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語文複習課
要上好語文課 ,就必須掌握好的方法。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上語文複習課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上語文複習課的方法: 正確對待複習
有的教師認為總複習課,複習就是復收,就是通過複習來彌補知識的缺漏,於是讓學生讀讀記記,做做練練,課堂上教師問,學生答;也有些教師像放電影一樣將平時教學內容再簡單地重複一遍;還有的教師認為複習課可緊可鬆,可多上可少上,沒有硬任務。
其實複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溫故而知新。通過複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單元知識系統進行梳理,以加深理解,系統掌握,全面提高,綜合運用。同時,總複習又能查漏補缺,並讓學生在舉一反三中觸類旁通,總複習可以彌補平時教學的不足,也可以彌補平時學習中的遺漏。通過總複習,提高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制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認真備好複習課,精心設計教案,研究複習方法,提高複習課質量。由此看來,要上好一節複習課,教師任務更重,壓力大,要求更高;學生在複習課上學習更緊張,節奏更快。
上語文複習課的方法:明確複習目標
“傑出的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和結構有深刻的理解。”教材是複習的重要依據和憑藉,教師在複習前必須認真鑽研教材,達到更準確把握理解教材的目的。複習階段研究教材和日常教學研究教材相比應該有三個變化:
1.從看“課”到看“單元”、看“本”,注意全面把握。日常教學中,應該注重研究一課書、一課時的教學。單元複習階段就應該回歸一個單元教材的整體,把握單元教材的要求,從中提煉重點、難點,善於歸類整理,分專案落實到每節複習課上。
2、從看“點”到看“線”,注重內在聯絡。每單元教材,都有不同的教學要求,這些要求在教材中呈現的時候,多是由淺到深,分層呈現在教材的不同地方。所以在複習階段研究教材,教師就要將教學要求貫穿起來看,注重內在的聯絡。如在要求學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在教材中的呈現一般由說一說,填一填,最後到寫一寫。獨立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最高的要求,也是學生最後必須達到的頂峰,因此教師就要向這個目標去努力。
3.從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複習中,教師把握教材不僅要明確知識點,更要透過知識看到能力訓練點,不可只關注知識,忽視能力。比如學習每篇課文,都有識記漢字的學習任務,如果教師只關注知識,就會讓學生機械地一遍又一遍抄寫,僅僅達到會認會寫的目的。如果關注知識的同時關注了能力,教師則還應該在會解、會用上進行拓展,這就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研究了教材後,還必須清楚試卷中試題型別,以便在複習時把教材內容和易考的題型結合起來。例如:現在的初中語文試卷一般分四大版塊:基礎知識、能力運用、閱讀***古詩歌、文言文、現代文***、作文。我們在複習課文時就應該清楚,哪些內容屬於基礎題,學生可強化記憶;哪些地方可以考查學生的能力;哪些段落是重點,有可能在閱讀題中出現等等。惟其如此,才能在課堂上提綱摯領地引導學生複習。複習目標對複習課起著導向、激勵、調節和評價的作用。複習目標的確定,要依據三個方面。
1、依據教材。總複習要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章節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複習目標,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把握,進一步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梳理、加深與拓寬,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緊扣住得分點。
2、依據課程標準。總複習要按課程標規定的範圍、內容、題型、答題要求落實複習目標。特別是把握題目的難度係數,難度大了會挫傷學生複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難度小了又會失去練習與考查的目的。
3、依據學生實際。所謂學生實際就是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對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掌握。既要研究學生的群體,又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尤其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分層設標,因村施教,使他們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要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複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上語文複習課的方法:優化複習方法
一堂理想的複習課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優化複習方法。在總複習過程中要做到五個為主。
1、以學生為主。複習過程是一個資訊交流過程,在這個求和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複習中切忌喧賓主,不要以教師的計代替學生的學,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但多年來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中常會出現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生怕失去課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學生學不懂,課堂上往往重視講,長期以來,形成了“會講”、“能講”、“善講”的習慣,的確忘記了“是誰在讀書?”,“是誰在學語文?”這些基本問題。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應轉變教師角色,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重引導,重教法研究,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教師應由以往的“主講”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協作者、參與者。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要變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教學。學生也才能覺得樂在其中,充滿興趣。
要想更好地讓學生真正成為複習的主體,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掌控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清楚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程度,要諳熟學生實際運用能力和水平,要清楚學生的閱讀能力怎樣,寫作水平處於什麼層次。整個班級情況,學生個體情況等等。這些教師在複習時都要了然於胸,作為複習的第一手資料。尤其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學生掌握得好的內容可以不復習,或者少複習,而有問題的內容,要進行重點複習。使每個學生各有所得,要有計劃地將課堂複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2、以課本為主。我們手中的資料具有新、全、活等特點,知識點多,覆蓋面廣,問題設計的角度新,題量大,對能力要求高。根據這些特點,複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我們紮紮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3、以課內為主。要將問題儘量解決在課堂上,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式,合理安排主講練時間。講要講出新水平,引出新資訊,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練要練出新花樣,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學生通過教師講,自己練,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之效。
4、以練為主。複習課應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機會,內容要“全”,練的習題要“精”,練的方法要“活”,練的時間要“足”,訓練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單元複習效果抓基礎,單元練習抓重點,全面練習抓綜合。多練能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考場上熟能生巧,巧能昇華,臨陣不亂,沉著應戰,穩操勝券。
5、以能力為主。知識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聯的。知識的存在和增長,的確是能力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某種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教師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重點應放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就應該把握教材,瞭解學情,採取合適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讓我們的語文複習課也能彰顯出活力。
上語文複習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