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課蝸牛教案

  孩子們知道了蝸牛的生活習性,但是還不是很瞭解它的身體構造,常常要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故事的講述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課堂關於蝸牛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蝸牛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讓孩子初步瞭解蝸牛的構造。

  2.通過教師的故事講解,讓孩子大膽的發揮想象力。

  3.告訴孩子要珍惜時間,做一個守時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蝸牛的形體構造,想象力的充分發揮。

  活動準備

  課件、記號筆、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謎語匯入: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走,要說沒力氣,沒有手、沒有腳,拉著房子走。***蝸牛***

  二.講故事並提問:《蝸牛與烏龜參加此為婚禮的故事》

  1. 蝸牛為什麼刷牙刷這麼長時間呢?

  ***蝸牛的牙齒是牙齒最多的一種動物,而且它的牙齒都是長在舌頭上,一共有兩萬五千多顆牙齒。***

  2.你們知道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呢?

  ***對於農民伯伯來說他是害蟲,因為它總是吸取莊稼根部的汁液,可是對於藥物學家來說,它就是益蟲因為它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做藥材。***

  3.你們想不想讓蝸牛去參加刺蝟的婚禮呢?可是已經快晚了,怎麼辦呢?

  三.教師講解並示範 畫出蝸牛的形體

  1.蝸牛身上的殼

  2.蝸牛的身體。

  3.蝸牛的眼睛和頭部的構造

  4.給蝸牛想的辦法讓它快點到刺蝟家發揮想象力。

  5.在畫紙的空白位置添畫。

  四.塗顏色

  五.展示作品

  1.律動《蝸牛與黃鸝鳥》

  六.活動延伸:

  用橡皮泥捏一個蝸牛

  蝸牛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蝸牛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並用形象的詞語概括蝸牛的形態和特徵。

  2、初步學習以擬人的方法畫蝸牛,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3、懂得要安靜做畫,鼓勵、啟發幼兒要不怕困難,做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畫蝸牛並塗色

  教學難點:抓住蝸牛的特徵,使線條流暢,作品生動形象

  活動準備

  活蝸牛數只,教師範畫一幅,畫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謎匯入:小朋友們,老師認識一種動物,它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著房子走,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蝸牛***

  二、基本部分

  1、今天,小蝸牛也來到了我們班級,我們一起看一看吧。***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蝸牛,然後提問:哪位小朋友能說一說你看到的蝸牛是什麼樣子的呢?它的外殼是什麼形狀的?它是什麼顏色的?你看到它的眼睛了嗎?長在什麼地方?它們可愛嗎?***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蝸牛寶寶好好嗎?

  2、請幼兒欣賞老師的範畫,引起幼兒做畫的興趣。

  3、老師示範畫蝸牛

  師:老師把畫蝸牛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下面我就教小朋友們邊說兒歌邊畫。蝸牛外形螺旋形,一圈一圈往外轉,畫出身子像條蟲,前頭圓圓後面尖,一對觸角伸出來,觸角上面畫眼睛。

  4、教師和幼兒一起畫蝸牛。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一步一步的來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畫出漂亮的小蝸牛。請小朋友們保持安靜,不要嚇到小蝸牛呦。

  ***繪畫過程略***需要注意的地方:塗色時小蝸牛的頭向身體要用淺色,每隻蝸牛要有一個主要的色調,挨著的兩隻蝸牛色彩最好不要完全相同。

  三、結束部分:

  蝸牛們知道我們把他們畫得這麼漂亮,可高興了,它們邀請我們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師生同唱:蝸牛與黃鸝鳥。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嘗試用橡皮泥捏蝸牛或用其它材料製作蝸牛。

  活動反思:

  問題一:觀察蝸牛時幼兒口語表達不完整,詞彙量不夠豐富。

  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夠。

  解決方法:在語言活動中加強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家園配合,共同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問題二:活動中,個別幼兒對畫面的結構設計不太合理。

  原因:平時關於這方面的講解不多  解決方法:專門設計並開展一節關於畫面結構、佈局的活動,讓幼兒產生初步的審美意識,學會設計自己的畫面。

  蝸牛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蝸牛,在我們這個城市並不常見,所以我將這小動物與孩子們分享時,他們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我將蝸牛餵養在幼兒園自然角里,他們饒有興趣地觀察蝸牛爬行,談論有關蝸牛的趣事。我們及時抓住幼兒這個興趣點,開展了有關“蝸牛”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蝸牛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並用形象的詞語概括蝸牛的形態和特徵。

  2、初步學習以擬人的方法畫蝸牛,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3、懂得要安靜做畫,鼓勵、啟發幼兒要不怕困難,做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畫蝸牛並塗色

  教學難點:抓住蝸牛的特徵,使線條流暢,作品生動形象

  活動準備

  活蝸牛數只,教師範畫一幅,畫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謎匯入:小朋友們,老師認識一種動物,它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著房子走,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蝸牛***

  二、基本部分

  1、今天,小蝸牛也來到了我們班級,我們一起看一看吧。***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蝸牛,然後提問:哪位小朋友能說一說你看到的蝸牛是什麼樣子的呢?它的外殼是什麼形狀的?它是什麼顏色的?你看到它的眼睛了嗎?長在什麼地方?它們可愛嗎?***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蝸牛寶寶好好嗎?

  2、請幼兒欣賞老師的範畫,引起幼兒做畫的興趣。

  3、老師示範畫蝸牛

  師:老師把畫蝸牛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下面我就教小朋友們邊說兒歌邊畫。蝸牛外形螺旋形,一圈一圈往外轉,畫出身子像條蟲,前頭圓圓後面尖,一對觸角伸出來,觸角上面畫眼睛。

  4、教師和幼兒一起畫蝸牛。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一步一步的來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畫出漂亮的小蝸牛。請小朋友們保持安靜,不要嚇到小蝸牛呦。

  ***繪畫過程略***需要注意的地方:塗色時小蝸牛的頭向身體要用淺色,每隻蝸牛要有一個主要的色調,挨著的兩隻蝸牛色彩最好不要完全相同。

  三、結束部分:

  蝸牛們知道我們把他們畫得這麼漂亮,可高興了,它們邀請我們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師生同唱:蝸牛與黃鸝鳥。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嘗試用橡皮泥捏蝸牛或用其它材料製作蝸牛。

  活動反思:

  問題一:觀察蝸牛時幼兒口語表達不完整,詞彙量不夠豐富。

  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夠。

  解決方法:在語言活動中加強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家園配合,共同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問題二:活動中,個別幼兒對畫面的結構設計不太合理。

  原因:平時關於這方面的講解不多

 

  解決方法:專門設計並開展一節關於畫面結構、佈局的活動,讓幼兒產生初步的審美意識,學會設計自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