之險絕,水之湍急咆哮,再一次強調山高路險

  D.結尾段“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幾句詩,用誇張的手法極寫蜀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險惡,奉勸友人不可以久居,都是實指

  8.對《秋興八首》***其一***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秋興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時所作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寫夔州一帶的秋景,寄寓詩人自傷漂泊、思念故園的心情

  B.首聯從秋景寫起,寫出了夔地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頷聯承上展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凡詩人觸目所見無不是陰晦悽森的景象,可見詩人心情的孤寂悽楚,又可看出飽經戰亂後國家的衰敗殘破

  C.頸聯由景生情,抒發感慨詩人在此旅居已近兩年,所以說故園之思隨著孤舟在江上飄走,只有徒然面對著叢菊的第二次開放,為去年的情景而落淚

  D.最後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悽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全詩就此收束,餘意綿綿

  9.對《詠懷古蹟》***其三***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起句氣勢飛動,著一“赴”字,便令“群山萬壑”集於荊門,大有驚天動地之勢而描寫江山靈秀,是為了托出昭君,包含了萬千感慨,頗寓憐惜之意

  B.第二聯用對比的手法,寫昭君遠嫁異域荒漠的悲涼“一去”,生不能歸來;“獨留”,死永葬漠北也通過“青冢”這一稱呼表現了對這位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貢獻的女子的歌頌

  C.第三聯是委婉的諷語:僅憑畫圖哪裡能識得佳人的美貌呢?縱然殺盡畫工,也是追悔莫及詩人通過理性的質問和悲悽的想象,表達了無限的傷感

  D.最後一聯,宕開一筆,言千古琵琶之聲,皆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沒漢宮,恨遠離家國結尾兩句雖是附會之語,卻是至情之論

  10.對《登高》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起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是一個全景描寫,寫出了三峽急風獵獵、秋高氣爽、啼猿悲秋等特點,氣勢恢弘,境界闊大第二句轉寫眼前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爽的峽江秋景圖,讓人耳目為之一新

  B.頷聯中詩人視通萬里,凝神諦聽:蕭蕭落葉,彷彿是在為秋的腳步伴奏;滾滾長江,好像是在為秋的來臨壯大聲勢“無邊”“不盡”,使詩的境界顯得廣闊深遠詩人感慨韶光易逝,長年飄泊,人生無常

  C.頸聯中,詩人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至此,詩情達到頂點,似乎無以為繼

  D.尾聯中,詩人筆鋒一轉,從急管繁弦的緊張氣氛中掙脫出來,又歸於和緩的理性思索:“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在這種自我反思、自我勸勉中,表現出詩人對生命的留戀

  11.對《琵琶行》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琵琶行》是作者上書言事,寫了大量諷刺社會政治的詩歌,得罪了很多權貴,而受到沉重的政治打擊之後所寫只有瞭解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這首詩中詩人所表現出的壓抑和苦悶

  B.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在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到江邊送客,離別在即,惆悵縈懷忽然,從水面飄來的琵琶聲,凝住了時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繹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產生了一首膾炙古今的詩篇

  C.作者運用了大量擬聲詞和恰切的比喻,生動地摹畫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彈奏的音樂震撼人心的力量演奏時而高亢,時而幽咽,時而舒緩,時而激烈,時而間歇,或如鐵騎馳騁,風雨驟至,或如珠玉落盤,鶯語花間,令人歎為觀止

  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是全詩的主旨句在這首詩中,生動地刻畫了兩個“天涯淪落人”的形象,一個是歷盡繁華、美人遲暮的琵琶女,一個是被貶江城、孤獨苦悶的閒職司馬兩個人同是從長安淪落天涯,一曲一詞,合演了一曲千古絕唱

  12.對《錦瑟》一詩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錦瑟》第一聯,是鋪陳之筆錦瑟的50根弦,象徵詩人將近50歲的人生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興寄遙深,感情凝重

  B.第二聯,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情懷“莊生曉夢迷蝴蝶”,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情感的追懷;“望帝春心託杜鵑”,更轉出一種淒涼悲慨的情調來,生而不能,死則續夢希冀以來生繼今世,永結情緣

  C.第三聯,詩意又轉,柳暗花明,開出另一新的境界來:明珠在滄海月下泣淚,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煙,美好的事物總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滿

  D.最後一聯,以感嘆作結“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全詩就在這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中結束,餘音嫋嫋,言盡而意不止

  二、填空題

  13.有個人要設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銅錢,十分尷尬。

  老傭人說:“ 容易辦成。”便拿6文買了兩隻雞蛋,1文買了些韭菜,1文買了豆腐渣。老傭人端出第一盤菜,是韭菜面上鋪兩隻蛋黃,他說:“這叫做‘ __________ ’。”

  又端出第二盤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說:“這叫‘ __________ ’。”

  第三盤菜是炒豆腐渣,名稱叫做:“_________ .”

  第四道菜是清湯上浮動著兩個蛋殼,取名為:“__________ .”

  老傭人說:“我喜歡杜甫這首詩,所以做的菜餚湊上這四句詩,成其文雅,請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興,客人也重重獎賞了他。

  14.“ 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許在很多人眼裡,到老了,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不做了,似乎坐在椅上眺望日落的晚霞已成為老人的“ 專利”。然而我卻不敢苟同,已逾“耳順”的我照樣如年輕人一般追趕時尚。

  三、詩歌鑑賞題

  點絳脣·蹴罷鞦韆 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15. 這首詞描寫了一個*** ***的少女,是*** ***少女生活的寫照。

  16. “慵”字寫出了少女蕩完鞦韆,身體的*** ***,“露濃花瘦”是說少女的臉上淌著汗,如同花兒灑著露珠,而*** ***也顯得瘦了,這裡運用了象徵手法。

  17.“溜”是輕輕滑落,寫出了少女*** ***的倉促見手足無措,

  以致金釵也脫落,這裡寫出來不得*** ***的神態,“回首”寫出了少女*** ***的神態,寫出了少女的*** ***的性格。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18、在詩人筆下,月亮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徵,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託。本詩中“ 月”的形象有什麼特點?

  19、詩人與明月之間親密歡洽的舉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注] ①元九,唐詩人元稹。元稹曾與白居易一同倡導“ 新樂府”運動。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元被貶通州***今四川達縣一帶***,白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

  20. 詩的前三句,詩人以“燈前”“燈殘”“滅燈”三個極富個性的景象前後映照,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1.詩的末句描繪的景象,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描繪了怎樣的圖景?

  贈柳 李商隱

  章臺①從掩映,郢②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③撲酒旗。

  [注] ①章臺:漢代京城長安街道名。街多柳樹,唐時稱為“ 章臺柳”。②郢:戰國時楚國建都於郢,即今湖北江陵。③青樓:古代歌舞宴飲之地。

  22. 古時有臨別贈柳的習俗,其中一個原因是“柳”字諧音“ ”字。這首詩描寫的物件是 .

  23. 怎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

  24. 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意旨?

  倦夜 杜甫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裡,空悲清夜徂。

  25. 從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後兩句的抒情方式有什麼不同?"萬事干戈裡,空悲清夜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6. 詩歌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體現"倦'意的?***2分***

  四、名句默寫

  1、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

  2、 ,砯崖轉石萬壑雷。

  3、叢菊兩開他日淚, 。

  4、一去紫臺連朔漠, 。

  5、 ,不盡長江滾滾來。

  6、千呼萬喚始出來, 。

  7、 ,此時無聲勝有聲。

  8、滄海月明珠有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