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手抄報法制手抄報

  法律是一把高懸的利劍,它的強制力、威懾力讓人產生畏懼之心。法僅是法,而法律是法與律的結合。法律本是禮法和刑律的合稱。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法律與道德的博弈

  案件發生在十九世紀英國。當時,一艘英國遊船瑪格麗特號出海,船上一共有四人,船長杜特勒,水手史蒂芬和布瑞克,還有一名侍者帕克。帕克18歲,是個孤兒,沒有成家,這是他第一次出海。

  這天,瑪格麗特號遊船行駛到南大西洋,準備繞過好望角時,突然遇到了暴風雨,狂風巨浪擊破了遊船,船艙進水,正在慢慢下沉,四人只好逃到了救生筏上。
 

關於法制的手抄報圖片

  沒有水,沒有食物,四人隨波逐流,在海上熬到了第19天。18歲的帕克因為***,偷偷喝了海水,病得奄奄一息,蜷縮在一邊。船長杜特勒絕望之下,提議四人抽籤,決定誰先死,以救活其他人。布瑞克反對抽籤,船長就用眼神示意布瑞克看著昏睡著的帕克,並慫恿史蒂芬說:“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能用帕克救大家的性命。”

  史蒂芬用小刀刺破了帕克的頸靜脈,殺死了他。直到第24天,船長在獲救當天的日記中寫道:“當我們吃著我們的早餐時,一艘船出現了……”這個早餐就是帕克的屍體。他們被德國船救起,很快回到了英國,接著遭到逮捕,以謀殺罪受到審判。

  這對國內來說原本有些陌生的案件因哈佛大學邁克·桑德爾教授的公開課《正義,該如何是好》而廣為人知,敘述案件過後,桑德爾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作為控辯方,該如何作出決定?桑德爾教授在提出這一問題之後,引入了兩種最為主要的理論,即:結果主義和絕對主義。

  結果主義的道德推理取決於行為的後果,最為典型的是以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理論,功利主義認為快樂和痛苦支配著人類的行為,人類的一切行為動機以及合理性依據都根源於快樂和痛苦,由於人類有著避苦趨樂的本能,所以絕大多數人追求的快樂就是利益的最大化,故而產生了十分著名的“利益最大化原則”。

  拋開所有對功利主義的批判不說,若僅以功利主義的理論作為依託來評析上述案件,那麼陪審團將會認為三名船員的吃人行為具有一定的道德依據,以一人的性命換取了三人的性命,這完全符合了效用的最大化原則。加之,帕克是個孤兒,他和社會的聯絡並沒有那麼緊密,而其他三個人則都已經有了家庭,帕克的死亡或許沒有人為他痛苦,但其餘三人的死亡則會令三個家庭痛苦不堪。於是,犧牲帕克就具有某種正當性來源。

  這一結論引來了很大的爭議,在強調個人權利的今天,以早期功利主義的視角來看本案顯得十分不近人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功利主義也逐漸進行了演變。作為功利主義的集大成者,約翰·密爾在繼承邊沁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將個人自由提到了一個較高的地位,並且相容了自由和正義的衝突,“從長遠來看,只要我們堅持正義並且尊重個人尊嚴,我們就可以實現人類幸福的最大化”。

  按照密爾的這一觀點,上述案件的審判結果自然也會發生改變,考慮到對社會長久的影響力,三名船員當然會以謀殺罪被起訴。然而,這一觀點依舊受到了絕對主義的反駁。

  絕對主義認為道德有著其絕對的道德原則,而不論其結果如何。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康德的嚴格道德準則。康德認為,我們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在於我們是有理性的,有能力進行自我選擇,如果只遵從於簡單的快樂或痛苦,那我們都是慾望的奴隸。“正是因為這種自由選擇才使得人們具有了尊嚴,尊重人類的尊嚴,意味著不僅僅要將人視為實現目的的手段,而且要將人本身視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