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要對現實有用閱讀答案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用有益的東西,加以挖掘、篩選、闡釋與發揚,便是國學的任務。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國學要對現實有用》閱讀材料

  我一向認為“知識能用才是力量”,對國學的看法也不例外。

  所謂國學,在我看來就是研究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包括傳統典籍***的學問。這種學問有什麼用?可以先從挖掘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維經驗來說,這種思維經驗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古人總結的某種思維經驗,現在已有更為高深、準確的認識乃至理論了,然而古人在對道理的闡釋中卻有其獨特的感悟,今人仍能啟益心智,這便有用。例如《老子》講的辯證法是樸素的,當然不及現代的唯物辯證法高深、準確,但《老子》的有些闡述卻相當精闢,因此至今看來仍有打動人心的力度。例如他論證“有”與“無”的辯證關係,說“開鑿門窗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間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老子》第十一章,用任繼愈先生譯文***。現在造房子用磚塊、預製板之類,這便是“有”;但如果“有”過了度,整個空間都被建築材料砌滿了,請問那房子還有什麼用?因此今人分配住房十分重視究竟有多少“使用面積”。當然他也應該知道,倘若沒有“建築面積”,那麼“使用面積”也便不存在了。再把這個例項提高到一般來說,《老子》就作出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結論。

  又如歐陽修的名作《五代史伶官傳序》,其中反對天命論的徹底性不僅比不上後世的唯物論,甚至還比不上某些先秦思想家。文中所講的“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也很一般化,近似“老生常談”。但歐陽修在論證這些道理的時候,卻用了生動的事例,並以富有感情色彩的筆墨表述了他的深刻體會,於是這篇文章便也能打動人心。“人心”這個東西有時很冥頑不靈,往往需要從各個角度、用各種方式來打動它,方能形成比較牢固的正確認識。正因為如此,所以說“真理是不怕重複的”,只要不是簡單的重複就行。

  第二個層次是傳統文化中有些思維經驗,直到現在尚未見有更為高深、準確的理論可以取而代之,這就顯然更表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獨創性,因而不但有用,而且大有研究之必要。這種思維經驗在中國思想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儒家學說中有利於調節人際關係的思想***,但為了更少疑義而易於論述,不妨以中國藝術史中的思維經驗為例。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以“氣韻生動”為繪畫“六法”之首,從那以後,中國畫家無不追求“氣韻”,中國有經驗的欣賞者也都能從優秀的畫作中感知“氣韻”,這說明“氣韻”作為一種美的表現的確存在,然而至今無人能說清楚它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能達到“氣韻生動”。推而廣之來看,像“氣韻”這樣在中國藝術史上頻繁出現的獨特概念無慮數十。每一個概念都像一把鑰匙,有可能開啟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美學體系的寶庫,那真是大大有用有益的事情。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用有益的東西,加以挖掘、篩選、闡釋與發揚,便是國學的任務。這個國學的概念,其內涵比舊的以“整理國故”、考校古籍為主的“國學”是大得多了;研究的動機也不完全相同。因為從前研究“國學”有逃避現實的因素在,現在研究國學則是面向現實的。因此新的國學研究必須大大增加對現實有用有益的內容,以利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的建設;國學的發展也必將因此而獲得新的強大的生命力。但新的國學研究既然有艱鉅的去偽存真、去蕪存精的任務,那就必須充分繼承和發揚從前“國學”研究中那種求真求實、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也必須充分利用從前“國學”研究中的正確方法與豐富成果。

  國學要真正能對現實有用,看來一方面不能對傳統文化採取“玩兒”的態度,更不能把它當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斷變化的“時裝”來表演;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一味強調“坐冷板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為任何學問要對現實有用,都必須瞭解現實,甚至還要轉變觀念,才能使真才實學與客觀實際掛鉤對口,從而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問題。

  ***選自《金開誠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國學要對現實有用》閱讀題目

  1.對於至今無人能說清楚“氣韻”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能達到“氣韻生動”,這一現象中蘊涵的道理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傳統文化中有些經驗,直到現在尚未見有更為高深、準確的理論可以取而代之。

  B.“氣韻”和“氣韻生動”這些獨特概念只可感知,難以具體去表述。

  C.中國畫家無不追求“氣韻”,以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D.“氣韻”是一個美的表現,它只能存在於中國特色的美學體系中。

  2.對“更不能把傳統文化當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斷變化的‘時裝’來表演。”中所蘊涵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強調國學研究要了解現實,轉變觀念。

  B.強調新國學研究要使真才實學與客觀實際掛鉤對口,從而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問題。

  C.不能只注意傳統文化的形式上的翻新,而要對現實有用。

  D.新的國學研究要去偽存真、去蕪存精。

  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國學”的概念有三:整理國故;考校古籍為主;研究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包括傳統典籍***。作者持第三種說法。

  B.新的國學研究必須充分繼承和發揚從前國學研究的優良學風,利用其正確方法與豐富成果。

  C.作者主張國學研究要對現實有用,因為“知識能用才是力量”。

  D.“氣韻生動”為繪畫“六法”之首,說法雖好,能為人感知,但在理論上是不可知的。

  《國學要對現實有用》閱讀答案

  1.A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