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鄒魯之風閱讀答案

  “鄒魯之風”是以崇尚儒學、傳習六經的士風為主的,充分展示出儒學故鄉的特徵。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孟子與鄒魯之風》閱讀材料

  孟子為戰國時期鄒國人,鄒與魯毗鄰,但文化淵源並不相同。根據楊伯峻先生《春秋左傳注》考定:鄒,也做邾,邾婁,是一個東夷土著的小國。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其為炎帝神農氏的苗裔,與黃帝后裔的魯是兩支不同文化。據《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記載:魯僖公之母稱,“邾滅須句”為“蠻夷猾***亂***夏”,是“周禍”。次年,魯國“伐邾,取須句,反其君”,則是“禮也”。可見在魯人看來鄒實為文化上的“異類”。細檢《孟子》及以前的文獻,都沒有“鄒魯”並稱的記載。這反映出在孟子之前,鄒、魯實際表現為兩支不同質的文化。

  “鄒魯”並稱,最早見於《莊子·天下》篇:“其在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莊子與孟子同時而稍晚,這說明:在孟子晚年,所謂“鄒魯之風”已經形成,這應與孟子一生努力傳承創新儒學密不可分;“鄒魯之風”是以崇尚儒學、傳習六經的士風為主的,充分展示出儒學故鄉的特徵;“鄒魯”並稱,鄒在魯前,這反映出鄒文化在鄒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響力。

  魯國本為周公封地,是周王朝在東方的文化中心。春秋時期,魯秉周禮,有“周禮盡在魯”之說。孔子創立儒學,大辦教育,更使魯成為繁盛的文化重心之地。孔子去世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冢。”孔子故鄉魯國,成為儒家發源地和孔門弟子及後學聚居講學之所。這對孟子產生了極大的文化吸引力。同時,孟子為魯國公族孟孫氏的後裔,與魯國又有一種血緣的親情。孟子葬母於魯,曾住魯守喪三年;其為子思門人的弟子,系統接受過儒學教育;孟子一生極崇拜孔子,以孔子繼承人自居,以傳播孔學為己任,這都反映出魯文化對孟子的培育和思想上的巨大影響。

  然而,孟子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鄒國度過,從孟母三遷教子到成年後“始而設教,繼而周遊,終而歸老”,鄒文化的影響,幾乎伴隨他的一生。他思想的形成應該也與鄒文化有密切關係。從現有歷史文獻考察,我認為其主體思想“仁政”的形成,與鄒國文化傳統具有直接關係。

  戰國之鄒,附庸魯國,國小力薄,但在文化上卻淵源有自,豐富深厚。其為東夷土著,始終保持了夷人的文化傳統。《說文解字》:“夷俗仁”。《後漢書·東夷傳》注引《風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由於資料缺乏,鄒國是否一直沿襲這樣一種“仁”俗,難於詳考,但《孟子·梁惠王下》記載了鄒穆公在與魯國衝突失敗後,不忍處置老百姓的仁義之舉。賈誼《新書·春秋》也記載了鄒穆公仁政的具體舉措:“無淫僻之事,無驕燕之行……自刻以廣民,親賢以定國,親民如子”,致使“魯、衛不敢輕,齊、楚不能脅”,穆公死後,“鄒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劉向《新序·刺奢》則記載,鄒穆公說糧食本來就是老百姓辛苦種出的,作為國君,“取倉之粟移之於民”,是天經地義的。從鄒穆公的作為看,鄒國應有一種“仁”的傳統習俗。鄒國以弱小之國,安然存在於大國爭雄間,與他們傳承“仁俗”、善行仁政有直接關係。在《論語》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但“仁政”二字卻從未出現,論國君如何行仁政的話語也不多見。孟子久居鄒國,“聚徒講學”,出仕為官,四十餘歲方才出鄒,遊齊、適樑、訪滕、過薛,大談仁政理想與治國之術,鄒文化傳統對他思想的影響應是顯而易見的。

  可以說,是鄒魯文化的結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的出現和文化上的突出成就,又使戰國時期的鄒、魯文化進一步整合、提升,形成了“鄒魯文化”或“鄒魯之風”。

  ***選自《國學網》,有改動***

  《孟子與鄒魯之風》閱讀題目

  小題1:下面關於“鄒魯之風”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孟子》及以前的文獻中沒有“鄒魯”並稱的記載,說明在孟子之前,鄒、魯實際是兩支不同質的文化。

  B.《莊子·天下》篇記載,孟子一生努力傳承創新儒學,在他晚年,所謂“鄒魯之風”已經形成。

  C.鄒、魯文化的結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又使鄒、魯文化進一步整合、提升,從而形成“鄒魯之風”。

  D.“鄒魯之風”或“鄒魯文化”以崇尚儒學、傳習六經的士風為主,充分顯示出儒學故鄉的特徵。

  小題2:有關鄒文化傳統對孟子“仁政”思想的影響,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文獻資料記載,鄒國應該有一種“仁”的傳統習俗,從而影響了後來孟子“仁政”思想的形成。

  B.鄒國因為傳承“仁”俗,善行仁政,所以能夠以弱小之國,存身於大國爭雄中,孟子對此應該感受深刻。

  C.論語》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從未提及“仁政”二字,可見孟子的“仁政”與孔子沒有關係。

  D.久居鄒國、四十餘歲才出千分遊歷的孟子,一出鄒就能大講仁政理想,說明其思想只可能來自鄒文化。

  小題3:根據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鄒是東夷土著,曾被視為文化上的“異類”,但它文化淵源有自,並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傳統。

  B.魯是周王朝在東方的文化中心;孔子創立儒學,大辦教育,更使它成為繁盛的文化重心。

  C.孟子深受魯文化影響,他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以孔子繼承人自居,以傳播孔學為已任。

  D.“鄒魯”並稱而鄒在魯前,說明在鄒魯文化中,鄒文化比魯文化有著更為重要的地位。

  《孟子與鄒魯之風》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A

  小題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