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

  經過四年的學習,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語文學習思維,那麼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前夕,同學們該如何複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1.《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田老師善於用講故事的形式給我上語文課,使我從小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受得了文學的啟蒙。

  3.關於感謝師恩的名句: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假如我能搏擊藍天,那是您給了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您給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您給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語列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陶校長的演講》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情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2

  一、《去開啟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1.《去開啟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詩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孫友田。文題蘊含豐富,以“綠色的課本”喻“大自然”,形象貼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說成是“綠色的課本”是因為大自然裡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綠色的大自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親近自然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健康成長。

  二、《裝滿昆蟲的衣袋》

  1.《裝滿昆蟲的衣袋》課文記敘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讚揚了法布林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探索和鑽研精神。《昆蟲記》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是因為這個題目最能集中體現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珍愛。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一個人只有執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從事的事業中取得輝煌成就。

  三、《變色龍》

  1.《變色龍》一課,記敘了作者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的過程,從變色龍的外形、捕食、變色三個方面描述了變色龍的特徵。提醒人們要保護動物。

  2.“變色龍”比喻沒有原則見風使舵的人。類似的三字俗語有:

  紙老虎***外強中乾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聞見識不廣的人***

  千里馬***德才兼備大有作為的人*** 哈巴狗***趨炎附勢百依百順的人***

  3

  一、《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中的三則寓言故事流傳久遠,並濃縮成三個成語。成語是指人們長期以來學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大多由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自相矛盾:比喻一個人的言語或行為前後牴觸。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面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裡面充數。

  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闢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張口結舌:因離去而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二、《推敲》

  1、《推敲》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他與孟郊、李賀等都被稱為“苦吟詩人”。

  2、韓愈主張用“敲”字有三條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個有禮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③讀起來也響亮些。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話故事,主要是講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藥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后羿:力大神勇、為民造福;嫦娥:美麗善良、機智勇敢,一心為民;逢蒙:奸詐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