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閱讀答案

  “君子”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在全社會可以廣泛宣傳、個人可以普遍追求的目標應該是有關愛他人及社會的仁德之心、也有個人的欲求,有價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閱讀材料

  “君子”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在《論語》中,孔子講人生修養有“聖人”“仁人”和“君子”三個境界。“聖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圓滿,功業輝煌。“仁人”也就是“志士”,他們沒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無私無畏,為民族和社會利益不惜奉獻生命。而“君子”,也具有道德信仰,能夠恪守人生信條,但是還考慮種種現實的因素,權衡利弊得失,不及“仁人”那樣具有自我犧牲精神。三者的道德境界,“聖人”最高,“仁人”次之,“君子”又次之。

  《論語》中有關君子品格的表述在許多方面與聖人、仁人不同。首先,君子的形象總是文雅的,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需要藉助外在的形象獲得他人的讚許和社會的認同;而仁人志士並不一定講究這一點,他們直接透顯內在的生命情懷,以質樸博大的精神打動人,形象如何無關緊要。

  君子一般也是博學、有才藝的,講究禮儀規範。這些也與仁人志士不同,仁人志士以其道德精神和無畏犧牲來貢獻社會,知識淵博與否、才藝有否是次要的。而且,他們還往往姿態狂放,不拘束於禮儀規範。

  在社會上為人做事,君子與仁人的道德表現也有差異。他們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為政等方面的素養,但是君子的友情和孝敬更多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而仁人志士為民族社會的大業可以忽略這一點。君子所敬的主要是職業事務,仁人志士所敬的則是大事業,他們因為大事業可以不安心具體事務。同樣是為政,君子也側重在行政事務上的誠勉,而仁人志士的精神更多表現在國家政治領域。

  作為君子和仁人,最根本的是內在要具備省思、忠信、仁愛、道德的素質,但是君子不像仁人志士那樣把仁愛之心擴充套件到了極限而常常摒棄一般的禮儀形式,而是在禮儀活動中表達對人的關愛,仁與禮相配相合。君子的道德沒有達到為信仰而犧牲的境界,理想也沒有仁人志士那樣偉大;他們跟現實更近些,考慮怎樣做好事,怎樣有效果,怎樣成為受到尊敬的人。

  顯然,從《論語》語錄看,孔予對於君子與仁人的境界差別有明確的闡述。他反覆強調這一點,應當是出於現實的考慮。那些聖人,實現了內聖外王,是歷史道德的符號,高不可攀。仁人無私無畏的境界,也是現實社會中絕少數人才可能做到的。而君子,則社會上大多數人經過努力都可以達到,所以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倡導君子修養的目的,就是為普通人建立人生的座標,為全社會設定一個普遍可行的價值原則。

  新時代的人文社會建設,也需要教育培養人,但是以什麼樣的道德境界為目標,社會成員需要什麼樣的基本素質,這些問題值得再探討。實踐證明,標準過高,要求絕大多數人超越人類社會道德實踐的可能性,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論語》的思想給予我們啟示:在全社會可以廣泛宣傳、個人可以普遍追求的目標應該是有關愛他人及社會的仁德之心、也有個人的欲求,有價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閱讀題目

  4.下列有關“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君子”是孔子所講的人生修養的三個境界之一,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

  B.“君子”能像“仁人”那樣恪守人生信條,但不及“仁人”那樣具有自我犧牲精神。

  C.“君子”的形象總是文雅的,他們在社會上為人更著眼於日常生活,做事更安心於具體事務。

  D.“君子”是在禮儀活動中表達對人的關愛,仁與禮相配相合,所以他們跟現實更近些。

  5.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聖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圓滿,功業輝煌,但他們只是歷史道德的符號,高不可攀。

  B.“仁人”雖然沒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他們無私無畏的境界是社會上絕少數人才能做到的。

  C.仁人志士直接透顯內在的生命情懷,以質樸博大的精神打動人,他們都不講究外在的形象。

  D.仁人志士往往姿態狂放,不拘束於禮儀規範,而君子一般是博學、有才藝的,講究禮儀規範。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君子要求友情、孝敬、敬事、為政等方面的素養,而仁人志士為民族社會的大業可以忽略這些。

  B.從《論語》語錄看,君子在形象、才藝和為人做事等方面都與聖人和仁人有著根本的不同。

  C.孔子倡導君子修養,應當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是為全社會設定一個普遍可行的價值原則。

  D.《論語》的思想啟示我們,只有以最低的道德境界為目標,才能達到教育培養人的預期效果。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閱讀答案

  4.【答案】D

  【解析】強加因果。

  5.【答案】C

  【解析】“他們都不講究外在的形象”說法太絕對,文中說“仁人志士並不一定講究這一點”。

  6.【答案】C

  【解析】A君子與仁人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為政等方面的素養。B“有著根本的不同”表述不當。D“以最低的道德境界為目標”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