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
電視編導承擔著節目編輯製作的重要使命,電視編導的職業素養直接影響著節目的質量和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一:電視編導的職業素養
摘要:每一個職場角色都有具體的職業特徵及素質要求,電視編導也不例外。本文僅從現實出發,把工作中收穫或感悟到的心得與書本理論結合,粗淺分析地級電視臺節目編導應具備的幾個重要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電視編導;職業素養;情懷;講故事;精打細算做專案
一、電視編導必須是有情懷的人
情懷,是一個很抽象的詞。情懷的釋義是指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情懷的定義是擁有一種高尚的心境。王羲之《蘭亭序》中有“人品若山崇峻極,情懷如水共清幽”之說。不同的人對情懷的理解不盡相同,筆者理解的情懷是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回答“為何而生”時總結的三種情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電視編導其實與作家、導演一樣,是用自己的作品與世界對話,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價值追求。如果沒有心懷天下、如果沒有細膩情感、如果沒有強大心靈、如果沒有溫暖情懷,他就無法感知周遭的一切,並從中發現有價值的題材,把它們變成作品去鼓舞人、溫暖人、感動人、啟發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編輯王陽在業內有“電視界的張藝謀”的雅號,他是CCTV《新聞聯播》實現直播的主力編導,他參與了中國近17年來所有重大歷史性事件的直播報道。王陽曾說:“新聞是需要俠骨柔腸的,只有真正具有俠骨柔腸的人,才會在生活的瑣事中有所觸動,先打動自己,之後做出打動別人的好東西。”“編導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記錄者,而是中間的策劃者創造者參與者”。王陽曾為一隻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盲狗做過一個片子,除了做編導,他甚至擔任了配音,在拍攝過程中,他用深沉的愛慰藉那隻羸弱的狗狗。作為觀眾,當看到狗狗在大家的愛撫下流淚的鏡頭時,忽然有種被擊中心臟的震撼,令人飆淚,流淚之後心裡會漾起愛的漣漪,會感悟到愛是那樣的彌足珍貴,每個人都不要吝嗇付出愛,小小的付出也會讓世界變得溫暖。情懷是電視編導必備的氣質,它應該是高情商和高智商的綜合體。優秀的電視編導懂得為抒發情懷找到出口,擅長用作品為自己的思想代言。情懷與道德相似,既與生俱來,也需後天培養。
二、電視編導必須是會講故事的人
柏拉圖說過,誰會講故事,誰將擁有世界。英國紀錄片四頻道***BBC4***製片人總是說:“我們迫切需要好故事!”,“用一分鐘告訴我你的故事。主角是誰?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是什麼?”美國電影人希拉•科倫•伯納德寫了一本書《紀錄片也要講故事》,書的英文原名是“DocumentaryStorytelling:makingstrongerandmoredramaticnonfictionfilms”,直譯是,“紀錄片講故事:做更有力量、更戲劇化的非虛構電影”。《舌尖上的中國》7集講了70個故事,《人類星球》8集講了80個故事。如果想拍一部吸引人的紀錄片,講故事無疑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這在業界已經毋庸置疑。有人說故事就是白日夢。為什麼好萊塢叫“夢工場”?因為它是生產故事的地方,它是造夢的地方。《阿凡達》、《盜夢空間》、《魔戒》都是極富想象力的故事。王陽說,做紀錄片的人想要成為講故事的高手,最好的教材就是看電影,看美國大片。也許他的說法不能成為觀點,但從許多成功的紀錄片中,我們不難發現編導們最常用的講故事的手法就是好萊塢的“三幕劇”。三幕劇是好萊塢的經典敘事模式,簡單理解就六個字:開始,衝突,結局。第一幕:故事開始,主角登場,出現一個或幾個情節點,情節點事件打破了慣常的平衡。第二幕:戲劇開始發展,主角為恢復平衡而努力著,但似乎越努力,困難越積越多,衝突越演越烈。第三幕:劇情出現拐點,主角進入解決矛盾衝突的最後關鍵時刻,最終反敗為勝,美滿大結局。《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講的第一個故事是單珍卓瑪採松茸,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三幕劇,故事開始,為主角帶來非解決不可的問題——為了生活,為了增加收入,卓瑪必須採松茸;第二幕:卓瑪採松茸的過程並不順利,她遇到許多困難,包括外來的障礙和內心的擔憂,這是卓瑪必須對抗的;第三幕:雨水和運氣讓卓瑪解決了問題,故事圓滿,觀眾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當然,三幕劇只是一種常用的結構,我們可以用它,但也不能拘泥於此。《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說:“編導的作用是用智慧排布故事元素,這樣故事才能引人入勝。”應該說,講故事是一種創作,沒有一勞永逸,沒有以逸待勞,需要一直在路上。
三、電視編導必須是會精打細算的人
有人說:紀錄片是燒錢耗時間的玩意。這話一語中的。因此,學會精打細算,擅長掌控整個專案實施進度,是電視編導必須具備的能力。《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一共拍了8集,7集正片,1集花絮***花絮央視沒播***,總投資450萬,這個投資只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十分之一。《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在哪些地方省錢呢?首先是在資料收集和調研階段。資料蒐集主要靠網際網路搜尋,同時花了5萬元左右在網上買了歷年來中國各類人文地理美食方面的雜誌,安排資料收集組把這些雜誌翻遍,有用的就一頁一頁拆下來,用資料夾歸類。第二個省錢的地方是攝像裝置。《舌尖上的中國》大部分場景都是用一臺大機器和一臺小機器拍的,小景別的鏡頭用小機器,小機器的成本不高。大景別和需要景深感的鏡頭用大機器,攝製組沒有使用電影機,但卻拍出了電影的畫質,他們的做法是:使用索尼F3的攝像機搭配尼康相機鏡頭,中間需要的轉接環是從網上代購的,這大大節約了攝製成本,並克服了電影機無法上山下海的限制。第三個省錢的地方是它的音樂。音樂是原創的,但並沒有請交響樂團演奏,而是用電腦合成的,有的地方音軌疊了20多層,產生出多種樂器的音效。《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後,音樂成為辨識度很高的元素,但它確實沒花多少錢。除了省錢外,《舌尖上的中國》的編導在時間控制方面也頗有方法,《舌尖上的中國》拍攝時間9個月左右,加上後期剪輯製作和前期籌備,大約1年半時間,這對紀錄片來說,是較短的週期。可以說有效的節目策劃管理是保證其能夠高效運作的決定因素。《舌尖上的中國》7集片子,每集都由不同的人擔任導演,作為執行總導演的任長箴在對片子進行總體構架和進行明確的導演闡述之後,對分集導演提出了每集的規定和原則,其內容諸如:每集要有4至5個人物帶情景和關係的故事;每集要有與本集美食有關的不少於20個話題的表述;每集要兼顧中國時令等等。從這些規定原則中不難看出,執行總導演與導演之間進行的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溝通,這對整個專案推進非常關鍵。
總之,電視編導是電視創作的領軍人物,其能力和素質要求應該是業界最高的,既要是電視界全才,有眼光、會策劃、懂拍攝、會剪輯、懂調色……又要像商界精英,會經營、會謀算、會營銷……也要像政界領導,會掌控、會統籌、會用人、會協調……只有在工作中歷練、在實踐中思考,小編導才能成為大編導,菜鳥編導才能成為資深編導。
參考文獻:
[1]高慧.電視編導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科技傳播,2012,4***20***:12+19.
[2]王洋.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科技傳播,2012,4***23***:8+13.
[3]馬婉琦.論新媒體視野下的電視編導職業素養[J].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1***:153-155.
[4]劉靜.深度報道對電視編導職業素養的要求[J].科技傳播,2015***2***:36-37.
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論文
1研究緣起
面對媒體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21世紀的廣播電視編導應該是厚基礎、高層次,有業務前瞻能力、創新精神和嫻熟操作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必須基於當前的社會現實,並順應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和創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容忽視,它將直接影響到學科的可持續發展與人才的培養質量,甚至關乎到今後我國傳媒行業的發展前景。
2主要創新內容
2.1培養目標定位的創新
依據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檔案精神,結合媒體執行的實際需求,提出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實踐能力為中心,一專多能為目標的“1+8”人才培養模式。所謂“1+8”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就業質量為出發點,加強學校與傳媒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緊密對接,著力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即1個應用型專業對接行業內8個重點工作崗位的人才培養,力求通過四年的專業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分階段、漸進式培養學生從事傳媒行業的多種能力,使學生畢業後能夠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地完成傳媒機構的工作,具體涉及攝像、影視劇編創、專題片創作、節目策劃、新聞採編、導播、後期製作以及節目總體編排等8項工作,力爭做到專業技能培養核心化、職業素質培養具體化、創新能力培養專業化。
2.2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
1***創新授課方式。傳統授課方式為先灌輸理論,後進行實踐,這不單禁錮了學生思維的創新性,還阻礙了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授課方式必須要創新,既要激發學生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要提高學生自主創新的實踐能力。在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匯入品牌意識,培育優質示範課程,待成熟之後推薦為高一級別的精品課程,並分批次培育形成梯隊,力爭在一個教學週期內將本專業的主幹課程全部打造成有影響力的精品課程。同時,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自主培養一批教學骨幹以切實提高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另外,在部分實踐性較強的單元中,可採取翻轉課堂教學試驗,讓課堂和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通過學生事先的自行學習,使課堂變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強化實踐的教學效果。
2***注重教材甄選。傳媒行業的飛速發展,促使知識更新的速度隨之加快。這亦導致傳統教材的內容業已滿足不了學生實踐學習的需求。所以,對於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也須注重教材的甄選。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從教材創新的層面進行判別,比如實用性、趣味性、時效性等,同時教材涵蓋的內容也要範圍寬廣,既符合時代潮流和創新要求,又關聯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換句話說,教材的選用必須能夠引領學生走在傳媒行業的最前沿。
3***實訓方案設計的創新。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訓方案的設計,首先應確定設計思想———強化實踐教學,凸顯就業需求,以培養實踐能力為重點,將實訓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其中,將實訓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雙軌並行,用理論指導實訓操作,以實訓推動理論學習。在執行時,應緊緊圍繞8項業務能力進行訓練,遵循自淺入深、由內而外、從單人介面升級至聯合協作的基本原則,逐步落實該專業通用的實訓教學模組、硬體設施配置標準和聯合實訓操作流程。具體實施方案包括:
1***建成標準配置的校園實驗電視臺,以此為依託,建立模擬崗位體系,合理分配實訓學時和學分,形成目標控制、量化分解、測評跟蹤的循序模式。
2***確立全程實訓內容的設計主線,即圍繞8個重點專業技能打造全部課程,把具體的實訓專案量化設計到每一門課程中,打破純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
3***因人制宜,根據學生的特點劃分出不同的專業走向,並有指向性的開設兩到三門獨立的實踐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訴求。
4***將畢業論文調整為畢業設計,鼓勵學生作品選題與形式的多樣化,提倡用作品進行畢業答辯,同時須結合作品編創完成導演闡述。
3結論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自成立以來,一直為大眾媒體培養、輸送行業人才。近年來,隨著媒介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公眾需求多樣化的轉變,以及學生對於自身發展的需要,使社會對高等學校廣電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新形勢,高校作為優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更應該不斷創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努力培養出能在廣電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媒體工作的專門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當下及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有力推動我國傳媒行業和廣播電視編導學科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
- 關於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專業畢業論文
- 張靚穎馮軻婚禮婚紗照現場照片曝光
- 寫景物動態的好文章
- 行車安全責任書
- 有哪些潮汕的春節優秀作文
- 2017高冷簡短的微信qq網名男生版
- 課前五分鐘演講主題
- 質量管理失敗原因
- 韓國旅遊英語情景對話_英語美文欣賞
- 感嘆愛情專一的句子_浪漫幸福愛情語錄
- 吃燕麥片減肥方法
- 法制教育經進家庭手抄報圖片
- 怎麼樣通過限制網速來防止他人隨意蹭網
- 男士美容護膚的保養方法
- 韓國綜藝同床異夢秋瓷炫於曉光婚房照片
- 開花店的經營範圍
- 關於古詩配圖畫手抄報文字圖片
- 倉管員個人總結參考範文完整篇
- 晉升面試自我介紹範文
- 中國春節相關民謠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