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含羞草

  含羞草學名:Mimosa pudica Linn. :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由於葉子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受到外力觸碰會立即閉合,所以得名含羞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含羞草的方法。

  含羞草的繁殖方式

  含羞草為直根性植物,鬚根很少,適宜播種繁殖,而且最好採取直播的方法,以免移栽傷根;若必須移栽者,應在幼苗期移栽,否則不易成活,作為一年生栽培的含羞草,一般於早春在室內播種。

  出苗後,應將盆上覆蓋物拿掉,並使逐漸接受陽光。

  待幼苗長到3釐米高時,播在淺盆中的即可分苗移栽。分苗應帶土移栽,否則不易成活。剛上盆的幼苗澆透水後,先放到半陰處,待緩苗後再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而直播在小盆中的可直接放在陽光充足處生長。南方4月中,北方5月初,可將苗盆移出室外培養,並及時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溼潤。幼苗長到4片葉時開始追施液肥,一般7-10天追肥一次腐熟淡液肥即可。苗長大後可再換一次盆,但用盆不宜過大,一般定植到15-20釐米的中號花盆中即可。

  可以用小盆直播.也可用淺盆養苗分栽。

  播種土用2成腐葉土、3成園土、5成細黃砂過篩後混合配製。播種時,先在盆中盛上適量的培養土,鋪平壓實,用噴壺灑透水,待水全部滲透後立即進行播種。小盆直播,每盆播種子1-2粒。如用淺盆育苗,則以2釐米 ×2釐米的距離進行點播。播後覆土3-5釐米,以蓋住種子為宜。盆上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溼,將盆放到20℃左右的散光處。以後見盆土乾燥時用浸盆法灌水。約經7-10天,種子發芽出苗。

  含羞草的栽培技術

  含羞草習性強健、生長迅速。生長季節可放在陽臺上或院子裡,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溼潤。

  冬季應移到室內窗臺上,室內溫度在10℃左右即可安全過冬。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根系生長很快,需要每天澆水。

  夏季炎熱乾旱時應該早、晚各澆一次水,缺水則葉片會下垂以至發黃,受觸動也不再閉合。苗期每半月施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

  含羞草小葉細小,羽狀排列,甩手觸及小葉受刺激後,即行合攏,如震動大可使刺激傳至全葉,總葉柄也會下垂,甚至可能傳遞到鄰葉使其葉柄下垂。

  擴充套件閱讀:含羞草的感知特性

  植物與動物不同,沒有神經系統,沒有肌肉,它不會感知外界的刺激,而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此動作人們理解為“害羞”,故稱之為含羞草、知羞草、怕醜草。

  含羞草細胞是由細小如網狀的蛋白質“肌動蛋白”即葉枕敏縮體所支撐。產生閉合運動時,肌動蛋白的磷酸會脫落,只要讓含羞草吸收不讓磷酸脫落的化合物,經觸碰也不會起變化。當肌動蛋白束散開時,細胞被破壞,結果水分跑出來,以致產生閉合運動。肌動蛋白一般見於動物的肌肉纖維內,與肌肉伸縮有關。它也存在含羞草內,可說是相當罕見。

  含羞草的這種特殊的本領,是有它的一定歷史根源的。它的老家在熱帶南美洲的巴西,那裡常有大風大雨。每當第一滴雨打著葉子時,它立即葉片閉合,葉柄下垂,以躲避狂風暴雨對它的傷害。這是它適應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一種適應。另外,含羞草的運動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自衛方式,動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攏葉子,動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在葉柄和小葉柄基部都有一個較膨大的部分,叫做 “葉褥”。葉褥對刺激的反應很靈敏,在它中心的部分有許多薄壁細胞。這些細胞在靜止時會將帶負電荷的氯離子運向細胞內,而把氧離子向細胞外運送,使細胞膜和鄰近地區保持一定電位差,叫做靜止電位。當外界刺激超過某一定限度時,這種差異通透性會突然改變,帶正電荷的鈣離子大量湧進細胞,而鉀離子卻向反方向進行,使膜內電位增高,甚至成為正電位,於是產生了動作電位,這種現象叫做去極化。動作電位會傳遞,當細胞到達動作電位時,也就是產生去極化現象時,細胞膜的差異通透性會消失,使原來蓄存於液泡內之水分在瞬間排出,使細胞失去膨壓,變得癱軟。故當刺激小葉柄基部的葉褥,葉褥上半部薄壁細胞的膨壓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細胞仍保持原來的膨壓,引起小葉片沿著葉柄方向直立。而葉柄內的維管束,在葉褥合成一大管道,作容納葉褥排出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